谢桑
[摘 要]发电厂作为电网系统的基础,承担着发电的职责,相应设备运行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了电网的供电能力与质量。因此,在全面推进电网建设步伐的过程中,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就需要在提高对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基础上,针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解决对策的落实。本文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发电厂 电气设备 安全运行 管理 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71-01
前言
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与要求不断提升,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想提升自身的供电能力与质量,就需要提高对发电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发电企业中,随着电气设备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相应设备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就需要实现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完善开展与落实,但是,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意识不强、相应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相应管理维护方法手段滞后、管理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偏低等问题的存在,致使该项工作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落实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必要性与总体思路
在发电企业中,相应电气系统构成复杂,同时随着电气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就要求发电企业要针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并实现维护工作的科学开展,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提高发电厂设备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奠定基础。基于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到了整体电网系统的供电能力与质量,因此,这就需要针对原有管理与维护方法手段进行更新,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维护技术的应用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在践行的过程中,对于发电企业而言,该项工作的落实需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并从人员、设备以及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落实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的同时,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进而才能够为实现该项工作内容的科学开展与完善落实待定基础。
2、当前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基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对电能的需求量加大,在此背景下,发电厂作为整体电网运行的基础,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不断加大了电气设备的建设力度,一系列现代化电气设备被应用于发电设备系统之中,在此过程中,落实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需要借助信息的有效搜集整理与分析来实现科学决策的制定与落实,进而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但是,基于信息量的不断加大,加上运行管理方法手段的滞后性,致使该项工作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了:
第一,相应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发电厂在实际落实这一管理维护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取,忽略了设备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相应管理维护制度体系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致使整个管理维护工作敷于表面而无法起到应用的作用。第二,信息管理与共享水平低,致使难以实现科学决策的制定。基于信息管理的手段滞后,致使因数据搜集不完善、分析不深入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难以实现科学决策信息的生成,相应安全管理维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凸显不足。第三,相应管理维护人员专业能力素质有待提升。基于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发电企业而言,要想实现这一工作内容的完善落实,则就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与维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素质,但是,从实际开展工作的现状看,相应管理维护人员的能力素质偏低,从实际工作的现状看,一方面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另一方面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淡薄,进而致使该项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与落实。
3、实现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完善落实的途径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而言,实现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是约束与指导各项行动按照既定要求进行完善开展与落实的有效保障,因此,为了确保实现发电站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则就需要以构建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通过先进管理理念的融入来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搭建。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求要在建立完善维护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实现具体职责的明确划分,以发电企业为中心,实现生产技术部门、检修维护部门、安全监督部门以及运行发电部门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能够针对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内容实现完善落实,以实现对电气设备安全故障隐患问题的有效控制与解决,确保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3.2 针对基层班组实现相应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
在整个发电企业中,班组作为最基础的执行部门,相应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水平与技能水准直接影响到了该项工作落实的成效,因此,这就要求要针对班组实现相应管理制度的构建,并完善安全操作执行标准,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并提高其技能水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安全管理章程的完善制定,确保能够为实现规范其安全操作奠定基础;其次,要落实教育培训工作,以反事故演习的践行来提高相应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安全教育的安全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此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岗位基层人员的实际需求来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有针对性开展。
3.3 落实设备安全管理并实现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
首先,要实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需要以安全责任制的构建为基础,进而明确落实各岗位职责的同时,强化相应操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确保相应管理人员能够实现技术的规范落实,进而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引发设备安全故障问题。其次,要实现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构建。要求要做到如下三点:第一,实现班组管理平台的构建,进而强化信息共享,通过动态监管的实现来落实科学决策,以实现对运行安全事故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实现设备信息登记制度,进而通过数据的有效对比,实现对电气设备实际状态的有效掌控;第三,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有效搜集整理与分析,进而强化信息共享以实现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
3.4 实现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检修管理工作的规范落实
在实际进行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计划性检修,通过定期检修来实现事故预防措施的有效落实,同时针对突发事故进行检修来实现对安全事故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实际采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检修次数频繁致使对设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同时,难以实现对设备实际状态的实时且全方位的掌控,因此,这就要求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落实:
第一,以状态检修的落实来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实际状态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并通过相应检修记录的完善保存,为后期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以明确故障问题隐患、落实有效的检修对策奠定信息基础;第二,以巡检标准的制定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掌控,在此过程中,要实现巡检重点的明确以及巡检职责的落实,并要明确巡检周期,以在约束巡检人员行为的基础,确保该项工作能够得到科学落实;第三,将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通过点检系统的应用,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状态信息的有效分析与管理,进而为实现对故障隐患的科学诊断并制定科学决策信息奠定基础。
总结
综上,对于发电厂而言,要想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就要求要提高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现阶段该项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与需求来实现解决对策的完善落实,以从根本上发挥出该项管理工作的作用,确保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 范吉翰.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窥[J].科技与企业,2014,24:8.
[2] 张成强.浅谈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43-44.
[3] 白志刚.浅析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及维护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163.
[4] 张坤,郭启禄.风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科技经济市场,2015,01:128.
[5] 郝如生.探究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