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遵义县石板镇林地使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对策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5月10日 15:48

...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

[摘 要]作者通过对遵义县石板镇林地使用中的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阐述其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从而提出治理林地的对策。

[关键词]遵义县石板镇;林地;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073-01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林木赖以生长的物质基础,林地的多少和森林覆盖率的高低可以说明地方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尺度。林地是指林业用地,包括郁闭度0 .2以上的乔木林地和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火烧地、采伐迹地以及县级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荒山荒地,森林经营单位所经营的土地。林地是发展林业之根本。林地管理工作是资源林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切实加强林地管理,对有效扼制林地非林化,制止毁林开垦、控制林地流失、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赋予的管理职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贵州省森林条例》等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已很明确。全国各地的配套法亦比较健全。从征占用林地的审核程序,审核权限,征占用林地的补偿,发《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制度等方面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构建和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基本情况

石板镇位于遵义县西南部,东、南、西面分别与南白镇、三合镇、金沙县源村乡隔河相望,北面与鸭溪镇相连接。石板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3公里,距遵义市市区30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32.4平方km,辖8村1居196个村民组,共有9651户35862人,劳动力24679人,耕地面积72120亩,其中田21510亩、土50610亩。现有林地59708.63亩,其中国家公益林35915亩,地方公益林18523亩,商品林10647.28亩。森林覆盖率为52.42%。石板镇为典型的农业镇,2014年农业总产值2.0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61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

2 、当前林地使用的特点

2.1 被非法使用的林地多为民营集体林地。

2.2 非法使用林地的用途五花八门,有修路、架设电线电缆的,也有个人建房。特别是开采石材的地犹为严重。

2.3 违法主体多为集体经济组织或外来投资者。

2.4 违法方式表现为非法转让、出租、强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

2.5 违法形式多为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和划整为零逐步侵占。

2.6 非法使用林地行为一般同时伴有乱砍滥伐、偷砍盗伐等毁林现象。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宣传力度不够,依法使用林地观念淡薄,非法占用林地随意性强,且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多。

3.2 非法占用林地形式多样,侵占的林地类型复杂。

一是未批先占;二是少批多占;三是逐步吞蚀,采取化整为零方式,分年侵占或分段侵占;四是挂靠侵占,占地人员采取挂靠其他单位,或向单位承包采矿权占地;五是多处占地,同一业主同时侵占多处林地;六是突击占地,即采取不定时,不定点,小范围作业,搞突击式占地,待执法人员查处时,已无法找到违法人员;七是强行占地,有的业主在执法部门下达停产、停业整顿通知后,仍然违法占地,对执法人员不置可否。侵占的林地类型有有林地,也有宜林荒山;有公益林区,也有商品林区;有人工林,也有天然林;有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生态脆弱区,也有交通干线两侧,城镇周围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观光区,严重破坏了林地资源。给该镇的生态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3.3 林地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工作压力较大。

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对林地使用管理审核审批及依法查处更加规范、要求更加严格,不注意就会造成犯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渎职失职和不移送案件罪。由此,依法保护林地资源与发展地方经济矛盾突出,林地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3.4林地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石板镇林业站只有3个工作人员,加之没有配备专门的林地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的林地管理人员。

3.5部门间责权不明。

林业站与土地所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责权不明,在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过程中各自为政,甚至不按规定程序办理,给林地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

3.6 调查取证困难,执法阻力大。

3.6.1因非法占有、使用林地或改变林地用途引发的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林木案件,由于现场遭受破坏严重,被伐的立木株数、蓄积难以查实;

3.6.2如果违法主体是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民营企业,在调查时,有关责任人往往相互推诿扯皮,施行行政处罚非常困难。

4 、治理对策

4.1 把握形势,理清思路、明确职责,增强征占用林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进一步面向全镇干部群众大力宣传保护林地的重要性和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林地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牢牢守做生态建设这条底线。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对一些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例,可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向社会曝光,加强舆论监督;对一些严重的毁林占地案件,可通过公审公判等影响大、效果好、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取得全社会对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增强人们保护林地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生态平衡的高度责任感,形成全民爱林护林,自觉保护林地的良好氛分。

4.2 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提高林地管理水平。

抓紧建立机构,确立专人负责林地工作,充实林地管理人员力量。从事林地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执法、管理水平。基层林业工作站要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林地管理工作的责任,做到对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查处,使林业站成为保护林地资源,与非法占有、使用林地行为作斗争的前沿阵地。

4.3 科学规划,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形成合力。

镇人民政府要站在全局高度制定好本镇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从改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明确林业用地范围和总量,保持林业用地面积总量的动态平衡。针对林业生产周期长、产生效益慢、森林资源毁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采取具体措施,保证林业用地的稳定性和合法性,加强对林地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理顺林业、土地、矿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核报批制度和程序,切实加强对征、占用林地的审批管理工作。对一些影响大、破坏严重的违法征、占用林地或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案件,各部门要相互支持、配合,及时查处,杜绝少征多用、不征擅用现象。

4.4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快林地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使林地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就”,对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林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保证作用 。

4.5 结合本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将采石材、城镇建设、土地整治等用地区域的林地进行重新区划调整。将原为公益林区的林地调整为商品林区。以利该镇经济建设确需用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

[1] 王晓南,《谈林地管理中的几个问题》.江苏绿化,1994,(1)20-21

[2] 遵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资料[Z].1996.

作者简介:

贺敏(1973年8月13日),女,贵州遵义人,林业工程师。主要研究遵义县石板镇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的对策。

林地 文章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