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活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20日 03:17

读者云书馆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书馆读者活动片专栏

叶晶晶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读者活动的定义、形式和必要性以及读者活动的推广和难点等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开展读者活动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壮大的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

中图分类号:G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98-01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公共图书馆,早已不再单单是“借书还书”的场所。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公共图书馆开展丰富的读者活动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读者活动,让更多的图书馆工作者重视、参与并创新地开展读者活动,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壮大发挥自己的力量。

1.读者活动的定义

读者活动,泛指图书馆“在一定时间内举办或参与的,以广大读者及潜在读者为对象,以促进图书馆资源利用、服务图书馆宗旨为目的,有别于服务窗口常规服务内容的业务活动。”[1]简单地说:读者活动就是图书馆开展和阅读有关的,区别于常规窗口服务的各种各样的公益、免费的活动。例如:各种讲座、读书会、节假日游园活动、故事比赛、展览、志愿者活动等等。

2. 读者活动的形式

读者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2.1 西方文化节日的读者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的读者活动

2.1.1西方文化节日:圣诞节开展“圣诞阅读乐”、母亲节开展“给妈妈的礼物”、父亲节“我想对爸爸说的话”等活动。比如我们馆在圣诞节利用海报、、网站、LED等形式先推送一批关于圣诞节的书籍,然后再选择这些推送的书籍放在大厅内,读者先读这些书籍,然后回答海报上的题目,就能获得奖品。

2.1.2传统文化节日读者活动:清明故事会、元宵灯谜会、重阳话家乡、中秋亲子活动等。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选择一些跟清明节有关的绘本,以故事会的形式,组织馆员下乡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清明的来历、习俗等。

2.2 独家独办的读者活动;多家联办的读者活动

2.2.1利用图书馆自己的员工,自己主办的活动。比如我们馆暑期乐翻天系列活动中的圆桌绘本活动,图书馆利用自己的工作人员当讲师,再招募社会上的志愿者,在馆内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

2.2.2现在图书馆的活动越来越多的是和别的单位一起合作,这样不仅便于活动的开展,而且加深活动在社会生的影响力。比如一些讲座,图书馆就可以选择和单位合作,针对这些单位的性质,选择一些适合他们需求的讲座。青少年读者的活动就可以和教育局、学校合作,有这些单位的支持,读者活动的队伍就会庞大、整齐、有纪律,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我们馆举行的我爱记诗词活动、幼儿会本剧表演、绘本故事比赛等活动就和学校以及教育局合作,在社会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2.3 自创的品牌活动;外来引进的连锁活动

2.3.1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一个图书馆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才能提升服务质量,吸引读者前来。我们馆的自创品牌活动绘本讲堂、亲子乐读、小虾米绘本故事大赛等,已经持续好几年,在读者群里逐渐形成口碑,以这些品牌活动带动其他活动。

2.3.2现在图书馆举办活动的趋势是馆际之间联合开展活动。比如我馆引进了温州图书馆的知识银行项目,未成人的活动可以在这个知识银行上开展,孩子们可以参加活动获得知识币,然后兑换奖品。这种品牌连锁产生“1+1> 2”的效果,引进活动的图书馆可以借鉴活动主办方的丰富经验以及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活动。

3.开展读者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图书馆来说,其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读者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图书馆发展的灵魂所在。举办丰富的读者活动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吸引读者来图书馆,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3.1 读者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上升。而图书馆作为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前沿阵地,更有责任满足人们这一方面的需求。公共图书馆举办的讲座、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沙龙等读者活动, 既能满足公民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免费利用图书馆的权利, 又可以利用这些读者活动吸引图书馆的人气。[2]

3.2 公共图书馆公益属性的要求

费勒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依据国家法律建立的, 是受地方税收与自愿捐赠支持的, 是被当作公共信念管理的, 每一位维护这个城市的市民都有平等地享有它的参考与流通服务的权利。”[3]为了使市民能更好地享受到这个权利,图书馆就要当好公共资源和市民之间交流的中介物。组织开展读者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读者获得某种信息,作为组织者,图书馆在读者活动中成为信息与参加活动的人之间的桥梁,通过活动将信息推介给了参加活动的读者。

3.3 政府与行业的引导

近些年来,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要求各个单位开展各种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例如世界读书日活动、科普宣传活动、全民阅读活动等。这些主题活动对图书馆的读者活动有促进作用,加上图书馆在读者活动上的策划与推广,从而使读者活动得到很大的发展。

