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磊
[摘 要]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为适应集装箱及油轮运输大型化发展的需求,我国各地纷纷兴建港口、拓宽并挖深沿海航道,以提高通航能力,疏浚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工程安全问题应该提到首位。本文从工程的实际出发,对疏浚工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危害因素 疏浚施工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158-01
1 引言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共有共管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南麓,鸭绿江辽宁段沿程宽窄不均,部分河段河道狭窄、弯曲半径较小、边滩及江岛较多,浅滩密布,进出船舶易发生搁浅事故,航行条件较差,需要整治才能恢复通航。该段航道属于中朝界河,整治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环境较复杂,水域范围大、诱发职业危害涉及因素多。
2 危害因素分析
航道水域范围大、诱发职业危害涉及因素多。工程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具有“事件突发性、施救迟后性”的特点,发生时间上可划分工程施工与工程运营两个阶段;在危害的诱发因素方面上主要有人员、船机设备、工艺(方法)、作业环境、对过往船舶影响五大因素。
2.1 施工阶段职业危害因素
(1)人员因素
在所有生产要素中,人是其中最活跃的要素。由于施工阶段人员众多,每个人素质各不相同,而人所具有的盲目乐观、侥幸冒险、不守规定、贪图方便等各方面的人性弱点,往往也是导致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若不通过纪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进行制约,必定会在施工中反映出来。
(2)船机设备因素
施工期间,虽然船上由于船机设备等因素而造成的轻度职业危害事故时有发生,但真正因船机设备本身原因而造成的职业危害事故并不多见,其发生原因大多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引起。如过分自信、不按操作规程凭经验进行船机设备操作、安全措施没落实就盲目进行设备操作、不具资质进行操作、不顾设备的本身能力限制而超荷载进行等违规现象,均有可能导致重大性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轻则损坏机械设备。重则机毁人亡。
参与施工的各工程公司船机机龄不一,其中船机设备老化、带病操作、因缺乏保养导致船舶设备性能差等船机设备因素,也是引发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3)工艺(方法)因素
本工程的施工都有一定的工艺流程、并根据工艺要求配备各种配套船机才能进行施工作业。为节约施工成本,采用不合理方式组织船机进行施工、不按船舶航行安全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船机进入现场进行施工等都是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一旦工况条件稍有变化,就有可能发生船沉人亡事故。其它如不按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盲目凭经验进行作业、不根据动态变化中的工况条件计算调整船舶航行与设备施工工艺参数等,都属于因工艺(方法)而造成工程职业危害事故因素的范畴。
(4)作业环境因素
施工作业环境在空间上可分为船机作业环境(工况条件)与人员作业环境(作业面)两类。船机作业环境主要包括现场自然工况作业条件(气象:如雾天、雷暴雨等;水文:潮流、波浪等)与施工航行作业条件(往来船舶密度)。
(5)对过往船舶影响因素
由于本水道航行船舶较多,施工时,施工船舶在施工区域作业,可能会对上、下航行的船舶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工程运营阶段职业危害因素
工程运营期间的职业危害,在影响时间却是长期的,即危害影响的时间取决于工程的运营周期,所以工程运营期间的职业危害因素应该长期予以重视。
由于工程营运期间的职业危害的诱发因素与施工船舶的职业危害因索基本完全一样,仅在职业危害的表现形式、程度以及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航道的助航辅助设施管理与运营期间航行安全管理)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在此不再进行叙述分析。
3 安全防治措施
综上工程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与常见安全事故分析案例可见,在己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中,因人员而引起的职业危害事故要占绝大部分,而真正由其它因素引起的事故可以说少之又少。任何职业安全对策及安全规章制度,都应以既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有效克服或制约人性的共有弱点为原则而建立,即在具体施工生产管理中,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生产管理为基础目标,做到制度刚性化、管理人性化。
(l)人员因素
①应选择有资质、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队伍。一个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和较为完善的管理,这也是实现工程施工职业安全目标的根本保证。
②对参与本工程建设的有关人员,加强前期的职业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方面知识的学习,针对工程特点、结合各施工单位已有的职业安全制度,进一步强化与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对重要的岗位,要加强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专岗专人。
③强调每一个现场施工人员都是生产安全管理者,以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在职业安全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④由于船上生活条件相对较为艰苦、单调,所以在强调生产完成的同时,应关心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娱乐,要照顾到工人在生理、心理周期上的需要,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
(2)机械因素
①充分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施工船机进场前的检查、保养工作,以保证进入施工现场船机设备的一切正常。
②施工期间,要求经常检查船机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保持船机设备运行正常,发现故障,必须及时修理,切忌带故障施工作业。
③要求操作人员熟悉所操作船机设备的性能特点,按规程操作,切忌超荷载运行:
④针对不同工种的特点,配备完善、有效的防护设施及装备,“防患于未然”。
(3)工艺因素
①施工中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配备施工船机与辅助船机设备。
②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若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有差异,可适当调整施工方案,但应提前提出调整方案并得到批准方可实施。
(4)环境因素
①进场前,要专门组织人员搜集有关工程区域的水文、气象及船舶进出港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与预测,对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隐患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与紧急施救预案;一旦发生船机、人身方面安全事故时,即可按制定紧急预案进行施救。
②施工期间,要求根据现场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变化及航道通航船舶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船机的工作参数,适应施工期间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可采取避让甚至暂停施工等措施。
③在发生强降水、大雾、大风等恶劣气象条件时,应停止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将可能发生的危害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5)船舶航行安全措施
施工前应向当地海事部门和航道管理部门呈报作业计划备案,由海事部门发布航行通告后方可施工。
由于施工对过往船舶航行的干扰,需设施工专用标志。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做好自己的安全工作,确保船舶的性能良好。白天要加强了望,及时避让行轮,一般情况下,施工船舶应局限在施工区内活动,不得任意穿越主航道。夜晚应按指示地点停泊,并悬挂灯信号。如遇大风、大雾天气,应选择安全地点锚泊,以免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确保施工期安全。
(6)工程营运期间
工程营运期间的危害因素应长期予以重视。根据工程营运期间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该阶段防止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的重点应该是加强航道助航辅助设施管理与航行安全管理,确保助航设施的正常运行。
结语
安全问题无小事,望本文章能为国内同类型疏浚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飞,朱明等. 深圳港铜鼓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期风险分析与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