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公路街道化及治理工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15日 14:19

...通局 推进农村公路街道化治理工作

赵娟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干线公路街道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各种危害公路路产、路权的违章、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同时致使路面损坏、水沟淤塞,给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加强监管消除街道化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最终解决街道化问题。

【关键词】:公路 街道化;治理

【分类号】:U416.2

公路做为物流的大通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全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公路沿线的集镇成为公路网链接上具有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作用的经济网点。由于公路沿线交通运输方便,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使人们都往公路沿线迁徙,造成村镇众多人口密集,其生产生活都无不与公路发生着密切联系,由此引发了公路街道化的迅速蔓延,热点路段绵延数公里,有的甚至十几公里,从而导致这些路段通行不畅,交通事故频发,并且路面污水横流、垃圾堵塞排水边沟和涵洞,致使街道化路段路面翻浆破损严重,给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公路的街道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公路修建时就是穿城镇村庄而过;另一种是公路新建时绕过城镇村庄,但城镇也随着公路的建成大规模搬迁而至或者是政府建设各种形式的开发区形成的。本文就试图对公路街道化的问题浅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依法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要到位

公路建筑控制区是指公路两侧规定范围内,禁止修建永久性建筑的界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以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同时规定“建筑控制区的范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依照国务院的规定划定”。《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依照以上条款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的具体范围作了规定:“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为公路边沟或者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向外延伸。国道、省道中的高速公路不少于30m,其他国道包括复线和支线不少于20m。其他省道包括复线和支线不少于15m,县道不少于10m,乡道不少于5m”。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还规定了街道化路段应在公路的一侧发展。因此,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就应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公路建筑管制区的管理必须依法管理到位,该拆除的必须予以拆除,必要时,可依法强制执行。

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不到位,势必造成公路街道化路段的无序蔓延,出现平交道口多、非交通标志多以及公路排水不畅、脏乱不堪、人流车流混杂等一系列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问题。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必须依法加强新改(扩)建公路的管理,公路施工期间,公路管理部门(主要指公路路政执法部门)要提前介入,加强沿线监督,防止违法建筑的兴建及非法道口的开设,在做到发现一处、制止一处、拆除一处,把公路街道化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控制街道化路段要从加大源头管理力度上下功夫

1、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巡查,发现有违法搞建筑的要及时查处;还应埋设街道化路段控制桩,坚决杜绝街道化路段越界发展。

2、对于新改建的公路,过村镇的路段应力求拆迁到位,不留后遗症,不增加今后的街道化治理难度,有条件的最好在新改建工程进行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治理,治理应严格按照街道化治理的标准设置排水边沟及隔离墙。

3、公路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沟通,对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新建的房屋一律不予审批。

4、要对公路街道化的危害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单、政务公开栏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街道化治理宣传,开展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使沿线的人民群众意识到公路街道化的危害。

三、对已有的街道化路段要进行彻底的治理

已经形成街道化的路段,要分几种情况进行治理:

1、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永久性建筑进行全面细致地摸底登记分类,凡属违法建筑的应依法予以拆除;属有关法律法规颁布前就有的,要对户主讲清道理,讲清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帮助其提高认识,待其重新修建时,要依法让其撤出建筑控制区,逐步实现建筑控制区内无永久性建筑物。

2、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摆摊设点、乱堆乱放以及打场晒粮问题是街道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对此类问题要在对其进行政策法规宣讲的同时,依法坚决予以清理,并可施以行政处罚措施,对屡教不改者可加大处罚力度。

3、对定期不定期的集市贸易,要由公路管理部门与乡镇地方政府协调,将集贸市场迁至公路一侧,并与公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交通阻塞和安全问题。对集贸市场的迁移费用问题,一直是市场迁不走的根本问题,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向地方政府无偿提供自己闲置的道班房及土地,也可以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征地解决市场用地;否则就是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通过行政手段强制解决,这样将不利于今后工作关系的协调。除了这两种方法,根本谈不上什么迁移集贸市场。

4、形成街道化的路段,对其存在的“脏、乱、差”,公路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排水不畅和隔离问题。

街道化治理工程与养护大、中修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大、中修工程进行期间,当地政府一般比较重视,在这个时期采取治理措施容易实现,所以新建及大、中修工程,凡是穿越村镇的路段,都应同时按照街道化治理的标准设置排水边沟及隔离砖(花)墙。公路的街道化问题,是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中的重点之一,要在大力控制蔓延的基础上,进行有组织,有规划的统一治理,从而达到街道化路段数量不增加,才能最终有效地解决公路的街道化问题,避免一些危害路产路权现象的发生.

公路 生活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