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及趋势展望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5月06日 08:36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徐永模 形势与战略分析 创新与发展途...

纪亚玫

[摘 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资源约束,建筑业是资源消耗大户。要解决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在建筑业要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为更好地定位我国建筑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及未来潜力,基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及世界银行和OECD等组织的数据库,比较并归结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探讨制约因素,展望建筑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可能性,提出促进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业 经济发展 作用 趋势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360-01

1 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产业规模,企业效益,技术装备以及建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上,这些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筑业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 建筑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2.1 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8%,则可列入支柱产业。自2009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6%以来,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状态,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13年,我国GDP为568845.21亿元,建筑业增加值为38995.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6%。而且,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率的增长情况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2.2 吸纳就业能力强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数据显示,建筑业对我国全社会就业影响较大。2013年,我国建筑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为5320.7万人,占全部行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的14.94%,仅低于制造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的12515.0万人,远高于其他行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法人单位从业人数占全部行业的一半,他们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除上述两个行业外,仅批发零售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组织这两大行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数高于2000万人,其他行业从业人数均在1000万人以下。

2.3 增长弹性好且稳定

以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表示建筑业发展的弹性系数,该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建筑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正向变化,即建筑业会因经济增长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增长弹性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增加值会相应地有所增长。

2.4 建筑业通过吸收大量的物质产品带动相关部门的生产和发展

建筑业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有着很强的前后产业关联,因此建筑业的发展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如可以有效促进冶金、建材、化工、有色、轻工、森工、电子、运输等5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筑业在木材、水泥、玻璃、塑料、运输量的物资消耗量上都是比较大的,其容纳的就业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3 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建筑业自身的行业技术特征来看,建筑业应当成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GDP中,有5.6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是靠建筑业来实现的,全国2.3万亿基本建设投入,占GDP的20%。建筑业同时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2003年增幅达到20%以上;建筑业还是高竞争或者说是充分竞争的产业,有6万多家施工企业,1万多家勘察设计单位;建筑业是高就业率产业,全国从事建筑施工的有5000多万劳务大军。显然,在建筑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对推动国民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将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和技术特性决定了建筑业必然是钢材、水泥、平板玻璃、木材等物质资源的直接消耗大户。目前,建筑耗能和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猛虎,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呈急剧上升趋势。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就能源消费而言,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而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m3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kg,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在建筑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有效节约资源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建筑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4.1 建筑业产值比重提升空间有限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各国建筑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相似规律。在城市化初期,建筑业会得到迅猛发展。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会出现城市规模扩张缓慢,城市对交通、商业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建筑等需求稳定甚至减少的现象,这时建筑业将主要转入对既有建筑的改建和维修方面,发展速度自然缓慢下来。与此相对应,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

4.2 地区间建筑业发展不均衡

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GDP和全国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尽管西藏、宁夏等地区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很高,但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国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却很低;与此相对,江苏、山东等地区的建筑业增加值占该地区GDP比重不高,但其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国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却很高。各省份建筑业增加值在全国建筑业增加值中比重的差异表明,我国地区间建筑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明显。

5 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展望

5.1 提高建筑业资源利用效率循环模式

提高建筑业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第三循环层次的进行可以从两个方面设定,一是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要求的建筑产品报废后使各种建筑材料回收成为再生材料。例如从解体后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得到的混凝土块,经破碎、筛分、水洗、分级得到粗细骨料,利用这种再生骨料可制成再生混凝土。二是可以更为系统性地把3R原理运用于建筑产品设计、建造、使用、拆除的整个寿命期内。例如,利用覆土、蓄热体和自然通风技术保持室内环境;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做为建筑的基本能源;回收雨水经处理作为生活用水,排出的污水经处理后做浇灌和养殖之用等。

5.2 鼓励企业拓宽产业领域

建筑企业要不断地开拓建筑服务的新领域、新空间,充分发挥现有技术、资源的使用价值,不能仅将目光集中到房地产建设中。在横向上,建筑企业要更广泛地介入到地铁、铁路、隧道、机场、码头、桥梁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施工领域,创造更高产业附加值。在纵向上,建筑企业要向新型建材、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延伸,加速产业融合。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切实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大型的建筑企业集团扩大经营范围,开展综合经营。

5.3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我国建筑业就业吸纳能力呈上升趋势,但相比其他建筑业较为发达国家如日韩、德国等,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还处于较低水平,建筑业就业吸纳能力还有提升空间。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人力资源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注意建筑人力资源结构的相应调整,促进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在国民经济的所占的成分比较高,而且作为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部门,其具有扩大就业量吸收大量消费资金,并且能够吸纳其他各行业的物质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作用。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俊玲.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探析[J].四川水泥,2015,09:124.

[2] 段宗志,李大华.论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J].基建优化,2006,03:1-4.

[3] 汪琴,陈波.我国建筑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4-16+91.

建筑业 文章 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