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莉++马祥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78-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时间内遇到的问题,将在短时间内遇到。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性日益凸现,环境质量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垃圾的大量产生和不安全处置,正在污染水体、大气环境和土壤,垃圾爆炸事故不断的发生。
一、基本情况
2014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约8128.3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约6853吨,清运量812.8吨,处理效率为84.31%,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截止2014年,全省共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6个,其中垃圾填埋场1个;生化制肥场4个;各类垃圾焚烧厂1个。
据有关资料反映,我省农村地区年垃圾产生量约为1406.9 万吨。目前,全省建制镇生活垃圾年清运量为73.3 万吨、处理量为29.4 万吨, 处理率为40.1%;乡镇一级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1 万吨,处理量7.2 万吨,处理率为34.3%;村庄年产生活垃圾152.9 万吨,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的行政村有6992 个,占总数的25.6%;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2337 个,占总数的8.5%,处理方式主要是简单的填埋。而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沟渠、河岸或路旁,从调研情况看,一些乡村垃圾有“围村”之势。
二、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
经过调研分析,垃圾的产生及处置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省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处理能力不足,处理率偏低。垃圾产生量大而处理率低的矛盾突出;
(二)人们环保意识不高,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有难度。大部分城市垃圾仍是混合收集。农村居民除把废报纸、废家具等卖掉外,其余生活垃圾一扔了之。生活垃圾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集中在市区、建制镇;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尚处于一种近乎空白的状态;
(三)停留于末端管理,政府经济包袱沉重。目前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且资金大都用于垃圾的收运,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效率低;
(四)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及设备比较落后。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高温焚烧的比例较低,且相当一部分处理设备及技术直接从国外引进,不适合我省省情,运行管理困难,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五)对生活垃圾场建设及其处理设施的监督监测不完善。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场未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填埋场的渗滤液、废气等污染物排放亦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省级预算内投资各级政府对改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并逐年增加投入比例;提高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政府补贴标准。
(二)推进分类收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建立和完善废旧商品、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和处理体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加快回收站点建设,规范站点管理。
(三)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
鼓励推广海螺水泥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的经验。该项目的特点有三,一是技术工艺先进。采用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气化处理先进技术,结合水泥厂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中高温煅烧工艺,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代替水泥窑部分燃料进行燃烧,所形成的灰烬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垃圾中的铁、铝等金属通过自动分拣回收利用,达到了“吃干榨净”的目的;二是运行机制灵活。该项目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改革的一次创新探索,采取企业投资建设,政府逐年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行模式,每半年根据垃圾焚烧量按每吨156元向水泥公司支付垃圾焚烧处理费用,支持企业正常运营,20年后处理系统归政府所有。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转变,为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探索出了新路子;三是节能减排效果突出。该项目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万吨,节约标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
(四)加强监测监管。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和各地政府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监测和监管,要依法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和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