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阳
[摘 要]国地域广袤水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的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时,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也日趋复杂,为污水的治理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其中,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尤为严重。从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来看,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无论是在范围、深度或程度上都在不断加大,我国迫切需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进行治理。因此文章就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水 污染现状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07-01
我国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即使国家早就重视并着手处理,但显而易见的是地下水污染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地下水水资源严重污染的趋势似乎难以遏制。一方面来看,维持中国经济和科技等发展的工业,以及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化都是地下水污染的根源所在,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一系列的污染。另一方面,中国国民的文明道德意识似乎一直在缺失,而相关的法律政策也是十分稀少,国民的法律意识淡薄,这些存在了很久的问题与地下水污染之间也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一、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类型
根据对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性质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可溶性污染,这种地下水污染一般是由无机物造成的;二是非混合性污染,这种地下水污染是由有机物造成的。从污染的具体原理来看,首先可溶性污染物一般通过进入到地下水的含水层对地下水形成污染,并且会形成大面积的污染群。由于各个地区的水文状况不同,各区域污染排放量的不同,因此污染群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非混合性污染主要是液态性质的,其成分主要是有机碳氢化合物,该化合物微溶于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性较强。从污染源的角度来看,影响最为重大的是点源污染,即该污染是由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和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污水造成的。另外是面源污染,即该种污染主要是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一般位于农耕区,由于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被雨水或者灌溉用水带入到地下水层当中造成污染。
二、造成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一)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学工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这三种污染物构成了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首先,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气会对大气形成严重的污染,一旦这些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等随着降水渗透到地下,会污染到地下水资源。其次,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水不经过滤净化处理而任意排放所带来的有毒物质会直接通过河流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当中,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再次,工业生产尤其是矿产企业会带来大量的废渣,常见的有粉煤灰和电石渣等。这些废渣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堆放或者填埋,但是由于风力和降水作用往往会渗透到地下水层当中造成污染。
(二)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学产品造成地下水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灌溉所需用水量大,并且对农药和化肥等化学产品的依赖性较强,非常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常见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化学产品使用量过大,造成化学物质残留在土壤中,然后由于降水作用流入到地下水层当中。另外一类是地表水本身已经污染较为严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这些水源,从而导致污水渗透到土壤当中,接着被降水带入到地下水当中形成污染。
(三)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造成了地下水污染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加剧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程度。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生活污水不断增多,并且大部分在排放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导致对城市周边的环境和地下水产生了极大的污染。据统计,我国已经有近300个城市面临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其中的有毒物质对地下水产生了较大污染,从而造成居民生活用水紧张和饮水健康等问题。
(四)自然因素导致地下水污染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地质环境区域性特点容易产生地方性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在降水和风力作用下,部分自然界中的有毒物质被带入到地下含水层当中,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这些被污染的水造成一系列地方病。据统计,我国部分地区地下水某些天然成分超标,出现了高砷水、高氟水等。居民极易患癌症、患克山病和地甲病等。
三、合理有效解决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我们急需开创污水处理的新纪元,大力促进地下水资源在城市中的良性循环,并同时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推动我国污水向健康发展。
(一)合理适用的排水办法
关于污水的排出办法,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对合流制进行理论以及技术的探索,并且在探索的基础上将之运用在实践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都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为全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相比分流制,有能力为城市的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解决方案的是截流式合流制,这种排水系统是在无数的实践中逐渐改造而成的,它是现有的排水系统当中实际运用效果最佳的一种排水方式。当然,截流式合流制也不是完美的,在实际的污水治理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以及研究,事实上,固有的方法再好,也只是一种模式,正如许多的西方国家所做的那样,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改造,形成无数个独特的却最适用的排水系统。但是截流式合流制的普遍适用性却不容忽视,还有其具有的经济性也是重要优势。
(二)城市治污评价标准的完善
要解决污水收集率以及污水处理厂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不仅需要完备的技术理论和手段,还需要审视现有的监管方法,从而重新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目前的污水收集率大多偏低,通常我们使用的一套污水处理率的指标也存在了技术上的问题,如定义不明确,评价体系丧失准确性等。为了加强行业间的监管能力,笔者认为评价标准的重建应该成为重中之重,我们需要的是更加明晰的,确切的评价指标,用来评价和反映城市排污的能力和效率,以便于敦促监管者们花费心力去真正的改善城市的设施建设。同时,在建设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与工程手段相结合,形成完善的城市排污系统,不断的优化城市水环境。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地下水资源形势紧张,缺乏统一的法律治理,并且实施力度较弱。因此我国要在统筹全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前提下根据区域性的特点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并且制定一系列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政策,切实提高地下水资源的质量,防治地下水污染。国家环保部门要统筹管理,配合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同时明确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在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治理中的责任,严格做到依法保护和治理。另外,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不能单兵作战,各个区域要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发挥地方政府间的合力,落实上级环保部门的政策,切实提高地下水资源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我国污水排放量巨大,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不完善。在这种时候,提高污水的回收处理率是首要任务,这也是我国清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重中之重。当然,从根本上来说,减少污水的制造量才是污水防治处理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调整产业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努力从源头上解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并且,在这些行动的基础上,完善和监督排污治污考核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同时把激励和鞭策相结合,不断为清洁的水资源作出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傅翊,龚来存.南京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人民长江,2015,S2
[2]钟卓,张志斌,孙永峰,马猛.本溪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地下水,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