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琳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我国的航空业也得到较大发展,飞机的可使用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对飞机维修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飞机维修方案的制定与飞机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密切相关。对飞机维修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可基于飞机保持长时间适航的前提下,对飞机维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飞机维修方案的优化模型,并对军用飞机维修方案的制定流程、基本原则和具体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飞机;维修方案;ISC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64-01
引言:飞机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合理的维修工作。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工作环境因素、飞机类型和及时维修等因素都会对飞机运营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为保障飞机正常可靠性运营,需对飞机定期进行有效维修。但在相关资源有限和控制飞机维修成本的前提下,维修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可有效提升飞机维修效率,防止人为失误造成的损失。因此本文对军用飞机维修方案的优化进行合理性探讨。
一、维修方案的优化模型
飞机维修优化方案的制定需要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进行研究。用Ct为优化目标值,Cw为总维修成本,Cm为材料成本,Ch为人工成本,Cp表示飞机停场造成的经济损失,维修方案的优化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Cm需考虑飞机维修的频次、使用材料以及零部件的数量等因素,Ch数值的大小受维修工时影响。而Cp的数值与飞机停场时间的长短相关。所以飞机维修方案的优化策略是基于飞机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对维修的频次、材料和零部件的更换数量尽可能的减少,同时也应尽量缩短维修工时和飞机停场时间。
二、军用飞机维修方案优化
2.1军用飞机维修优化方案的制定及基本原则
如图1所示,在编制和优化维修方案过程中,波音公司根据相关要求成立工业指导委员会(ISC),并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详细技术数据以及用户收集的维护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同时参考可靠性数据、适航指令等相关文件,最终给出维修优化方案。目前波音公司已对全球波音机队的维修方案进行适当的优化改进,其主要优化维修方案的任务内容和维修间隔,有效保障飞机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提高飞机运营经济效益[1]。
目前军用飞机维修方案主要包括航线维护、定期维修和特种维修等内容,首先航线维护的目的是保证军用飞机进行正常的飞行任务,其内容主要包括飞行前后以及飞行动作过程的相关检查等。定期维修是每隔一段时间依据相关规定对飞机的发动机以及其他重要机用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通常具体定期时间为飞机100±10小时以及发动机100±10小时等。特种维修是指由于特殊情况对军用飞机的维修,这种维修具有不可测性。
军用飞机维修优化方案主要参考波音公司的维修方案优化流程,并根据军用飞机的实际情况,对军用飞机维修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军用飞机维修方案应先建立维修方案优化指导组,其主要保证飞机使用部队、飞机设计单位、飞机制造厂以及相应配套产品厂之间的联系沟通,起到管理协调作用。部队外场主要收集飞机维修使用数据,而飞机设计单位和制造厂提供相应的可靠性数据,最后由维修方案优化指导组给出军用飞机维修优化方案。军用飞机维修方案优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3点:首先是保证维修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降低维修工作总量,节省相应的人工劳动强度和经济成本。其次是有效提高军用机群的出勤率和飞机可使用量。最后是合理调整维修周期,保证维修方案符合可靠性法则,并适当延长军用飞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相应航材的使用量,进而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三、军用飞机维修方案的具体优化策略
3.1建立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等单元组成,其主要进行军用飞机维修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维护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我军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军用飞机的作战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对飞机维修要求也相应提高,而传统的军用飞机维修方案仅仅保证维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满足不了现代信息化作战的实际要求。同时我军传统的维修保障手段和方式,对军用飞机维修信息缺乏自动即时处理能力,这也限制着军用飞机战斗力的形成和提高。而我军特殊的维修体制和机械化、信息化的复合发展方向也要求开发适合于我军的飞机维修计划管理信息系统[2]。
如图2所示,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有寿机件控制、故障智能诊断与预测、飞机维护综合管理以及统计报表等单元组成,其中各单元分为若干个模块,进而实现系统需求分析中的功能。这种系统可实现军用飞机管理流程规范化,可根据军用飞机实际维修情况,进行维修信息共享和提高管理效率。这种系统还可实现维修信息处理的规范化,将各部门采集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归类、标准化。
3.2根据组合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飞机使用计划
飞机维修方案的优化策略主要可以分为维修项目的优化和维修任务的组合优化,而这两种策略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通过合理化的优化飞机维修方案进而提高军用飞机的出勤率和保证军用飞机正常的飞行状态。维修项目的优化是根据军用飞机的可靠性数据以及飞机维修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维修对象、维修方式和维修间隔,通常这种工作主要由装备管理部门完成。通常对于现场维修而言,主要进行的是维修任务的组合优化工作。维修任务组合优化主要依据维修任务要求和维修间隔,对飞机使用计划进行合理控制,优化组合维修周期相近的项目,继而提高维修效率以及降低维修时间和成本。而飞机使用计划与维修任务的组合优化密切相关,合理性的飞机使用计划可以保证维修任务的组合优化,进而达到飞机维修方案优化的目的,因此可以说飞机优化使用计划是军用飞机维修方案较为有效的方法。
结语:通过上述对军用飞机维修方案的制定流程、基本原则和具体优化策略的分析来看,军用飞机维修方案优化是一项长期的维修方案不断优化和改进的系统化工作。这需要使用相应的数据收集规范在较长时间内对维修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维修方案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其可在保障飞机执行适航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相关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 聂炜. 对某型飞机及其发动机的可靠性分析[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 柏超. 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