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祥云县毕马村松毛坡组沉积特征及时代拟厘定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5月28日 16:02

祥云县人民医院

马进华++孙柏东++刘桂春

[摘 要]在祥云县毕马村丽江地层小区内蛇山组中,发现一套沉积物成分与区域上松毛坡组基本一致,而与蛇山组所述沉积物成分却有所别,其分布高程2147 m -2231m,经过详细剖面测制并采获植物化石,鉴定结果显示诸多化石多现于新近系上新统地层中,综合考虑其沉积位置海拔相对较高、沉积物以粗碎屑为主、固结程度较区内第四系更新统高,且岩层产状相对较陡,经讨论一致认为将其划新近系上新统松毛坡组(N2sm)较为合理。

[关键词]滇西祥云;松毛坡组;沉积物;时代

中图分类号:P6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111-02

1.概况

原松毛坡组主要分布于下关盆地等区域,是一套自底向顶以砾岩、砂砾岩—细粉砂岩及粘土岩夹褐煤—松散砂砾岩为主要成分的地层,其时代为第四系下更新统。本次在祥云县象鼻乡毕马村南东侧发现下—中更新统蛇山组之沉积物成分与松毛坡组基本一致[1],而与蛇山组所述沉积物成分却有所别,应划为松毛坡组。呈近东西向扫帚状展布,出露面积约1km2,其分布高程2147 m-2231m,远高于邻近片区的第四系下更新统沉积层,分布区属华南大区中的丽江-金平地层分区之丽江地层小区[2]。底部复成分砾岩与南华纪单斜辉石云斜煌斑岩接触,顶部被第四系全新统崩积物所覆盖。经过详细剖面测制并采获较多植物化石,鉴定结果显示诸多化石多现于新近系上新统地层中,因此,松毛坡组亦应为新近系上新统地层。

2.剖面

毕马村松毛坡组剖面主要沿着大路测制,露头较好,基岩露头比例大于70%,剖面起点GPS坐标:X:651483.82,Y:2829283.00,Z:2147 m,其岩性组合分层描述及剖面图如下(图1):

第四系全新统崩积物(Q4col):灰岩崩塌形成的岩溶角砾层。

新近系上新统松毛坡组(N2sm) 厚>224.5m

16.黄褐色含砾岩屑杂砂岩-长石岩屑杂砂岩-砂质粘土岩组成向上变细的粒序层,三者厚度比为4:2:1。 6.2m

15.灰白色复成份砂砾岩、含砾岩屑长石杂砂岩-岩屑长石杂砂岩-砂质粘土岩形成向上变细的粒序层,厚1.7m。 6.8m

14.灰黑色碳质泥岩(少量泥煤)-深灰色含炭粉-细粒杂砂岩-灰色(含砾)不等粒杂砂岩组成向上变粗的序列,后两者粒度呈过渡特征,三者厚度比为2-4:1:2-3,见透镜状复成份砂砾层河道沉积特征。 26.4m

1、第四系松散角砾层2、复成分砾岩3、砂砾岩4、含砾岩屑长石杂砂岩5、含砾长石岩屑杂砂岩6、含砾岩屑长石杂砂岩7、含砾长石岩屑杂砂岩8、砂质泥质粉砂岩9、砂质泥岩10、碳质泥岩(粘土岩)11、云斜煌岩12、孢粉13、植物化石14、野外/室内分层号15、分组界线16、冲蚀底面17、角度不整合界线、沉积接触界线18、新近系上新统松毛坡组19、南华纪云斜煌斑岩20、第四系全新统崩积物

13.灰白色含砾不等粒杂砂岩、灰色粉-细粒杂砂岩、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深灰色碳质粘土岩,局部见色粉-细粒杂砂岩、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形成向上变细序列。 22.7m

12.底部灰黄色砂砾岩(0.8-1.6m)与灰黄色(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5-8cm)-粉红色含植物碎屑砂质泥质岩(1-3cm)形成的向上变细多个组合组成多个旋回,采获植物化石:Carpinus miofangiana,Scquoia chinesis,Quercurs lantenoisis。 23.7m

11.灰黄色砂砾岩、复成份砾岩-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黄褐色中-细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红色砂质泥质岩层形成向上变细的粒序层共3个组合,三者厚度比为3-5:2-3:1。 12.5m

10.粉红色含植物碎屑砂质泥质粉砂岩(20-30cm)-灰黄色(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5-8cm)-灰黄色砂砾岩(8-16cm)形成的向上变粗的反粒序层,采获植物化石:Quercurs paraschottkyana,Carpinus miofangiana, Quercurs sp.。 7.2m

9.灰黄色砂砾岩、复成份砾岩-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黄褐色中-细长石岩屑杂砂岩形成向上变细的粒序层,总体向上粒度变细,层序变薄,三者厚度比为2-3:3-4:1。 10.1m

8.灰黄色(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淡粉黄色含植物碎片砂质泥质粉砂岩形成向上变细的粒序层,总体向上粒度变细,层序变薄,厚度比为1:2-3。

