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5月27日 22:07

吴相团

[摘 要]从育苗、抛秧插秧、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 简化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85-01

某乡镇有耕地5万余亩,其中水田3.8万亩。在水田生产中,应用简化栽培技术已占水田面积的90%以上。通过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可有效地改进作业程序,减轻劳动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无纺布地膜覆盖,钵盘育苗

选择高产、稳产、米质优、出米率高、抗逆性强、适合本地区的生产水平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基本品种是辽粳294、辽粳9、辽星1号等。

1、搞好种子处理

(1)晒种;浸种前2、3天打破休眠,提高酶活性。

(2)选种:用20—22%盐水或泥水选种(鲜鸡蛋露5分硬币大小)选后用清水洗。

(3)浸种消毒:选种后用咪鲜胺、扑生畏、浸种灵等2000—2500倍液(2毫升一支兑10-12斤水浸10斤种)浸种。

(4)药剂拌种:播种前用立枯灵、立枯清等拌种防治立枯病。

2、适期早播种

普通育苗4月上旬,钵盘育苗4月中旬(最好在冷尾暖头)秧龄期35天左右,叶龄3.2—3.5叶。

3、确定适宜播种量

353孔育秧盘每盘45—50克干种;434孔育秧盘每盘50克干种;561孔育秧盘每盘60克干种;常规育苗每平方米200—250克干种

4、配好营养土

用20—30%腐熟农肥,70—80%农田表土过筛再加入1%壮秧剂或床土调制剂混匀。

5、及时撤出地膜

一叶一心~2叶期撤出地膜,插前3—5天揭布。

6、肥水管理

(1)床面见白,苗尖露球见小时及时补水。灌水时水淹过床面约5分钟后将水放出。如果苗长势不好,应白天灌水夜间放出,反复3天,秧苗即可恢复正常,而后干两天即可插秧了。

(2)移栽前4—5天追施送嫁肥,以磷酸二胺为好,可以增加秧苗抗寒能力,加速返青,促进早分蘖,每平方米可施用25克,或N、P、K各15%复合肥75克,或硫铵40—45克,或尿素25—30克。

二、抛秧、插秧

1、时间:当气温稳定通过15℃开始移植,每年均在5月10日左右,最好在5月25日前完成。

2、整地:要耙平耙细,田间无裸露稻茬,做到寸水插秧,抛秧时保持汪泥汪水状态。

3、适龄移植:秧龄应在3.2—3.5叶,苗高13厘米为宜。

4、密度:依据“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一般每亩1.2—1.4万穴。抛秧每平方米18—20穴,行插9×5~6寸。分蘖强的品种、平肥地、施肥量大的宜稀,分蘖弱的品种、漏水地宜密些。但一般每亩不宜超过1.5万穴。

5、抛秧方法:避开大风天气,先抛70—80%苗,剩余部分做调整。抛后及时扶苗,不超过2—3天再扶苗,以免造成二次移栽,同时每隔3—5米捡出一条作业线以便田间作业。

6、抛后管理:抛秧后不要立即灌水,过两天扎根后灌水,以免造成漂苗。抛秧与插秧比较,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具有省工省力、分蘖快、产量高的几大优点:

(1)省工:抛秧每天5—6亩,插秧每人仅插1—1.5亩。

(2)分蘖早速度快:据调查在移栽后25天抛秧单株分蘖3.6个,插秧的2.4个。抛秧的7天见蘖,插秧的十天见蘖。

三、合理施肥

以3个15%复合肥+长效碳酸氢铵+有机无机肥

70~75斤+100~110斤+30~35斤(15~20斤)

施用方法:复合肥、长效碳酸氢铵基施。有机无机肥(尿素)结合施用除草剂追施。同时根据不同力适当增施硅钙肥。

四、节水灌溉

全生育期实行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具体要求:

1、分蘖期(前期):

(1)3—5厘米浅水返青。

(2)3厘米以上浅水分蘖。

(3)分蘖后期够苗适时晒田,过旺田块重晒。晒田的指标是达到预计收获穗数的80%进行。时间是6月25~30日。

2、长穗期(中期):

浅湿间歇,以浅为主。即灌一次3厘米左右浅水待田面无水,下地脚窝略汪水时再灌下一次水。

3、结实期(后期):

(1)抽穗开花阶段保持3厘米以下浅水。

(2)灌浆阶段干湿交替,以湿为主。

(3)蜡熟期干湿交替,以干为主。

(4)收获前10天左右断水。

五、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在病虫害的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倡“统防统治”的防治方法。

文章 浅水 秧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