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催化转化制合成气流程-换热容器事故案例分析三
刘丙良
[摘 要]本文找到了合成气中甲烷、一氧化碳含量分析结果偏离实际的影响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实际验证取得了明显效果,保证了装置的平稳生产,同时也减少了频繁加样,延长仪器使用寿命,降低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分析方法 合成气
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02-01
一、前言
合成气在丁辛醇产品生产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甲烷、一氧化碳含量是合成气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如果甲烷、一氧化碳含量过高或过低,就会影响丁醇、辛醇的产量和质量。合成气中甲烷、一氧化碳的测定是采用气相色谱法,由于色谱仪载气压力的变化和采样过程及工艺设备等原因,造成合成气中甲烷、一氧化碳含量偏离实际,使分析准确度降低。为此,我们对合成气中甲烷、一氧化碳含量进行分析,以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但是在此过程中发现,合成气中甲烷含量分析结果偏高0.02%、一氧化碳偏高1.00%左右。为找出分析结果偏离实际的影响因素,使甲烷分析结果降低0.02%、一氧化碳分析结果降低1.00%,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通过优化分析方法,达到精确分析样品中的甲烷和一氧化碳含量。
二、原因分析
根据巴雷特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最终确定以下三项为关键因素:
1.色谱仪载气压力变化
合成气分析采用色谱法,所用载气是用钢瓶储存,由于更换钢瓶,会导致载气的压力偏高或偏低,从而影响载气流速。色谱操作条件变化会引起校正因子变化,因此甲烷、一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变化,压力偏高,甲烷、一氧化碳含量偏低,压力偏低,甲烷、一氧化碳含量偏高。
①当钢瓶压力偏高时,对同一样品做两组试验,试验数据如下:
压力正常时:
CH4:0.160%;CO:45.860%。
压力偏高时:
CH4:0.164%;CO:45.823%。
结论:当钢瓶压力偏高时,载气流速大,准确度较好,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小。
②当钢瓶压力偏低时,载气流速小,使测定结果偏高,试验数据如下:
压力正常时:
CH4:0.161%;CO:45.859%。
压力偏低时:
CH4:0.184%;CO:46.700%。
结论:当钢瓶压力偏低时,载气流速慢,甲烷、一氧化碳含量偏高。
总结论:载气压力变化造成甲烷、一氧化碳含量变化。因此,色谱仪载气压力变化是影响因素。
2.进样方式不正确
气体样品分析对操作手法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细节略有偏差都会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如果操作手法不规范,必将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通过现场实验,我们发现气体样品的进样方式对结果影响比较大,具体试验如下:
①进样方式不正确:CH4:0.19%;CO:46.81%。
②进样方式正确:CH4:0.17%;CO:45.90%。
CH4指标:0.10%~0.35%;CO指标:40%~50%。
因此,进样方式不正确是主要影响因素。
3.球胆未专用,采样速度过慢。
通过对球胆是否专用、采样速度快慢分析数据的对比,可见,球胆未专用,采样速度过慢,导致甲烷、一氧化碳含量偏离实际,具体试验数据如下:
第一组数据:
①球胆未专用:CH4:0.20%;CO:46.73%。
②球胆专用:CH4:0.18%;CO:45.89%。
第二组数据:
①采样速度慢:CH4:0.19%;CO:46.96%。
②采样速度快:CH4:0.17%;CO:46.02%。
CH4指标:0.10%~0.35%;CO指标:40%~50%。
因此,球胆未专用,采样速度过慢是影响因素。
三、解决措施
1.色谱仪载气压力变化
(1)在钢瓶出口处安装稳压阀、针形阀等,保证从钢瓶出来的载气压力平稳,同时要求分析人员更换钢瓶要调稳压力。
(2)如果压力有变化,要先用标准气体校准仪器,然后用新的校正因子计算甲烷、一氧化碳含量。
2.进样方式不正确
加强操作培训,严格执行分析操作规程。
3.球胆未专用,采样速度过慢
(1)把采样球胆做好标识,球胆专用。
(2)加强操作培训,严格执行采样操作规程,提高分析准确度。
四、结论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达到了预期目标。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甲烷分析结果降低了0.02%、一氧化碳分析结果降低了1.00%,达到了目标值,解决了测定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