2.4m

7.灰黄色砂砾岩、复成份砾岩-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黄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形成向上变细的粒序层,总体向上粒度变细,层序变薄,三者厚度比为2-3:3-4:1,见硅化木化石。 15.3m

6.灰黄色(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淡粉黄色含植物碎片砂质泥质粉砂岩形成向上变细的粒序层,总体向上粒度变细,层序变薄,半固结,厚20-35cm,厚度比为2-4:1。 5.8m

5.灰黄色复成份砾岩,总体向上粒度变细,砾岩大小不一,0.3-12cm,少量可达16cm。 1.8m

4.灰黄色复成份砾岩-灰黄色砂砾岩-灰黄色(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红色含植物碎屑砂质泥质岩形成的向上变细层序。 13.8m

3.灰黄色为灰黄色砂砾岩、复成份砾岩-粉黄色粉-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形成河流二元结构,厚1-1.4m,两者厚度比为4-7:1。 27.7m

2.灰黄色(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7-19cm)-粉红色(含植物碎屑)砂质泥质粉砂岩(3-8cm)形成的向上变细组合(0.2-0.3m)。局部见透镜砂砾岩。 2.9m

1.灰黄色复成份砾岩,总体向上粒度变细,砾岩砾径0.3-40cm,少量可达55cm。 39.2m

南华纪云斜皇岩(χξχNh):灰绿色云斜煌岩。

3.岩性组合及沉积环境

松毛坡组底部与单斜辉石云斜皇岩为沉积接触,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灰岩崩塌形成的岩溶角砾层角度不整合覆盖,总厚度>224.5m。沉积物主要以易风化物为主,其结构及成分成熟度均较差,近源搬运沉积特征明显,岩石组合主要为灰黄色复成分砾岩、砂砾岩、含砾不等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砾不等砾杂砂岩、淡粉黄色含植物碎片砂质泥质粉砂岩、粉红色(含植物碎屑)砂质泥质粉砂岩、含植物碎屑砂质泥质岩、碳质泥岩等,岩石多呈半固结状态产出,成层性较差,发育冲蚀底面、叠瓦状构造、正粒序层理、倒粒序层理及平行层理等沉积构造,产较多植物叶片化石,但基本都已腐烂,保存不尽完好。见以下几种主要基本层序:A.具粒序层理复成分砾岩—不等粒长石岩屑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向上变细的序列层;B.具粒序层理复成分砾岩—砂砾岩—不等粒长石岩屑砂岩组成向上变细的序列层;C.复成分砾岩—砂砾岩—含砾长石岩屑杂砂岩—长石岩屑杂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向上变细的序列层;D.含砾杂砂岩—岩屑杂砂岩—碳质泥岩组成向上变细的序列层;E.碳质泥岩—含碳质细砂岩—含砾砂岩组成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

综合上述沉积物组合及沉积构造特征,该组底部主要为大套河床堆积的砾石层与河漫滩细碎屑岩堆积[3],判断水流方向为170°左右,中上部大部分主要为冲积扇堆积及直流河堆积的砾岩、砂砾岩及岩泥质组成的序列层,局部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沼泽相沉积质碳质泥岩层,水流方向为120°-150°间;顶部具冲积扇沉积特征,整套地层主要以河流及冲积扇沉积为主(图2)。

4.时代探讨

松毛坡组高出现代河床100m左右,海拔高差40-80m处出露,前人将其划为蛇山组(Qpsh),本次在该组中部采获Carpinus miofangiana, Scquoia chinesis,Quercurs lantenoisis Quercurs paraschottkyana, Quercurs sp.等植物化石,上述植物化石中含上新世Quercus-Cyperacites植物组合的重要分子[4],该植物群普遍出现于新近系上新统剑川组(N2j)、三营组(N2s)、次营组(N2c)、芒棒组(N2m)等地层中,因此,松毛坡组的沉积时代亦应属于上新世,本次工作还采了多件孢粉样,遗憾的是未能鉴定。另见沉积物中夹有硅化不甚完好的硅化木,而该区域的早更新世沉积物中未发现硅化木;该地层中新构造运动发育,诸多小型正断层应该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第Ⅲ幕相关。综合考虑其沉积位置海拔相对较高、沉积物以粗碎屑为主、固结程度较区内第四系更新统高,且岩层产状相对较陡,经讨论一致认为将其划新近系上新统松毛坡组(N2sm)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 1∶20万大理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73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测量队五分队.

[2] 李静、张志斌、熊家镛等《云南省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报告》[M].2013,地质出版社.

[3] 刘宝珺,曾允孚《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1985,地质出版社

[4] 李云通等《中国地层(13)中国的第三系》[M].1984,地质出版社.

备注:本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州城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381)资助。

作者简介

马进华,1986年6月生,男,助理工程师,从事地层与沉积学研究工作。

砂岩 岩屑 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