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的探索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5月05日 20:15

[摘 要]目前,伴随着就业需求的市场化,企业用工需求下降,高职毕业生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就业和今后的职业规划缺乏清醒的认识。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显的由为重要。本文针对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的意见和措施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学生;班主任工作;职业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25-01

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就业需求的市场化,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也导致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容易产生预设目标与实际质量脱节的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现实是,许多学生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缺乏清醒的估计,他们有的妄自菲薄,有的自视清高。在临近毕业时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不考虑自己实际适合从事个什么工作;工作后,对所承担的任务缺乏责任感,频繁跳槽,毕业后职业生涯进展缓慢。他们对工作往往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存在对实际工作规范性、艰苦性的要求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心理上准备不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应对上述问题,近年来,职业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及其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职业规划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意义

首先,职业规划,是指个人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不仅是帮助个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其次,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掘自我潜能,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有效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另外,职业规划可帮助毕业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目前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全凭运气碰,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左右。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围绕目标脚踏实地地努力,把学习变成了就业准备,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成功率也将提高。最后,职业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高职生面对上有研究生、本科生,下有中专、技校生的同场竞技,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的优势

职业规划是人生的“必修课”,这已在高校达成共识。从事专业课教学的班主任老师既可充分发挥专业课老师的优势,又能够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工作。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班主任老师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环境较为熟悉,可以利用日常与学生相接触的时机详细讲解和分析学生所学专业的目的与意义,增进新学生对专业学习步骤的理解,明确能力培养提升的方向。其次,从事专业课教学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往往有潜移默化的效果。结合班级管理进行教育和指导,使该项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往往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再次,班主任可以适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积极鼓励和推进优良品质作风。及时发掘不良隐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最后,从事专业课教学的班主任老师更易于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把握高职学生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及时督促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实施情况以及对适时的调整作出指导。

三、班主任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方法

班主任要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首先应了解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理论发展进程。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其特定年龄阶段应有自己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能成功地完成他的发展任务则可以获得愉快和舒畅的情绪体验,并且有利于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反之,则会感到不愉快和受到阻碍,有碍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这种个体发展的需求在需求层次理论已经有详细的阐述。在人的内在需求的驱动下,职业规划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经营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开发自身潜能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更具有主观方面的、深刻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现状和未来。

其次,班主任要掌握职业规划教育的具体方法。一方面教授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步骤。一是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理想的阶段性目标、梳理实现职业理想的动力;二是职业潜能分析,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进行职业潜能分析。三是撰写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以文本形式表现的学生职业生涯远景描绘与近期行动计划。另一方面是明确职业规划教育的途径。班主任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观,让学生知道,没有知识和技能,再好的职业规划都是一张废纸;不尊重劳动,不想劳动付出,即使技能再好,也不可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最佳发展。除此此外,班主任还要制定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措施。可以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模拟演练等方式实施。最后,针对毕业年级职业规划教育则偏重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身份转换的关键环节。对于一些政策性的、共性的问题,可通过主题班会进行宣传、讲解;对于一些个性的问题,可通过个别谈心单独指导。在进行就业指导时,班主任要重点指导学生求职材料的准备工作;做好面试技巧的辅导;及时沟通信息,做好就业推荐,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招聘会。虽然就业是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但是积极促成学生尽快就业是职也院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责任。

结束语

总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融合了多学科知识,需要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也最受学生信赖。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班主任能够从学生个性特点及专业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燕,李松林.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7(12).

[2] 吴翠霞.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8(12).

[3] 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16).

[4] 罗慧玲.浅谈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24).

作者简介:

邸金南(1988-),男,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助教。

文章 职业规划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