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推迟分娩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22日 04:22

[摘 要]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科学饲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正确地处理在饲养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母猪分娩过程出现的推迟现象做出研究,发现问题本质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母猪分娩、推迟原因、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77-01

一、母猪推迟分娩的原因

母猪分娩推迟是养猪生产过程经常发生的异常生产现象,,如果母猪晚于平均分娩期4天生产,仔猪出生后个体较大,被毛长,但营养不一定良好,活力也会受到影响。如晚于7天分娩,很可能出现全窝死胎,甚至因为胎死腹中,分娩期会被继续推迟,直至人工加以干预。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母猪推迟分娩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最大的可能是受高温的影响或感染了猪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猪蓝耳病毒病,引起胎儿死亡。到预产期后,由于胎儿没有活力,不能刺激子宫,使机体对怀孕的反应不强烈,从而引起母猪分娩期推迟。

二、母猪推迟分娩的处理措施

母猪分娩推迟与母猪早产都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异常生产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母猪产仔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正确处理母猪分娩推迟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管理。每天都要对临产母猪进行产前检查,检查胚胎的胎动情况。特别关注产前母猪的采食情况,这是母猪健康状况的直接反应,临产前出现停食,母猪可能发生感冒或者发热,需要及时进行诊治。如与疾病无关,则很有可能是临产的征兆,需要给予甄别。

2.检查配种记录。在确认配种记录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主动地促使母猪分娩的措施。建议使用氯前列烯醇,而不用催产素。催产素宜在母猪产仔过程中使用,而且注意使用适当剂量。

3.调整母猪分娩时间。使用药品为氯前列烯醇,对怀孕112—113天的临产母猪在每天早上10点左右进行处理,母猪通常会在20—30个小时后分娩,这样以促使85%的母猪在白天分娩,便于饲养人员看护,预防死胎和难产的方生。

4.由于引起死胎和木乃伊胎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足,母猪采食了发霉的饲料感染了乙脑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猪瘟等,因此对饲料质量要严格控制,做好上述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5.尽早发现分娩推迟是必要的。也是减少损失的积极有效的办法。如果前期发现乳腺发育良好,而在预产期出现回奶的现象,有必要特别关注,并采取必要的观察措施。

三、总结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母猪繁殖障碍已成为养殖过程中制约生产效率的主要瓶颈,并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影响母猪推迟分娩的原因错综复杂。只有从不同角度饲养管理、饲养营养、环境控制、疾病防治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几率,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立兵,母猪推迟分娩的原因[S],农村百事通.2013(22)

[2]李凌波,母猪分娩率下降的原因和措施[S],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97)

[3]段坦,母猪生产瘫痪的病因及机理探讨[S],甘肃畜牧兽医.2011(51)

[4]张善超,母猪分娩前后便秘原因及防治[S],中国动物保健.2010(74)

[5]王洪芹,探讨母猪分娩的原因及饲养管理[S],农民致富之友.2012(16)

作者简介:陈勇强,助理兽医师。

母猪 文章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