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网信息化解决方案
范军伟
[摘 要]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命脉,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市政工程施工中,复杂的地下管网却成为市政工程施工的隐患。本文详细阐述针对复杂的城市地下管网,如何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解决目前城市当前地下管网的错综复杂现状。
[关键词]地下管网;问题;对策;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41-01
1、地下管网概述
城市地下管网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等多种,他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担负着城市能源输送、信息传递、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功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地下管网的管理却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由于地下管网信息不明而造成的事故频繁发生,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隐患和危害。因此,查明地下管线,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地下管网管理的当务之急。
2、目前地下管网的主要问题
2.1 地下管网管理体制不完善
地下管网主要有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几种类型。这些管网结构及使用功能差异较大,建设和管理分属于不同的权属单位。规划、建设与管理阶段没有分清各自责任,工作过程没有很好地衔接,也缺少综合管理制度和协调机构。管网的投资建设都是由各自产权单位自行完成,与城市道路建设、管理产生的矛盾较为突出,有的甚至没有规划就开工建设,建完投入使用也没有按规定备案,导致后续的工程审批时不知地下是否有管网,继而造成施工过程中通信中断、燃气泄漏、污水漫流等。
2.2 地下管网建设和施工阶段
地下管网的建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建设与规划不一致。有些项目没有规划就开工建设,也有些项目规划是批准了,但迟迟未能开工建设,或没有按照审批设计方案进行实施。②各专业部门往往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根据用户的需要,随着工程项目的开展而随意零星建设地下管网,然后各自与其就近的管网连接,时间久了,单凭人的记忆根本无法记住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③在地下管网竣工验收中,缺乏管线建设项目的过程监督和竣工测量,也没有进行管槽回填之前的验收。
2.3 档案馆管网资料与实际不符
根据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管网的档案资料应该及时报送城建档案馆,但实际上,部分建设单位未能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工程档案资料。没有系统的基础性管线建设档案资料,或者没有规范的地下管网竣工测量资料,没有一个全面的管线综合图或数据库。更有甚者,施工中,遇到障碍任意变线,高程改变,管径的变化等未及时修改到竣工图中,竣工验收时,验收组只检查观感质量和工程资料编写情况,未对工程资料的符合性进行检查,造成后续施工中,施工单位对管网的走向产生偏差,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
3、解决方案
3.1 地下管网信息库及信息动态更新体系的建立
城市地下管网的信息库,是保证管网系统生命力和管理有效性的唯一途径,然而我市统一的管网信息化建设还处于缺失状态。统一的综合地下管网信息平台系统缺失,建立地下管线的数据动态更新体系更是一句空话。所以每一次地下管网工程建设或局部管道更改、变线,都要从地形修测或管网探测和管网普查开始,修测收费都得按规定计取,一可以杜绝造成政府财力物力的浪费;二通过信息动态更新体系的建立,可以反映在地下管网信息库中,指导以后施工。在进行地下管网普查工作的同时,建立信息齐全的综合地下管网数据库,以数据的形式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查询、输出更新。通过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加强对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管理、信息更新和开发利用,以地下管网数据库和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立一个确实可行的信息更新机制,实现地下管网有机制的信息化动态管理和数据更新。
3.2 理顺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的关系
理顺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体制,健全地下管网审批工作。地下管网的布局规划由规划部门负责审批,管网建设中涉及到的开挖道路等市政设施由市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网的档案管理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同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建设单位讨论、制定管网建设计划,协调各项建设时序,促使地下管网综合一体化建设。
3.3 普查、收集完善地下管网技术资料并建立档案
要做好地下管网普查工作,建议由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专业管网单位对地下管网进行摸底调查,并将新增管网及校区、小区内管线纳入普查范围。各专业管网单位对各自地下管网的原始资料,基础数据不详细或不可靠的要重新进行探测,绘制新的竣工图纸并按规定进行归档。
3.4 加强城市地下管网信息资源的共享
加强地下管网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分散存储的各权属管网单位能得到地下管网资料的共享。规划、建设、市政、城建档案馆以及相关测绘等单位共同来建立一个全市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地下管网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社会提供多元化服务。
3.5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并加强执法监督
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地下管网建设和道路挖掘等管理办法,逐步制定城市道路挖掘和地下管网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把城市道路挖掘和地下管网线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严格控制地下管线网工程建设程序,并使城市道路挖掘和地下管网管理执法检查监督工作常态化,对违法挖掘道路、随意敷设地下管线的应进行有力打击,并做到有法可依。
建立科学、完善、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基础,是充分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保障,也是公众应该共享的信息资源。但是城市地下管网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连千家万户,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地下管网管理不仅有很强的技术性,还有很强的政策性、法制性。地下管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既是管网管理单位的职责,也是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安全管理,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贻芳.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2] 建设部.(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地下管线管理的难题及探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济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
[4] 地下管线普查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济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
[5] 杨学红.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与管理[J].城市基础设施,2006(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