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
现如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中兴起与推广。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
一、 财务共享中心的概念
财务共享中心是将共同的重复的财务基本业务从企业个体中抽出,转移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业务流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基本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
二、 特征
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专业性,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独立的运营体系,有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员为企业内部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2、技术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营都非常依赖于高度集成的软、硬件系统和稳定的电子通讯。
3、服务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的宗旨即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签订服务水平协议来界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客户的关系,明确服务内容、时限和质量标准等。
4、规模性,通过合并组织架构内重复建设的财务部门,整合内部资源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5、统一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标准化的流程,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执行标准,这样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又有利于企业扩张。
三、技术支撑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企业,其有效运行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和员工素质作为技术支撑。
1、信息系统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财务流程需要建立强大的网络系统,需要强大的企业信息系统作为IT平台。I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System)的出现,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概念在企业界的实践和推广。利用ERP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其服务对象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反应迅速的服务。
2、管理模式变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是财务部门发起的,而是随着企业、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的。当企业规模扩大、业务类型和管理层级不断增加时,企业分子公司的多套财务机构会使企业财务人员与管理费用快速膨胀、财务流程效率降低、重复设备投资规模加大、内控风险上升,多个独立、粗放而臃肿的财务“小流程”使总部统一协调财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增加盈利的代价就是加大风险。
3、财务组织变革。在共享服务模式里面,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管理变革以后,要求财务部门高效多维度提供信息满足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需求,而传统的分权式或集权式财务架构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分权管理的优势是客户导向、商业智能,弊端是分支机构在一线有比较大的管理部门,流程与制度繁杂,很多工作难以实现标准化;集权的优势是经济规模化、流程标准化,弊端是反应迟钝、不灵活、与业务分离。通过财务共享方案的实施促使财务人员转型,使财务人员由记账转向财务建议、财务管理,为各个部门、各项业务提供财务支持,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只有把工作重心转到高价值的决策支持上来,才能更好实现财务职能,满足企业战略、组织的需要。
4、财务制度与政策统一。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政策,即使进行组织架构改革,仍然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有统一规范的财务作业标准与流程,通过有效整合后,把制度政策配套起来切入到系统中去,保证前端业务部门按照制度和政策去运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5、人力资源配置。由于整个流程的规模统一性要求所有员工对流程对一定基础的了解,所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初期应大规模对各地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交流使得其对员工的沟通技术及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作用
财务中心的建立可以使财务管理部门从日常事务处理中摆脱出来,转而从事其他高价值的活动,促使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价值型、决策型转变,实现财务管理精益化、高效化和专业化。可以起到以下四个作用:
1、会计基础方面:统一核算政策,统一核算口径,第三方独立核算,有利于规范核算,数据可靠。
2、效率和质量方面:优化人员结构,关注全业务流程的效率提升,关注流程风险点,降低非规范操作的风险,有利于各类业务处理时效的提高。
3、成本节约方面:关注价值链上的成本控制,自身降成本的同时发起成本管理举措,每单成本比共享前水平降低,有利于低成本运营。
4、加强管控方面:加强内控建设,注重业务质量,以核算促管理,防范风险,及时纠正问题,快速复制良好实践,有利于强化内控,防范风险。
五、发展
伴随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在华的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在逐年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日益凸显。而这些企业的内控、管理以及运营的优化则成为了冰山一角,逐渐浮出水面,由此应运而生的IT、HR尤其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悄然风行。摩托罗拉、诺基亚、GE、ABB、麦当劳等诸多在华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有预测显示,到202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95%的公司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在各类共享服务中心中,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俗说就是财务文件管理外包服务。所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即将企业各种财务流程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平台来完成,通常包括财务应付、应收、总账、固定资产等等的处理。这种模式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加强内控、信息共享、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都会带来明显的收效。
随着财务共享中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逐渐成熟,以及中国市场的快速成长与发展,在华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的大型企业对这项服务的需求也日渐增多。以一家在华的知名国际餐饮巨头为例,它同样通过富士施乐的外包服务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利用这一数字化财务管理平台,这家餐饮巨头的会计中心开始了全新的工作方式。其中,负责应付帐款的财务人员每天只需将票据扫描成电子文件、加上检索关键字、上传至管理平台,系统就会生成相应的电子凭证,进入财务审批流程。各地分店还能独立、快捷地通过该数字化财务管理平台查询发票信息和付款进程。不但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也简化了部门及异地公司的查询流程。通过资源整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分配,避免了在原先传统的分散处理模式下资源闲置的现象。此餐饮巨头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原先以录入为主的工作人员由25人降至5人,发票归档人员从6人降至1人。同时,企业还可将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例如,在会计中心内部,可以按照实时的工作量变化灵活地调配财务人员,满足及时处理的需求。
六、实施情况
目前,众多《财富》500强公司都已引入、建立“共享服务”运作模式。根据埃森哲公司在欧洲的调查,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30%的财务运作成本。作为目前企业压缩成本、提高服务水准中成效最为卓著的一种管理体系,共享服务管理的价值已为通用电气、壳牌、惠普、IBM等很多世界知名企业所证实,目前,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兴、华为、长虹、宝钢、中广核都逐步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总而言之,国内外企业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达到了企业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提升了内部顾客的满意度,同时在提升核算质量、提高核算标准化、一致性、一体化以及信息透明度等方面效果明显。由于财务中心解决了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为企业提高效率、优化运营的同时,令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拓展,因此近年的发展格外迅速。
参考文献:
吕丹《财务共享物尽其美》,2011年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2012年
作者简介:
郭津宏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 职称:高级工程师 职位职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高级顾问,负责财务系统运营与维护并提出优化建议,致力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研究与分析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