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关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13日 03:54

[摘  要]现代学校制度是反映、把握教育规律的重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对现代教育制度进行研究已然成为国内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而本文则立足于现代学校制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总结。

[关键词]学校管理   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19-01

在当今社会中,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学校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为了适应社会化大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需要打破旧制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新制度加以规范同时,从微观上来看,学校改革的成果,如校本管理制度,以及学校自身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办学过程中的失范,如教育腐败等都需要以制度形式加以巩固、调整或限制再有,运用制度理论对教育和学校进行制度分析,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理论的抽象演绎,提高教育理论的现实感和解释力,因此,在教育理论界,制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亮点,现代学校制度也正作为一项改革举措,在从教育部到基层学校的各个实践层面逐步推开。本文立足于现代学校制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检索、搜集与整理,以期能为以后与现代学校制度有关的研究提供系统、全面的文献资料。

一、国内相关研究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吴华、黄兆龙等学者在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将现代学校制度定义为“以学校法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学校依法自主经营为核心,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政府专注于制度建设和公平保障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 兰军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的学校制度,即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它更多地反映着社会外部的要求,往往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学校制度上的缩影,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微观的学校制度,即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和与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机构的分层、内部权利体系的构成等。它更多的积淀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体现着学校自身的特性。 朱怡华基于对传统学校制度的反思,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与指向,能适应学校教育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学校制度体系,并从学校法人制度的建立、政府与学校关系,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给予界定。 朱小蔓、李继星基于转型时期对学校制度价值的重新认识,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褚宏启匀则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而不是“经济制度”,它所应关注的不是产权归属、产权明晰等经济学问题,而应是本真的教育问题,即学生的发展问题。教育市场化不能成为建构现代学校制度的指导性原则,更不能将现代企业制度直接移植到现代学校制度中来。

(二)现代学校制度与社区的关系研究

陈如平在谈及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时认为现代学校制度要处理好学校与政府、社区、家庭之间的关系。构建这种关系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的一种互动机制,有效引导家长和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第二步是转换政府职能。 朱小蔓等学者把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应有之意。

(三)现代学校制度与中介组织研究

张力认为现代学校制度的难点就是理顺政府行为与学校行为之间的关系,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有公众选择并影响政府的过程。政府对教育事业可以采取委托的方式,委托和授权非政府组织与“第三部门”运作。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认为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开展评估。 谈松华认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健全市场条件和社会参与制度,发展中介组织,扩大社会参与。其具体方式“一是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相应的发展非政府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政府转移的职能,如咨询机构、认证机构、评估机构、拨款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等;二是发挥民间组织,如学会、协会等非政府、非盈利性组织或者叫做第三部门在咨询、认证、评估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学校和市场的中间地带会延伸出一些如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就业指导、就业介绍等和市场相关的中介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发挥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中介和沟通作用”。 曹大宏研究了中介组织的分类,包括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构、教育信息管理机构、教育拨款审议机构、专业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资格认证机构、教育行业学会等。

(四)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的研究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的研究,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释和分析,如李继星从现代学校制度实施机制角度,认为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包括学校法人、校本管理、民主治理、专家管理和社区参与等几个方面。 陈如平则从价值层面阐述现代学校制度应体现的精神要义,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应具有人本性、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发展性和生态性等六个基本特性。 马怀德等从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和构建原则出发,将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特征归结为“拒绝附属化、防止市场化、定位多元化和走向法制化”四个方面。 范洁梅、李哉平通过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应该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总结与概述

综上所述,教育理论界在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继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其主要集中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基本特征、组成要素的研究;学校法人地位的研究;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研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等等。但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探究可以发现,人们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如对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出发点、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内涵、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容等问题,同时,目前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尚存缺陷与不足。

一方面,研究的问题过于分散,缺乏对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层面,如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基本类型、价值取向等方面,且此类研究多为基础性研究,缺乏深度的理论思考和分析。

另一方面,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目前的研究者仍主要集中在教育学范围内,缺乏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参与。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应成为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问题和研究领域,需要从哲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视角加以研究。同时,由于大多数研究局限于现代学校制度“是什么”的问题,多是一些制度建构的事实说明和分析,属于“静态”的研究,对于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和变革的背后原因即“为什么”的问题缺乏研究,对制度变革事实和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缺乏深度的思考和分析,尤其缺乏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制度分析的方法,从制度变迁的动态角度,从学校制度和制度变迁的本身来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从影响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多维视角出发,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全面系统地探讨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变迁与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华.宁冬华.从现代企业制度到现代学校制度—对椒江现代学校制度实践的理性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2]兰军.关于现代学校制度构建的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5).

[3]朱怡华.把学校制度初探—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4-02-10(6).

作者简介:熊娅(1987.02——  ),女,汉族,贵州安顺,中共安顺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

学校 制度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