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防洪工程遭遇超标准洪水时的应对措施简述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5月07日 10:52

朱家瑶

[摘 要]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先对超标准洪水应对总则进行论述,然后超标准洪水应对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实践,对现有防洪工程措施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超标准洪水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M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382-01

前 言: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居民集中,又是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连通各地,是社会和经济的命脉,大型骨干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防洪重点保护对象,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就要优先保护。

1.超标准洪水应对总则

一是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二是牺牲局部以确保重点的安全,妥善解决分洪矛盾。三是做好防洪规划及汛期防洪预案,以及防洪抢险措施、群众安全转移等方案,它们是防洪安全建设的基本依据。四是汛期认真贯彻首长责任制,使易成灾害的山沟沿河沟有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组建好抢险队伍,落实好各项制度,加强自我设防和自救意识。五是提高洪泛区人民的水患意识,在洪泛区内建设避洪设施。

2.超标准洪水应对措施

(1)建立超标准洪水预测预报系统。要完善责任制,并责任到人。建立和完善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防洪工程在汛期派出水情组,并要有人24h值班,及时预报雨情和水情。气象局要随时提供气象预报。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组织气象和水文专家,成立技术专家组。专家组根据气象和水文部门提供的信息,实时进行预测。当预测河沟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专家组要上报政府指挥部,发出超标准洪水预警,并提出抢险避险方案。

(2)加强对分洪、蓄洪和行洪区的管理。为确保城区的安全,部分农区作为洪泛区。为减轻灾害损失,在行洪区、蓄洪区采取限制其发展并配以简单的工程措施。充分利用郊区的低洼地带及现有河道内的采砂坑分、蓄洪水,起削峰缓洪作用,减少进入城区的洪峰流量。河道两岸堤防尚未建成之前,上游河道不安排建堤束水工程,不应紧靠河道两岸建筑房屋,以保证行洪通道的畅通,要充分利用低洼地分蓄洪水,延缓洪水向城区推进。

(3)拟定洪水淹没区内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当超标准洪水发生时,应该将洪泛区内的居民转移至安全地带。相关部门防汛人员应熟悉洪水淹没区内的地形、道路交通信息、区内居民人口数量等信息,前期确定出洪水淹没范围图,依据洪水淹没区域内的交通情况,制定合理的人员撤离路线,使得发生灾情时,能够做到有计划、有秩序的撤退,避免撤离过程中出现慌乱。同时,在前期确定的洪水淹没范围图中应明确灾民的安置点,选择最佳的灾民撤离路线,并将安置点信息和撤离路线提前告知洪泛区内的居民,在灾情发生时,能尽快疏通群众,快速到达安全地。居民应急撤离计划的制定包括确定合适的避险区域,针对各避险区域选择安全的居民安置点,及从受灾区到避险区域安置点制定合理撤离路线3个步骤。

(4)提高社会防洪风险意识。《防洪法》、《防汛条例》、《河道管理条例》、《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防洪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是防洪调度和管理的根本依据,也是社会应共同遵循的准则。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相处的要求,充分借助现代宣传媒体、宣传手段,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宣传活动,普及洪水及防御知识。采取电视曝光、议案说例、开展义务咨询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对河道治理和防洪应急的关注,大力宣传防洪应急预案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帮助广大居民明白什么是洪水风险,自己所处洪水风险的状况,发生洪水时如何应对及采取那些措施等,提高社会公众的防洪风险意识。

(5)完善灾后应急救助机制。一是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积极推动灾后应急救助工作的有序开展。洪水消褪后,所属行政区域内的人民政府和防汛办应立即组织群众重返家园,尽快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对于受灾较为严重、损失较大,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自救的群众,辖区政府应及时发放救灾救济资金,并积极组织人员帮助其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二是对于防汛抢险工作中的消耗物料情况,按照辖区各级政府分级筹措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确保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对于在超标准洪水下水毁的现状防洪工程应尽快进行修复或重建,恢复其防洪的主要功能,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发挥防洪作用。遭到超标准洪水毁坏的通信光缆、电力、交通道路、水文监测站等基础设施,应组织相关部门尽快进行修复,恢复其功能。四是各相关部门应对灾后重建工作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对于新建的防洪工程体系必须要达到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五是开展灾害评估。辖区内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应对遭受超标准洪水过程中的防汛工作的每个环节及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积极征求各相关部门和灾区群众对防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3.现有防洪工程措施

3.1组织机构

为便于施工导流和度汛工作的开展,确保工程安全度汛,项目法人成立由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运行等参建单位参加的施工导流和工程度汛领导小组。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参建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切实加强对施工导流和工程度汛工作的领导,从组织措施上保证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要求施工单位项目部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制定防汛措施,明确人员职责、分工,检查人员、物质、机械设备落实情况,在施工导流和工程度汛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安排下,各负其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要求监理机构项目部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成立防汛值班工作小组,按防汛要求检查工程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建管单位。

3.2健全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

城市防洪预案是城市防洪减灾应急管理的基础,目前各城市都编制了防洪应急预案,但不同程度地存在覆盖面不全、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建议尽快出台《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范预案的编制、审批、发布、备案、修订、演练、培训和宣传等环节,增强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各地深入开展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完善城市应对各类各级洪涝灾害处置方案,健全街道、社区、重要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单位等基层防汛组织,全面提升城市防汛组织保障和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城市防洪应急管理水平。

3.3其它措施

(1)加强桩基施工期间的安全监测,特别是后期可能对现有闸基的挤压影响,以确保2015年汛期度汛的安全运行状态。

(2)安排专人对上下游围堰值班进行巡查,当发现围堰有管涌、漏洞、冲刷破坏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和物资进行处理。

(3)加强挖泥船、PHC桩基施工船的安全生产工作,配备必要的救生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风浪,出现险情,及时停止作业,抛锚避汛。

(4)有井点降水的建筑物,回填土前做好排水井点的封堵工作,避免汛期水位高发生管涌破坏。

(5)制定防汛值班制度,防汛值班人员要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掌握河道水位变化情况,及时汇报。同时做好与建管单位和上级防汛指挥部不间断的汛情沟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标准洪水的出现对于已有的防洪工程是一大灾害,故超标准洪水出现时的应对措施尤为重要。建立健全突发超标准洪水的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的处理灾后事件,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维护受灾区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伟奇,宋淑梅。防洪工程遭遇超标准洪水时的应对措施简析.内蒙古水利,2015.(02).

[2] 邱瑞田,徐宪标,文康,等关于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几点认识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2005(5).

[3] 苑希民.中国城市水利面临的严峻形势[J]中国水利,2001(3).

[4] 蔡小会;黄骅港软土工程特性及软土地基处理[D];吉林大学;2007(03).

文章 洪水 城市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