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利
[摘 要]简要介绍建筑业发展的简要历程、建筑结构加固的起因,分析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原则、程序与方法。
[关键词]旧建筑;结构;检测;加固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87-01
1 综述
建筑物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不能正常使用的构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既有的老建筑和遭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建筑,其鉴定和加固现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该鉴定和加固技术也成为专家研究的重点。
2 建筑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建筑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大规模新建时期。上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掀起了兴建高层建筑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高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到二战后,为满足人们基本生产和生活需要,各国建筑业迎来了大规模新建的时期,但其标准较低。二是新建与维修改造并举时期。在这期间,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新的建筑在不断建设,同时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建筑要求的提高,低标准建筑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和现代化改造了,促使建筑业过渡到新建与维修并举的发展时期。三是既有建筑的维修改造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已有建筑规模和功能逐渐减弱等引起的结构安全问题,已开始引起关注,但也因昂贵的拆迁费用以及对生活环境的严重影响等问题阻碍了新建高潮的兴起,于是人们就着力于对现有房屋的维修加固和现代化改造。改造投资少、影响小、见效快,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如今国家建筑业比较重视对已有建筑的维修、加固改造,引起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3 建筑结构加固的起因
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主要是由一下问题所决定的:①建筑物使用年限已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加上徐变、恶劣环境腐蚀等原因,构件的承载力降低不能继续工作了。②遭遇到地震、水灾、火灾、爆炸、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冲击,造成了结构构件折断破坏,影响整体稳定,需要进行检测加固了。③建筑物功能的改变(工业厂房改造成超市,引起柱距、荷载的变化,原有柱、梁等构件已经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需进行改造加固。④由于勘查、设计、施工的缺陷,以至造成结构构件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出现突然破坏失稳,需要进行加固处理。⑤随着人们对地震的深入研究,发现原来制定的设防烈度分布区于实际相差较大,需要提高抗震设防烈度,为此需要进行抗震加固。
4 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原则、程序与方法
1)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基本原则:①检测加固的设计与施工,需要由专业人士承担。因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又复杂,并要考虑业主的多种要求,所以加固改造设计和施工的人员要有较强的结构理论、概念,要有丰富的工程系统分析能力,并能提出较为合理的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②检测加固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效果,避免再次拆除或更换。若可以利用设计时的安全储备,修补能解决的就不要加固了;若结构存在损伤影响结构安全的,并有修复和保存价值的,则要加固处理。③检测加固的施工顺序要合理安排。通常应先治理后加固,先加固后拆除;先加固后开洞;先基础后柱、梁和板;先重要构件后次要构件,并做好保护与防护。④检测加固还应复核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以便加固设计。结构加固后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或变化导致地震作用效应增大或变化影响等问题。
2)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基本程序。该程序为:可靠性鉴定→加固方案选择→加固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验收。现分述如下:①可靠性鉴定:它是对已有建筑物承受的荷载、作用、结构抗力及相互关系进行检查、测定、分析和判断,直至取得结论的过程。其目的就在于解决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对旧建筑物进行鉴定、加固、改建、扩建,或由于超载使用、结构存在过度变形裂缝、腐蚀、火灾、爆炸、地震等造成建筑物损伤等情况,从而为鉴定及加固改造提供依据。②加固方案:方案选择很重要,其优劣,不仅影响资金的投入,而且影响加固质量。③加固设计:它包括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验算、构件处理和施工图绘制。加固设计单位必须有相应的加固设计专项资质,否则不能从事该设计。④施工组织设计:考虑到加固施工是在负荷或部分负荷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其施工安全非常重要,应做好相应地施工措施。⑤工程施工:在拆除原有废旧或清理原有构件时,应观察有无与原检测情况不相符的地方。技术人员应亲临现场,观察有无意外情况出现。⑥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应组织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共同进行验收,并有监督机构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3)建筑结构检测加固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较多,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外粘贴钢板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法等。现作简要介绍:①增大截面加固法: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网砂浆层,增大原混凝土结构截面面积,达到提高结构承载力的目的。其不仅可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且还可加大截面刚度,改变自振频率,使正常使用要求的性能有所改善。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可靠性强,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受压构件的加固,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养护时间长,尺寸增加造成重量增加较大和空间面积减小,应用受到一定限制。②外包钢加固法:在混凝土构件四角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其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小,受力比较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构件。③外粘贴钢板加固法:用高强结构胶将2-6mm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补充构件内部的配筋不足,使钢板与原混凝土构件协同的一种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④外加预应力加固法: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型钢撑杆对原结构构件进行加固的方法。其通过对后加的拉杆或型钢撑杆施加预应力,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消除加固部分的应力滞后,使后加部分与原构件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提高原结构的承载力,减少挠曲变形,缩小裂缝宽度。适用于原构件截面偏小或需要增加使用荷载、原构件处于高应力应变状态,且难以直接卸除荷载的梁、板、柱等构件。⑤增设支点加固法:通过增设支点,减少受弯构件计算跨度,达到减少作用在被加固构件上的荷载效应,提高结构承载力的方法。适用于梁、板、桁架、网架等结构的加固。其简单可靠,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⑥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法:该为一门新型的加固技术,利用环氧树脂粘贴剂将碳纤维布沿受拉方向或垂直裂缝方向粘贴在待补强的结构上,形成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提高结构的抗弯、抗剪能力,达到对结构进行加固补强的目的。它具有耐腐蚀、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缺陷是耐火性差,需要做专门的防火处理等。
5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土地又是不可再生资源,旧城改造的关键就是对建筑物的加固。通过增层、扩建、改变用途,使旧建筑焕发新活力。这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应不断地学习、探索、总结和归纳旧建筑加固工程经验,推进结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为人类和社会造福。
参考文献
[1] 卜乐奇,陈星烨.建筑结构检测技术与方法[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顾渭建,等.改变使用功能的既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J].建筑结构,2013,5(增刊):763-767.
[3] 冯永.关于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改造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上):55.
[4] 袁硕.刍议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注意事项[J].低碳世界,2014,11:245-246.
[5] 李富江.分析建筑结构的检测及其加固方式[J].低碳世界,2014,1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