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探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10日 05:55

李付强

[摘 要]种植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作物的高产量不仅关系着国家发展更关系着民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粮食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玉米在食品、畜牧业、养殖业生产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其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许多农业专家的重视。但是玉米生产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本研究结合我国玉米种植业的特点,对玉米栽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根据玉米生产现状、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等,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玉米栽培技术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玉米 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05-0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市场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新的科学技术逐步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问题也不断涌现,这些问题也体现在我国的玉米种植业上。我国的玉米种植业的产量经常出现较大缺口,有时产量非常低,有时产量又创新高,因此高技术的玉米栽培方法对玉米种植业和整个农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其产量直接影响种植业和农业的发展,所以增加玉米产量,研究开发新的玉米栽培技术对种植业发展有着重大的经济作用。

1.我国玉米种植业的栽培现状

1.1 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玉米产量低的一个重大因素就包括玉米种子的质量低或者参差不起,有些优秀种子和低质量种子混合在一起种植,使玉米果实质量有高有低,影响玉米产量。有些种子纯度和净度低于98%,发芽率非常低,只有50%-60%左右,而且含水量较高,甚至高于13%。种植户没有进行精选种子这道工序。有些霉烂、破碎、病虫及小粒种子都被选用,导致玉米果实质量低下,产量较低。且有些种子没有经过阳光或者机器晒种,种子含水量较高,种子活力较低,导致种子的发芽力低,影响产量。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少了某些工序,如浸种催芽。没有将玉米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置于适宜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少了这些工序,导致种植风险增大、种子的适应性减小。

1.2 整地不充分,播种不及时

有些玉米种植地区土地贫瘠,没有土质肥沃、疏松透气、背风向阳、水源的旱地适合做苗床地,而且在整地过程中没有充分开发出土壤机能,由于玉米的根系比其他农作物的根系要发达,需要的养分和水分比较多,必须通过发达的根系源源不断的从土地里吸收养分和水分,所以对于土质的状况要求很高。而种植户在整地的时候粗糙不注重细致化,耕地程度太浅或者过度耕地都会导致玉米根系生长发育不健全,遇到大风降雨时,抗倒伏能力比较弱,导致玉米没有合适的发芽环境和生长环境。在播种的时候,地段和土质条件不好加上玉米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刺激比较敏感,很容易导致幼苗不齐的现象,影响后续生长和玉米产量。

1.3 没有合理施肥和治病防虫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玉米种植户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疏于管理,没有在播种时进行施足基肥,更没有在幼苗出土以后及时的追肥,所以保证幼苗没有足够的养料进行生长,导致玉米苗倒伏、矮小、成熟率低等问题。在玉米苗生长期没有进行适当的中耕,土壤的温度较低、土壤硬化、氧气含量低。这些不利因素严重的阻碍了玉米苗的生长。在以后的生长阶段缺少要定期松土、除草和喷洒农药,导致地下害虫增多,农作物大面积受虫害,严重损害了植物的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导致作物等受害后萎蔫,生长迟缓,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减产,严重的虫害会导致作物干枯而死,造成毁种绝收。

2.我国玉米种植业的栽培技术

2.1 正确选种

玉米产量的高低取决于种子质量的高低,玉米选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和过程。在栽培之前要进行种子的挑选,种子的选择对于最终的产量影响很大,不同的种子对外在环境的要求也不同。要想玉米的产量高,必须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源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的抗逆性强的种子。在选择的同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尽量选择种子纯度和净度高于98%,发芽率80%左右,而且含水量较低于13%的种子。种植户要重视种植工序,有些霉烂、破碎、病虫及小粒种子不能选用,且种子要经过阳光或者机器晒种,选用种子活力较高,发芽力高的种子,如浸种催芽,将玉米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置于适宜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有了这些工序,种植风险小、种子的适应性增加。且一般情况下正确选择的种子能够提高百分之十以上的产量,正确的选种能够促进栽培技术的科学运用,根据科学技术对种子进行一般程度的处理和培养,使其今早的适应土质,全面的生长。慎重选择新品种,应多选择一些稳产型、耐密植、适应性强的玉米新品种。

2.2 合理整地,适时播种

玉米作物适宜在土质肥沃、疏松透气、背风向阳、水源的旱地生长,所以对相对贫瘠的土地来说,在整地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出土壤机能,因为玉米的根系比其他农作物的根系要发达,需要的养分和水分比较多,必须通过发达的根系源源不断的从土地里吸收养分和水分,所以对于土质的状况要求很高。种植户在整地的时候要注重细致化,适宜的整地,翻新土壤,提高土地机能,遇到大风降雨时,玉米苗的抗倒伏能力能加强,给玉米合适的发芽环境和生长环境。在播种时期要视土壤墒情和温度适期播种,不要过早,以免温度过低,种子在土壤中保留时间过长,引起苗期病害。提高播种质量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保证墒情精选种子,播前晒种,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播种时选取籽粒大小一致的种子,保证下籽均匀,深浅一致,。玉米的种植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地段和土质,加上玉米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刺激比较敏感,播种时提前很容易因为气温的改变而受到破坏,因此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播种的时间段,平原地区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进行播种,一些海拔稍微高的山区,由于气温相对较低,可以在四月下旬播种,高原地区播种时间更要靠后。

2.3 合理施肥和及时治病防虫

玉米种植的一般过程是在播种时进行施足基肥,并在幼苗出土以后及时的追肥,从而保证幼苗有足够的养料进行生长,幼苗慢慢生长要根据实际情况追施攻苗肥,并要适当的中耕,提高土壤的温度,使土壤疏松,增加氧气含量,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在以后的阶段要定期松土、除草和喷洒农药。玉米苗期需肥不多,但养分不足,所以要适当施肥,促进生长。合理的管理在玉米苗期和出穗两个时期,遇到干旱时要及时的浇水,使植株有足够的水分成长,浇水时要注意适量, 适时配方施肥能够达到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农作物容易受病虫害感染,在生长阶段缺少要定期松土、除草和喷洒农药,及时防御并虫害,如果已经发生并虫害感染,要及时喷洒适当的药物,彻底消灭害虫,保护幼苗不受更多侵害。

3.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玉米作物作为种植业的主要品种之一,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一定要不断的加强玉米作物质量,粮食作物产量,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玉米种植技术,做到对栽培过程的严格把控,才能保障玉米作物种植业的稳定发展,不断的提升玉米作物的经济效益。只有严格把控过程,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才会越来越完善,玉米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1):22-26.

[2]彭九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145-146.

[3]任兆豫,郭翔翔.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业科学研究,2013,(10):48-49.

玉米 文章 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