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制品中应用高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03日 17:59

洪扬++黄莹

[摘 要]本文主要对国内米制品生产加工中应用的高新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米制品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16-01

1 前言

水稻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很多国家以水稻作为主要粮食,尤其是在中国。稻米分为籼米、粳米、糯米、糙米等。米制品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米制产品。在我国,米制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如糍粑、年糕等,这些传统的米制品生产工艺已趋于成熟,各大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逐渐向稻米的深加工、综合利用以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转变。

2 米制品生产的技术

2.1 超高压技术

超高压技术(UHP)也称为超高静压技术,是指在100-1000MPa的压力,在室温或温和加热的条件下处理食品,以达到杀死部分或全部微生物,钝化酶活性,从而延长食品的货架期的方法[1]。近几年,超高压技术也被广泛使用在米制品加工中,Kato,T[2]等研究发现利用超高压技术处理精大米可以去除过敏性蛋白质,将精大米放入蒸馏水中并用400Mpa左右的压力处理,可以降低大米的抗原含量;用于生产方便粥,方便粥在200MPa的压力下处理5min,可以缓解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回生程度,研究表现在降低米粒的硬度、胶着度及粘性[3];陈粮米饭在压力为300MPa~400MPa,温度为50℃,保压15~20min的条件处理,可以提高陈粮米饭黏着性,增强淀粉的糊化度,抑制直链淀粉的重结晶过程,延缓部分的回生,改善陈米的口感和香味,使其接近新米,提高经济效应[4];朱转[5]等研究表明将米饭浸入水和0.4%的柠檬酸溶液在200Mpa~600Mpa条件高压下处理,能够提高中快速消化淀粉和慢速消化淀粉的含量,减少抗性淀粉含量,改善米饭的消化率。

2.2 挤压膨化技术

挤压膨化技术是集混合、搅拌、破碎、加热、蒸煮、杀菌、膨化及成型为一体,能够实现工业化连续性生产的一种高新技术[6]。挤压膨化技术加工成本低,能量利用率高,生产能力高,营养损失少等特点,使其在米制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挤压膨化技术在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有如下几个方面:利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米制休闲食品,如雪米糕、米饼、爆米花等;研究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加工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但是目前生产效率相低下,需要进一步提高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生产效率,增加大米的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7];利用挤压技术生产营养强化米,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受消费者欢迎[8];挤压膨化设备加工参数的优化。

2.3 发酵技术和酶技术

食品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发酵过程并能够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我国传统的发酵米制品有米酒、米醋、红曲米等。我国发酵技术在米制品研究中主要体现在发酵型米粉,主要集中在发酵工艺研究,对发酵米粉的功能性成分变化研究较少。近年来,我国对米发糕的研究越来越多,如米发糕的专用粉、发酵剂、蒸煮工艺、发酵工艺时间、抗老化和贮藏保存的研究等[9]。杨韵[10]等通过实验得出米发糕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米浆添加5%的发酵剂,并在32℃的条件下发酵6h。刘婷婷[11]等以黑米为原料, 糖化酶用量为600U/g,料水比1∶4进行糖化,温度60℃,时间48h,冷却到32℃,初糖度控制在11°Bx进行酒精发酵3d,之后加入10%的醋酸菌进行发酵3d,即可得到总酸含量达2.0g/100mL以上的黑米醋。目前国内应用发酵技术生产的米饮料有:大米乳酸饮料、大米百合发酵型乳酸饮料、大米大豆发酵饮料、大米山药等复合发酵饮料、糙米酒和大米莲子清酒[12]。

2.4 微波技术

食品微波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它的热效应。微波加热的特点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节能高效、易于控制、低温杀菌和安全无害,从而使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在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有:微波干燥、微波膨化、微波消解、微波烘焙、微波杀菌、微波萃取、微波提取等。稻谷通常采用热风干燥,易产生裂纹,影响品质,而采用微波干燥,可以降低干燥时间,降低爆腰率,同时还可进行杀菌,延长稻谷贮藏期[8]。测定大米中铬的含量,通常采用高压消解法、干式灰化或湿式消解,易导致被测组分损失,而采用微波消解处理大米样品,可以减少试剂用量,达到快速消解的目的[13]。大米利用脉冲微波处理,可以达到杀虫防霉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微波技术辅助降解黄曲霉毒素;可以利用微波提取碎米中的蛋白质,提高碎米的综合利用。

2.5 超微粉碎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对物料加工的高新技术,超微粉碎对物料进行冲击、碾磨、剪切和分散等作用,从而达到物料破碎的单元操作[14]。常用的超微粉碎设备有:机械冲击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普通球磨机、振动磨和搅拌磨[8]。利用超微技术生产速溶脱脂米糠粉冲剂,能够显著提高膳食纤维的口感和吸收性[15];大米淀粉经过超微粉碎技术后用于代替脂肪品[16]。

3 总结

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米制品加工技术不断更新,米制品的深加工利用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也将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王永涛,李仁杰等. 我国食品超高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5,05:157-165.

[2]Kato T, Katayama E, Matsubara S, et al. Release of allergic proteins from rice grains induced by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0(48): 3124- 3126.

[3]丁亚西. 保健方便粥的超高压生产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9.

[4]徐金凤. 超高压对陈粮米饭食味的改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5]朱转,侯磊,沈群等. 浸泡和超高压预处理对米饭中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3,11:85-87.

[6]叶琼娟,杨公明等. 挤压膨化技术及其最新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05:1329-1334.

[7]李俊伟. 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及其性质研究[D].暨南大学,2008.

[8]袁美兰,赵利,苏伟等. 米制品研究现状[J].粮油加工,2010,12:73-76.

[9]杨韵,吴卫国,李敏等. 米发糕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03:42-45.

[10]周秀琴. 日韩开发大米新制品[J]. 粮食与油脂,2004,03:19.

[11]刘婷婷,宿居强,周文飞. 黑米醋及其饮料的研制与开发[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1,11:30-35.

[12]高琦,褚中秋,段华妮等. 大米饮料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4,05:30-33.

[13]李占红,修其华,韩秀枝.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的含量[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17:108-111.

[14]韩雪,郭祯祥. 超微粉碎技术在谷物加工中的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6,03:13-16.

[15]李次力,刘天怡,杨萍等. 超微脱脂米糠粉制备速溶冲剂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15:241-244.

[16]马涛,赵琨,毛闯. 大米淀粉脂肪代用品的开发现状和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06:150-152.

文章 蛋白质 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