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探索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29日 01:43

许晓云

[摘 要]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山地多层次的地形特点,立足于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历史背景,从历史文化价值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去综合挖掘、提炼当地的人文资源,在综合分析山地小城镇的自然因素、空间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注重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浓厚地方神韵、体现自己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的地方特色。同时强调山地小城镇的弹性和动态原则,使小城镇的发展具有灵活的变化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连续性,在保护耕地、结合地形、利用资源、保护生态、以及创造空间形态和视角景观等方面有许多便利和优势条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 城镇规划 自然景观 统筹发展 产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T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52-01

晋庙铺镇是晋城通往中原的门户城镇,是晋豫联系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晋城山区城乡一体化的典范城镇。晋庙铺镇山地丘陵连绵起伏,丰富的地形地貌,赋予了它宜人的空间尺度,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和丰富感,练就了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气度,塑造了晋庙铺镇特有的地方精神,成为晋庙铺镇发展不竭的源动力。

一、总体发展战略

根据晋庙铺镇“山区小镇”的实际情况,必须走集聚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即人口向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发展;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发展;农业向产业化和规模化集中发展。同时要构建土地流转制度、户籍一体、土地经营等政策制度,以工业低碳化、农业规模化、旅游产业化全面助推晋庙铺镇城乡统筹发展。(见图1)

首先,统筹安排镇域空间,协调产业发展、村庄布局、生态保护三者的关系,对于生存环境较差、地处偏远山区的村庄要加快人口转移,促进人口的优化布局;从镇域空间进行产业空间引导,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形成特色空间布局。

其次,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置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实施公共设施导向战略。充分考虑区域联合、共建共享,依靠政府投资、民间集资、村企共建等各种渠道,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一体化。立足门户位置这一区位特点,基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把握发展机遇,认清形势和挑战,明确区域职能,合理确定产业分工,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体系。

最后,在土地、财政、户籍、行政管理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研究与制定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尤其是在土地流转、农民增收、城镇建设等方面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构建良好发展平台。

二、产业发展及布局

1.发展思路

立足门户区位特点,以发展低碳产业为突破口,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综合化发展;工业方面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运输物流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实现三产联动发展,实现旅游客流和劳务的输入、农产品和运输技术的输出,最终形成低碳高效的特色产业体系。

2.产业布局

规划镇域形成四类产业区,即综合经济区、生态农业与旅游区、生态林业区、生态保育与旅游区。

(1)综合经济区

主要沿碗周公路布局,包括南李家庄、北罗西、南王庄、关坡、天井关、石槽、晋庙铺村、范谷坨、拦车、草底铺、黑石岭。该区是晋庙铺的核心经济区,也是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该区发展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运输物流业、建材业、风力发电、旅游业及服务业。天井关、镇区及周边(包括范谷坨)、拦车为三个重要的旅游节点。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安排在草底铺,规划2030年工业用地约26公顷。

(2)生态农业与旅游区

处于碗周公路南段,主要包括艾河掌、山尖、油坊、化布施、大口。该区农业生产力较为发达,在巩固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中原来晋庙铺旅游的第一站。

(3)生态林业区

分布在镇域东北处和镇域正西处。镇域东北处主要包括晋庙河、王汉掌、伏堂街、大池头;镇域正西处主要包括大山河、张虎街。该区以林地为主,未来可发展干果经济林、一般林等林产业。

(4)生态保育与旅游区

分布在镇域西南和东南处,西南处主要包括窑掌、黑石岭、小口;东南处主要包括盐厂、石盆河、韩家庄、山尖。该区地处自然保护区,同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适当进行旅游开发,既保证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保育的功能,又可增加一定收入。

三、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旅游开发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既要保护地上地下的历史文物古迹,又要促进经济发展;既要使城镇的发展和建设符合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要保持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努力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永续利用。

(1)发展目标

按照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要求,有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利用,以科学开发促进保护,以聚寿山景区为龙头,以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重要节点,以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为两个抓手,打造太行山文化旅游重镇,融入大太行山旅游带。

(2)发展格局与重点

全镇要坚持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晋庙铺旅游开发的现状和旅游资源特点,确定晋庙铺形成“一轴、两环、两心、六点” 的旅游格局。

“一轴”:即镇域旅游开发重点形成一条贯穿镇域的南北旅游发展轴,即沿碗周公路,北起天井关,南至碗子城,这条旅游发展轴也是晋庙铺旅游的重要交通线路,是游客进出晋庙铺的必经线路,也是融入太行山旅游乃至中原旅游的重要通道。

“两环”:即重点形成两条旅游环线,一条环线是以拦车历史文化名村为起点,经观音阁、三教堂、千年黄栌、天通大镇阁、大月寺、秀石洞、小月寺、焦赞城、铁拐洞、拦车。另一条环线是以拦车为起点,经聚寿山景区、观音洞、清风寨、三教堂、舍利塔、拦车。(见图2)

“两心”:即形成一个旅游发展中心和一个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发展中心就是以聚寿山景区为核心形成全镇旅游发展龙头,尽快发展成为4A级旅游景区,以此带动全镇的旅游发展;旅游服务中心就是以拦车为主要服务基地,把拦车建设成为全镇的旅游服务中心。

“六点”:即全镇域形成天井关、大山河、窑掌、小口、大口、盐厂六个重要旅游节点。

(3)旅游环境建设

①自然环境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重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晋庙铺旅游开发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各风景区内及周边要杜绝开山采石、伐木等破坏行为,大力发展绿色旅游,最大限度地杜绝环境污染,保证整个晋庙铺高质量的自然环境。

②旅游交通

增强区域运输功能,提高旅游通达能力,满足中原游客的快速进入要求。尽快优化镇域南北向交通通道,构建方便、快捷、安全的旅游通道,完善与晋济高速公路的连接。加快主要节点间的旅游公路建设,实现旅游公路网络化。

③社会环境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就业率;同时对上岗人员进行就业培训,满足服务游客要求。

④其它环境

提升住宿、饮食、购物等综合服务功能,满足游客过夜停留需求。主要在拦车建设全镇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和当地地域文化。

极力将其打造成为晋城南部的一个生态自然、人文和谐、环境宜人,太行风情浓郁的山城小镇。

四、结论

规划以点、线、面三个层次构建城镇的生态网络:绿化外围山体,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城镇外围生态屏障;重点打造沿路绿带,以绿带将自然生态系统引入城镇内部;合理配置社区级公园,服务镇区居民。合理利用城镇的山体环境,优化空间布局,建立城镇生态系统,塑造城镇生态环境特色。同时,强化镇区景观的功能性,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把山体和城镇绿地引入景观系统,形成城景交融的城镇景观,将城镇生活、地方文化及人文精神融入景观系统,强化了晋庙铺独特的地方特色。

生活 文章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