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摘 要]铁矿是中国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铁矿资源的禀赋特征,将中国铁矿床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六种成因类型。总结了不同类型铁矿和不同时代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和矿石类型的时间分布规律。并以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铁矿带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铁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
[关键词]铁矿;成矿研究;找矿潜力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79-01
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国产铁矿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这导致铁矿石价格连年大幅上涨,危及中国资源和经济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立足国内解决铁矿资源危机,开展中国铁矿成矿规律研究和主要成矿区带资源潜力分析,指导找矿评价。成矿规律研究是地质理论应用和评价矿床资源潜力间的桥梁,是地质找矿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铁矿资源丰富,查明的资源储量仅次于巴西,澳大利亚,乌克兰,俄罗斯。列世界第5位。
1.区域地质特点
1.1地层背景
祁漫塔格地区位于柴达木陆块的南缘,东昆仑北坡岩浆岛弧带的北端。整体呈北西西带状分布。该区出露的元古代中基底层,呈长条状或断块体嵌入于古生代、中生代地层之中。由深变质岩及浅变质碳酸岩组成。盖层由奥陶纪滩间山群海相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夹碳酸岩、泥盆纪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碳酸岩、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石炭-二叠纪滨-浅海相碎屑岩、灰岩、三叠纪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并且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形成规模巨大的构造,岩浆岩带,岩浆岩的分布受区域性断裂带控制,侵入岩以酸性岩为主。
1.2区域构造
区内属于祁漫塔格弧后裂陷盆地,构造以北西西-北西向压性-压扭性断裂为构造骨架。北西西向构造带的构造形迹包括轴面为北西西向延伸的褶皱-片理及压性断裂带。总体表现以断裂构造为主,与北西西-北西向构造线交切的是后期的断裂有两组:一组是走向为北北东向的张性断裂;另一组是近南北走向的张扭性或压扭性断裂。它们对其早期断裂起破坏位移作用。区内矿产丰富,矿种较多。已发现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钴、铋、钼等、金等矿种。矿产地12处,其中铁矿产地36处,锌铁29处、铁锰1处,共31处.其分布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明显。铁及金、钴、铋矿产等赋存于滩间山群中,与奥陶纪火山活动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
2.成矿规律的研究方法
2.1技术路线
系统地收集与铁矿床有关的国内外资料以及本地区的基础地质、矿产、物探等相关工作成果、地质资料和数据,掌握各类型铁矿的矿床总体特征以及它们主要分布特征。选择多个典型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和岩浆型铁矿床,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总结区内矿床(点)成矿环境、成矿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收集矿区内岩矿石的测年、流体包裹体等的相关测试数据,有针对性的选取各个 矿区内的典型矿石进行形成时代和其他的测试工作,研究铁矿床的成矿年龄和矿床成因。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典型矿床的勘查经历,依据区内不同的铁矿类型。通过对已知的矿化信息、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找矿方向,提出祁漫塔格地区铁矿找矿靶区。
2.2研究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外在铁矿成矿作用方面的资料,对己有的区域地质、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给予充分重视,深入分析己有地质、构造、岩浆岩、矿床等资料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典型矿床进行成矿规律研究、矿床勘查过程研究、矿床成矿潜力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挖掘深层次的地质意义,研究总结区内矿床的地质特征。对近年来找矿成果较大的地区采集样品,并进行加工、分选、测试、岩矿鉴定,鉴定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含量、矿物间关系、矿化蚀变类型及强度、次生变化。
3 成矿控制的研究
3.1构造场对成矿控制作用
据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分析,构造对成矿控制作用十分重要.笔者将其总结为成矿构造聚敛场。铁矿带内发育不同亚类海相沉积型铁矿产地 45处,仅次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位居第二位.主要海盆构造聚敛场有 3 种:一种是早石炭世拉张早期陆缘中深海盆地.以发育海相细碎屑岩-泥质岩-硅质岩(含铁碧玉岩)-细碧岩建造;第二种是,早石炭世拉张晚期陆缘滨-浅海半闭塞盆地.发育海相含火山碎屑岩-正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古砂矿型铁矿;第三种是,晚石炭世早期汇聚阶段.形成浅海火山-沉积盆地,属汇聚后固结期板内残余海盆(陆表海)环境,形成复理石建造夹基-中-酸性火山岩及钙质白云岩建造。
3.2火山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本文以祁漫塔格地区铁矿带内两个中型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为例阐述火山岩对成矿控制作用。觉罗塔格火山岩带分布于觉罗塔格晚古生代裂陷槽,发育早石炭—早二叠世的火山岩,觉罗塔格晚古生代裂陷槽在拉张中期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成因各异的海相火山型铁、铜矿床,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内。成矿与石炭纪火山喷发活动密切相关,矿床产于早石炭世火山活动中心地带,主要受火山喷发沉积盆地及火山机构控制。
3.3侵入岩和变质作用对成矿控制作用
觉罗塔挌构造带作为古生代构造-岩浆带,在多期构造演化过程中,区域变质作用较发育,属天山南脉中华力西期变质地带.主要有浊沸石-葡萄石-绿纤石相、低绿片岩相、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及片麻岩相.其中前两种变质岩相广泛分布于觉罗塔格构造带,主要见于石炭系及二叠系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等。从宏观上看,区内剧烈岩浆活动对已有矿化或矿源层进行热液改造和再次富集。
3.4沉积岩相与建造对成矿控制作用
有利于铁矿形成的地层结构主要有:海相双峰式火山岩建造、海相碳质页岩-硅质岩建造、碎屑-碳酸盐岩建造、滨海古砂矿建造、海相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复理石及类复理石建造、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在上述沉积建造中,海相建造以双峰式火山岩建造、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滨海古砂矿建造、碳质页岩-硅质岩建造对成矿最有利。沉积矿床形成主体受古地理、古气候条件控制,与沉积岩相关系密切.如本区铁矿床主要形成于古陆边缘海滩相和半闭合台地相、浅海台棚相及槽盆相,中深海槽盆相(翠岭硅铁建造铁锰矿)等。
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区内控制成矿构造聚敛场主要有古火山机体成矿构造聚敛场及网格状线性构造成矿构造聚敛场;主要与石炭纪火山喷发活动密切相关,矿床产于早石炭世火山活动中心地带,主要受火山喷发沉积盆地及火山机构控制。其次,找矿标志为磁铁矿类铁矿床中局部异常明显,强度高,梯度变化大的地方。铁矿多产于区域重力高值带中或重力梯度带上、区域航磁高值带上,少量位于低缓负磁背景场中。
参考文献
[1] 杨中宝,彭省临,李朝艳.信息科学与矿产预测[J].矿产与地质,2004, 18(2):100-102.
[2] 梅友松,王京彬,金浚.成矿规律研究总结概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5(1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