图书馆行业自身的评估也要求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以全国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县图书馆评估标准》为例, 在“读者服务工作”这个大项中, 设有“读者活动”二级类目, 其“年读者活动次数”、“讲座报告会”、“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年读者活动人次”和“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共计60 分, 占“读者服务工作” 265分的22.6%。[4]这一点也 成为公共图书馆争相开展大型读者活动的原动力。

据有关资料记录,洞头区图书馆在2010年之前,读者活动并不多,主要开展的活动由图书馆进学校,元宵猜灯谜等几项活动。从2010年之后,洞头图书馆就大力开展读者活动,到2015年共开展读者活动190次,参加人数25000人,我们发现五年之内图书馆的读者量节节攀升、扶摇直上。可以说是读者活动为动图带来了“人气”,是读者活动为洞图打造了“名气”。在五年间,洞头图书馆评上了国家一级图书馆,一跃成为海岛文化的优秀品牌。可以说正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读者活动,树立了洞头图书馆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4.怎样开展好读者活动

开展读者活动要走好“三步曲”:活动前期策划新颖、宣传充分,活动中期人员安排、步骤详细明确,活动后期认真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

4.1 活动前期策划新颖、宣传到位

现在读者活动形式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雷同,图书馆、文化馆、市民活动中心、乡镇似乎都在做同一个活动。那怎样才能给读者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呢,那就是读者活动的策划要根据图书馆的特色来开展。业界也就读者活动的策划展开研究,如蔡晓川认为各馆举办读者活动应该整合优势、主题清晰; 提升品味,打造精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巧用资源、寻求合作。[5]我们馆在读者活动策划上更注重细节,在活动取名上,一听就是图书馆的活动活动。如“读来读往”趣味读书会、“书海拾贝”、亲子乐读、圆桌绘本等。

在网络时代,一个好的活动也要有宣传的配合才能吸引读者。每次活动前,先以海报、网站、、读者qq群、微博等形式提前通知读者,让读者从各种渠道了解图书馆有这项活动。

4.2 活动人员要安排好

目前来说,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活动部的人员配置都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读者活动部门的人员不可能满足每个活动对人数的需求。这时候,要求我们馆内合作,在每一项活动前先进行人员安排,在活动前让大家了解整个活动的相关策划,保证上述人员对整个读者活动从策划到最终实现肩负相关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变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并有效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转变管理方 式,最终实现读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4.3 活动结束后做好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总结。在读者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读者对整个活动的基本意见,并且结合其他因素对本次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从而为以后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依据。 工作人员方面:活动结束后,草拟一个举办同种类型的活动需要的奖品、人员、设备等。参加活动的人员针对本次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活动的不足、优势进行总结,方便下次活动参考。

5.读者活动的质疑和难度

或许有人提出疑问:我们图书馆是安静的,开展这么丰富的读者活动,又吵又闹把图书馆都变味来?图书馆开展的活动文化馆、市民活动中心都在开展,有什么意义吗?

当然图书馆是安静的,因为阅读需要安静。但是我们开展活动是把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如果我们先“动”起来,先把读者引进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然后再引导他们进入阅读氛围,如此“动静结合”,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当然,图书馆开展的很多活动,因为各种原因与其他的单位雷同,但是我们主题是不会变的,我们都和阅读相结合,比如元宵节,我们就把现场猜灯谜和讲座相结合,做到万变不离其中,我们的活动一定是以阅读为主题的。

6.读者活动的前景和希望

以活动吸引读者,以活动带动读者读书。众多读者活动案例已经证明以活动为媒介,激发、引导和促进阅读的形式是有效的,是有前景的。希望我们的图书馆工作者提高对读者活动的认识,重视读者活动,研究读者活动,使图书馆能够成为市民心中的信息中心、智力中心、创新能力培养中心、文化娱乐交流中心。

参考文献

[1] 奚惠娟.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区域协同开展初探[J].图书馆杂志,2010(06).

[2] 缪建新.公共图书馆的讲座品牌构筑.图书馆杂志,2005(8).

[3] 杜云.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

郑卫华. 读者活动:图书馆的独特风景线[J].图书馆学刊,2006,(6):74-75.

[4] 郑卫华.读者活动: 公共图书馆的独特风景线.图书馆学刊,2006(4):74-75.

[5] 蔡晓川.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策划——以南京图书馆为例.当代图书馆,2007(4):45-47

读书 读者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