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晓鹏+张军林+吉志弢
[摘 要]本文在对作业区集气站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主要探讨了如何对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来源进行识别,并针对不同来源的风险识别进行控制方法研究。通过一系列方式的研究和控制,最终达到保证生产安全平稳的要求。本文的主要宗旨就是针对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作业区集气站 风险识别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E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017-01
0.引言
作业区集气站是现代油气开采过程中的一项技术创新,也是现阶段油气开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区集气站的发展立足于油气开采的前沿,对开采进行综合化系统化的处理。但正是由于这种集中化处理模式,使得油气的潜在风险甚嚣尘上。对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识别与控制势在必行。
工业发展就应该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了解掌握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被动的事后维护到主动地事前预防,从而减少作业区集气站事故的发生率,这是我们安全管理和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针对风险的存在,应该制定针对性、实用性、准确性的控制方略,在不同的领域对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进行系统介绍和梳理,争取在更大程度上保证现场安全,推动安全生产。
1.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来源识别
作业区集气站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尽相同的风险来源。进行不同区域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重要体现。就其发展的路径来看,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来源主要集中在井口、进站区、加热炉区、分离器区、自用气区和外输区等区域。下面就不同区域进行分别论述。
1.1 井口区的风险识别。
井口区的活动范围较大,风险存在因素也极为广泛,就其风险级别分类为重大、一般、轻微三大程度。井口发生火灾爆炸是井口区发生重大危险的突出表现,而引起这一事故的原因便是天然气外泄。与此同时,还有轻微的天然气隐患也值得工作人员注意。例如:井口更换阀门时导致的上下游阀门内漏,局部未卸压,从而使得内外部压力不适当,天然气刺出伤人,遇明火发生燃烧和爆炸;井口注醇时阀门关闭不严。导致部分天然气喷出,最终导致天然气伤人,中毒;井口保护器更换时未进行局部的卸压处理,导致保护器内部物件飞出打伤工作人员;井口处井房内部空间狭小,人员进入井房操作时比较困难,容易发生挫伤等事故。
1.2 进站区的风险识别。
进站区的活动区域也相对较大,存在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经过井口的排查,在进站区发生的风险较为琐碎。主要有一般、轻微、一般环境因素等三个级别。其中“轻微”程度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旋塞阀导向杆断,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进行防空,危害作业区集气站的环境安全;压变、温变传输错误,出现的超压现象,影响员工判断,最终导致出现的错误操作错误指挥等现象。“一般”程度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旋塞阀卡死,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进行放空,最终导致机器损坏,危害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等危害结果;放空针阀的内漏,导致资源浪费,油气结霜等现象,不仅加重原有工作量还不利于油气的正常开采和管理。对于“一般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进站放空解堵操作时操作过猛导致火焰熄灭,在操作过程中的天然气、甲醛直接外泄,最终导致了环境污染。
1.3 加热炉区的风险识别。
加热炉是作业区集气站进行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加热炉区主要风险防治级别有“一般”和“轻微”两种形态。其中“一般”程度的危险主要表现为:加热炉内部温度计护套腐蚀穿孔,导致火灾伤人,影响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安全;火焰探测器出现故障,造成火灾,最终损害设备;温控器导压管漏气,最终导致温度无法控制,影响正常的生产管理;加热炉点火是炉膛内部未进行通风,导致炉膛爆裂,伤人。等等。“轻微”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温度计控制器发生故障,导致出现的水温过热或者过低,最终导致炉内存水开锅或者结冰等现象,影响着安全生产。
1.4 其他区域的风险识别。
在作业区集气站的构架过程中除了井口、进站区和加热炉区等小块区域,还存在众多的后续处理区域。其风险等级也在“一般”“轻微”两种级别浮动。例如分离器区导压管排空阀内漏导致的天然气、污水渗漏、从而导致的信号不准等现象,对作业区集气站造成的轻微损害;分离器区内部空间太小,造成的人员中毒,给作业区集气站造成的轻微损害;自用气区发电机一级加压阀的故障,导致发电机停用,所有用电设备瘫痪造成的一般损害;外输区外输球阀内漏,导致紧急情况下无法切断气源,最终出现的一般损坏。
2.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控制方法
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识别贯穿作业操作的始终,在风险操作过程中认识到到不同程度的风险是进行安全管理健康生产的前提,而最重要的是进行风险控制。
2.1 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
在进入生产区域后应该穿戴整齐劳保用具,一方面能够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保护好设备的优质化生产。在发现任何问题时都应该进行报告,并立刻及时的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制止,防止态势恶化。提高个人保护意识,任何时候都有法律赋予的保护自身法益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2.2 对不同区域风险采取技术性控制和监督
针对井口、进站区、加热炉等不同区域进行专业性的检测,在不同区域进行技术分析,对各个区域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允许存在不同种技术方案,但应严格把控技术误差,防止出现微小瑕疵使得人员损失惨重。
2.3 增强技术性立法规范力度保障劳工权益
将法律规范和制度引入进行劳工行为规范是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法治社会的要求。在制度层面上保护劳工权益是进行作业区集气站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在技术上要注重保护工人权益,在制度上也要注重体系构建。
3.结语
作业区集气站的各个区域环节都有存在风险,进行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控制的重要前提,通过针对不同区域的风险识别,进行具体的风险控制才是进行作业区集气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社会各方面也应该对作业区集气站的风险控制进行监督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郎平,天然气生产场所施工风险识别和控制,2011(06).
[2] 罗筠,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2011(09).
[3] 张偲萌,王琨,基于天地图的油气生产调度管理系统,2011(14).
[4] 罗建建,液态天然气气化站风险评估实例分析,2010(10).
[5] 张维平,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