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探讨及对策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12日 12:52

韩朵

摘 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定量包装食品品种越来越多,食品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对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实合法权益。如果食品生产企业疏忽大意或者故意弄虚作假,则无法保证定量包装食品的合格率,本文针对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措施。

关键字:定量包装;食品;计量检定;监督管理

【分类号】TS206

引 言:

进行法制计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不是监管部门的单方面工作,这是消费者对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基本经济要求,也是生产商和销售商自身信誉和企业诚信形象的保障,为了保证消费者权益,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必须强化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工作。

一、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中存在的问题

(a)“净含量”没有标注在明显位置,与食品名称没有在同展示面,没有进行单独标注,夹杂在食品说明等标示性的文字说明中,标注内容杂乱不一,使用“净容积、总重、净重”等错误相似词语,是消费者对净含量生出误解。

(b)标注的内容不够规范,国家对定量包装食品的不同量限包装商品的标注使用的字符高度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即标注净含量的量值越大,相应的包装物也大,因此要求字符的高度也应随之增大,其为正比关系,对质量、体积单位标注、净含量、字符作了具体规定,对字符也规定了最小高度。方便消费者识别,但某些标注内容违背了这一规定,妨碍了消费者购物前的识别,变相的隐瞒了实际情况。

(c)不能规范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常见的如能量标注的单位千焦(kJ)经常被标注为(Kj),质量千克(kg)经常被标注为(KG),质量(体积)被标注为净含量“1000g或1000mL”(国家规定质量(体积)标注净含量小于1000g(L)的计量单位为克(g)或毫升(mL)。标注净含量大于1000g (L)的计量单位应为千克(kg)或升(L)。

(d)不能正确标注相关内容,国家规定标注的必须是三部分内容:三部中文书写净含量、数字(净含量值)及法定计量单位,法定正规标注是“净含量:**kg(面积、长度及计数单位为标注的可免于“净含量”三字),但实际上往往有“净重、总重、重量或见标签”等字样做标注,使消费者一头雾水。

(e)没有清晰明确的标注内容,国家明确规定所标注字符必须清晰便于识别,但现存个别定量包装食品的标注中常常做“隐身”处理,净含量标注常常模糊难辨或与包装袋颜色相近、印记相仿,是消费者雾里看花。

(f)标注内容与事实不符,国家规定一件包装含有多件同种商品的,要标注总净含量或单件净含量与件数、一件包装含有多件异类商品的,要分别标注单一种类总净含量或单一种类的净含量与件数,事实上,市场中有大量的定量包装食品一件包装含有多件商品的,部分食品有意或“无意”间忘记了这一规定,未能正确标注,使消费者误解。

(g)部分企业商家短斤少两、弄虚作假,真实的平均净含量达不到所标注的净含量量值,部分商家企业预先称重、售前包装、虚高净含量或者将冷冻食品连同冰水一体计算标注净含量,使净含量量值虚高,欺骗消费者,造成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

(h)部分企业商家以虚假手段应付相关部门的计量检定,实际存在净重严重超过国家允许偏差,定量包装食品单件超差或者平均偏差超大。

二、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问题原因探析

首先,企业计量知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科学的计量管理。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仅为形式主义,相关人员工作态度缺乏严谨,甚至视而不见搞些私下“小动作”,加之储运过程中的粗放式管理,加重了计量问题。没有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不能科学合理的选择配置计量设施,使用的计量设施精准度等方面无法达到规定标准,粗暴操作,导致计量检定结果不准确。

其次,部分企业的缺乏计量法制意识,对定量包装食品的包装物欠缺监管。相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对计量法制法规学习欠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家规定的净含量标准、允许偏差不得而知,对定量包装食品的包装物无从监管,忽略各种误差和异常,不留意外包装物对定量包装食品的影响,致使误差超标,标注错误层出不穷。

再次,定量包装食品的流通过程缺乏科学管理。经销商的关注重点皆是定量包装食品的质量优劣方面,对计量检定问题往往忽略,对食品设置了重重质检手段,反而没有计量方面的限定要求,缺乏对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设备和计量措施配置。

最后,部分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及监管人员自身监管意识不强,随之认知,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定量包装食品疏于监管查处,对例行的监管、检查结果冷处理,听之任之。久而久之,部分违反计量法规的生产企业、商家变本加厉,更加胆大妄为。

三、加强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的措施

首先,指导及协助企业提升计量知识储备,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强化对计量设施的管理。对企业计量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统一或者择期间歇性培训,加强相关人员的基础计量知识,传授定量包装食品常见计量检定问题的解决之道和规避条件,协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计量管理体系并加以完善,指导企业选择配置精确、标准的计量设施,确保日常的保养、维护、规范操作,对“强检目录”中列示的计量设备进行例行检查,督促企业将“未在列”的计量设施进行送检或自校,保证“软硬件”的全面升级完善。

其次,升级完善计量法律规范,强化计量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加强企业商家的计量法制意识,吸取外国的先进计量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升级完善我国的计量法律法规,制定更加精细、科学、合理的法律规范,树立计量检查管理执法依据。发放计量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计量法律规范,强化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相关人员的计量法制意识,使企业依法经营,促使企业计量相关人员自发遵守计量检定标准,提高定量包装食品的合格率。

再次,规范定量包装食品的流通管理。开展对经销商的计量法律规范宣传,提高经销商的计量法制意识,强化经销商对定量包装食品计量方面的关注,协助经销商建立计量检定制度,配置计量设施,经销商直面消费者,可调动新闻媒体的舆论力量,随时鞭策经销商对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管理。

最后,强化计量管理机制,提升质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结合实地情况,加大投入,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高于企业的质监计量检定团队,要掌握有关本地企业计量人员、商品诚信、计量设施等第一手的计量管理情况,动态掌控企业的计量管理数据,根据节假日、商品流通情况、区域差异等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计量监管检核方案,灵活掌握监管力度和检核频率,扩大地域间的计量检定工作交流,全面提高计量监管工作,良好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性。

结 语:

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是对定量包装食品的一种质量检验保证手段,计量检定监管部门要常抓不懈,减少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误差,提高各方的计量管理水准,规避及消除产生的计量问题,提升定量包装食品的计量检定合格率,就能够保证生产企业、流通经销商、消费者等几方间的公平、公正和共赢,从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市场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明新.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要点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51-52.

[2]陶亚明,陈黎明. 抵制过度包装——食品和化妆品包装市场现状与计量监督检验[J]. 江苏现代计量,2015,02:36-39.

[3]陆梅.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 民营科技,2015,02:15.

定量 食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