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燕平
[摘 要]本项目采用ECOMED二维水质数学模型,模拟阳江电镀基地排污口中CODcr浓度在漠阳江河口中在一个潮周期的最大扩散分布情况,进而判定阳江电镀项目排污量是否在河口接受范围内,科学指导项目建设规模,有利于既保护生态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阳江,ECOMED模型,CODcr,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O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156-01
1.研究意义及范围
ECOMSED采用水平项采用显式差分,垂向采用隐式差分,欧拉项中时间采用前差分,空间采用中心差分来计算潮流场,然后计算污染因子在排污口附近产生的浓度增量。ECOMSED模拟水质COD浓度分布,有利于指导工程建设,又有利于保护河流及海洋的水质环境,通过ECOMSED模拟可以反推出工程建设COD最大允许排放量。
研究范围为那龙河-漠阳江-北津港海域,即经度111?58′37″至112?07′01″,纬度为21?43′15″至21?48′44″。
2.数学模型的建立
水质输移模型方程
(2-4)
式中: C—— 垂向平均污染浓度;
KH—— 降解系数;
AH—— ξ1、ξ2方向的扩散系数;
其余符号同前。
3. 模型参数的确定
降解系数
K(CODCr) =0.1 d-1
4.方程的离散和求解
采用正交曲线网格,采用隐式技术采用冻结网格法模拟滩地出没水面的动边界技术,时间步长: 取5s。
5.引用资料
地形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即中国航海图书出版发行的2006年9月第2版海图;
边界条件:本项目上游边界水位,下游边界数据通过大模型计算南海时输出的数据。时间段为2008年7月3日5时~2008年7月13日0时。
6、模型验证成果
由上图可知,流速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水位比较一致,表明模式以及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可以进行潮流场计算。
7、COD预测结果及分析
在径流和外海潮流的作用下,水体内浓度逐渐降低,河道内的污染物随涨落潮流呈往复运动,涨潮时向上游搬运,落潮时向口门运动,口门附近落潮时污染物被带入外海并向四周扩散,因此循环口内的污染物总量逐渐降低。憩流时刻往上和往下运输扩散的污染物量比涨急时刻和落急时刻的污染物量少,且憩流时刻水动力最弱,导致排污口降解能力最差,因此该时刻排污口附近的浓度显然比任何时刻排污口附近的浓度大。
CODCr污染物浓度随着外海潮流往上运输,运输15000 m,CODCr退潮时能运输5000 m,污染物浓度最大值位于排污口附近,CODCr污染物浓度最大值为0.24 mg/L,污染物浓度扩散随着潮流不断扩散降解。CODCr污染物浓度最大值占标率为1.2%,污染物浓度值大于0.22 mg/L的面积为80 m×10 m。
8.结论
(1)利用数学手段建立二维水质数学模型模拟排污口水质COD浓度扩散分布。
(2)通过数学模拟计算出河流最大容许量,既指导工程建设又保护水质。
参考文献
1.黄燕,陈娟,李杰《二维水质模型在入河排污口设置中的应用》人民黄河.2013
2.任照阳,邓春光.二维水质模型在污染带长度计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7)1984-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