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5月08日 03:06

土地利用分区则-沈阳市地铁一 二号线延伸线及四 九 十号线沿线城市...

姜昊++杨永贵+胡发源+沈秋莹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341-01

1.绪论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以处理地理空间数据为主要方式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因为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运算和分析,使得原来人工分析计算而容易出现错误的结果变得更加精确和详细,同时,由于大量的计算使得可以大量分析数据,更加提高了效率。在土地利用分区方法的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在现今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大时代背景下,以仙桃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为例,能够对云南省使用正确并且高效的方法,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分区,作出更新一轮之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的规划、以及对区域的发展和环保思路进行指导具有非常现实却又非常深远的意义。

2.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与方法

2.1 土地利用分区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研究方法概述

2.1.1 空间统计研究与相关方法

该类型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真正的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的分区的具体方法。主要是运用相关的定性指标的最为显著的各个特点,而后将这些定性的指标进行定量化的操作,最后按照相关的数学运算的方法,利用建立的或者现有的相关的地理数学模型,从而能够达到更加精确地分区的这一目的。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的一种空间统计的方法,便是聚类分析的方法。

在聚类分析方法之中,对于相关的要素的选择是非常具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对要素的选择直接能够影响到相关的分类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度。聚类的相关对象在进行地理分区的相关研究当中,是为很多个不同的要素所组成的,而在不同的各个要素之间,则存在着并不完全一致的单位和量纲,于是,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需要对这些不同的各个要素进行一个标准化的处理,方法如同前面所描述的研究数据的相关分析与处理的方法一样。

2.1.2 定性的研究方法

由于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最为方便的研究方法,所以使得其能够在很多领域之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这种方法在进行相关的地理事物以及地理区域划的分区或者分类的时候,定性的研究方法使用的频率最高,并且因为使用的频率很高,也就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以及运用方法。在目前的情形下,土地利用分区过程之中所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依然作为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自然经济条件

研究区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江汉平原中部重要的城市之一,紧靠中部特大城市武汉,有着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显著区位优势。仙桃市地跨112°55'E—113°49'E、北纬30°04'N—30°32'N,总面积约2538平方公里。

仙桃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众多农作物生长发育,素来是全国商品粮棉油的重要产区。区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主要有长江、汉江、东荆河、通州河、西流河、排湖、许家湖等,有着“八地半摊份半水”的称号,是全国著名“鱼米之乡”。

仙桃作为武汉“1+8”城市圈的西翼中心城市,位于武汉的强辐射范围内,是湖北省的交通、物流中心,江汉平原的政治、商贸中心。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截止2010年末,全市总面积2513.95km2。其中耕地为1573.76km2,占总面积的62.60%,水域面积为580.95km2,占总面积的23.11%,建设用地面积为316.99km2,占总面积的12.61%,未利用地面积18.13km2,占总面积的0.72%,草地面积为14.64km2,占总面积的0.58%,林地面积为9.7km2,占总面积的0.38%。

仙桃市是长江、汉水交汇所形成的冲击平原,区内河湖密布,地势低平,多为面积较集中的大平原和河滩地,土地利用模式较单一。耕地是仙桃市土地利用构成中的主体,总面积为1573.76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达62.60%,另外水域面积也较大,占总面积的23.11%,这是仙桃市的独特优势,由此仙桃市成为湖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食主产区和水产养殖基地。

受地貌类型特征的影响,研究区草地和林地仅占总面积的0.96%,其现状面积较小,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林地的覆盖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分区

4.1 仙桃市土地利用分区的过程

4.1.1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土地利用分区指标的选择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是以下的原则:

第一,因为开展土地利用分区工作的指标体系,应该是对现状土地利用系统特征的描述。这是土地利用分区所需要具体实现的具体目标。它也具体可以表现为具体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所具有的的潜力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可能性。

第二,也应该考虑到相关数据所获得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取得的数据的处理的方便性和科学性以及相应的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可比性。

4.1.2 土地利用分区过程

4.2.1 土地利用分区因子提取

因为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的特征,所以在选择了因子之后,对于因子的进一步筛选以确定能够准确地反映土地利用分区情况以及减小分析的误差,这一过程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研究区域的乡镇各个指标非常众多,所以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来进行因子的选择和过滤。

4.2.2 对分区系统所进行的聚类分析

因为土地利用分区的单位可以有很多个,而对于仙桃市的土地利用分区规划和具体的编制来说,以镇作为单位是非常适宜的,因为其既能够使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也能够使信息收集,结果的分析等等过程便于实施和计算。所以,将仙桃市的17个乡镇作为土地利用分区的单位和研究对象,相应地进行聚类分析。因此,研究对象的数量决定了n=17。此项工作,仍然在SPSS软件中进行。

4.2.3 土地利用分区的划分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仙桃市土地利用的分区聚类结果与仙桃市土地利用分区的现状基本是符合的,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分区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需要考虑诸多特殊因素的过程,所以,在聚类分析中,难免会因为漏算一些因素而造成结果和实际情况之间的一些偏差。譬如在聚类分析的时候,仅仅使用的是统计数据,相反在实际的土地利用分区过程中,决策者往往还要对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流动情况,集聚效应等等问题进行考虑,同时也会结合现有的一些政策对土地利用分区的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这里需要结合实际来对仙桃市的土地利用分区状况进行一些修正。

5 结论

本文以仙桃市为例,结合仙桃市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区域经济现状和产业结构相关特征作为依据,从仙桃市的相关土地利用、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经济条件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和着手处。同时分别通过国内外土地利用分区相关研究资料综述,为本文的成文提供了相关的有价值的理论、方法借鉴。从理论层面上,重点突出了土地利用分区内涵并且引入了相关的分区思想以及理念,同时加大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措施等方面;从实证层面上看,呈现定量化研究逐渐加强、土地利用专项化的分区更加明显,加大了“3S”技术及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趋势。

土地利用 分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