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对策3000字论文 加分 关于中医药如何为世...
高峰
【摘要】煤矿皮带运输是当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的常见方式,对技术性能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非常严格。我国当前频频出现煤矿井下安全事故,其中多数事故的产生均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有关。故而,本文深入分析煤矿皮带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总结当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最大限度的避免煤矿皮带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煤矿皮带运输生产的安全、有序开展。
【关键词】皮带运输;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分类号】TD528.1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一直位居世界领先地位。煤矿企业所关注的重点无外乎在安全生产的大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煤矿生产的核心——煤矿运输系统的运行是否安全降直接影响生产的安全水平。当前,煤矿运输广泛采取皮带运输方式,涉及到了包括皮带机、供配电、以及给煤机在内的多个设备。针对这些设备的运行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煤矿皮带运输的安全生产水平。但现阶段煤矿皮带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还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具有不足之处,有待进行改进、完善。
1 煤矿皮带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1)人员安排不合理
煤矿井下皮带运输机的操作实际上比较简单,因此一些煤矿企业在未对新员工培训的情况下直接引入岗位展开操作,但由于这些员工缺乏岗前操作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比较盲目,容易出现问题,且出现问题后也无法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除此以外,部分煤矿企业经常性的针对皮带运输机司机岗位进行调整,将井下一线工种中的老弱员工安排至该岗位上,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相应的证件与资质,因此常常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
2)设备老化
一些煤矿企业皮带运输现场所使用设备仪器比较老旧,难以满足当前的技术要求,且部分关键设备未及时更新升级,也没有安全标志。这些设备在皮带运输线上正常作业,潜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煤矿企业皮带运输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第一的工作意识,仅关注运输线的正常运转,未对皮带运输操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与应对,操作人员常常出现与操作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规定相悖的操作行为,且缺乏严格的惩处机制,导致安全标准以及诸多规章制度难以起到限制并规范操作行为的效果。
操作技术陈旧
国内的煤矿企业大多采用电铃或电话相互通知启动皮带运输机,有的虽然使用了延时技术或声光报警技术,但这些技术的漏洞很多,技术上的缺陷尚未克服,实际操作情况以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2 煤矿皮带运输安全管理对策
1)构建煤矿皮带运输监控体系
煤矿井下皮带运输操作系统潜在包括煤尘爆炸、漏煤眼着火、以及浮煤火灾等安全事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为缺乏良好的质量监控工作体系。因此,需要对煤矿皮带运输机监控系统进行建设与完善,优化系统保护装置,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完善对煤矿井下工作面的连锁、远程监控。引入局域网对煤矿皮带运输设备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性监控,井下设备引入计算机技术控制,完善故障检测系统功能;②加强对皮带运输机皮带的过流保护、防滑保护、制动保护、堆煤保护、以及断带保护;③对煤矿皮带运输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动态监测煤矿皮带运输环境温度、湿度条件,若皮带运输设备滚筒、减速机或电机轴承温度达到临界值,则需要暂停皮带机操作。两端皮带拉紧装置需配置烟雾防火系统以及温度监测系统,若温度超过允许限制或监测有烟雾产生,则启动自动洒水装置进行防护。同时,还需要在皮带运输线转折点位置增设防尘装置,运输期间当尘土量超过预设值时启动洒水装置,以免出现起尘问题。
2)完善员工管理
首先,需加强对煤矿皮带运输相关设备岗位用工制度的管理。根据相关设备操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针对有证书或技术职称限制的岗位需安排已取得相应职称或证书的员工上岗,特殊工种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换岗;其次,需做好对相关岗位员工的业务培训与安全操作教育工作。具体思路是采取“以重点培训为主,与业余培训相结合”、“以内部培训为主,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以及“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确保煤矿皮带运输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展开作业。针对一定期限内未出现安全事故的员工需进行嘉奖, 而针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员工需根据严重程度进行惩处。
3)加强设备管理
针对煤矿皮带运输体系中的陈旧设备需要分批次进行升级更新,针对无安全标志的设备需要及时更换。煤矿皮带运输机中应优先选用阻燃型传输带,陈旧电缆同样需要更换升级为带有安全标志的阻燃型电缆。同时,井下皮带运输系统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应当符合技术要求,常规供配电设备应当升级为兼具防爆性能的设备。
4)落实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煤矿井下皮带输送安全生产必须以良好的现场生产质量体系为基础。因此建设落实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对提高煤矿皮带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有重大意义。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核心要求是精益求精,动态达标,并且在生产发展中不断创新与适应。为了达到以上核心要求,关键在于全面落实动态监测与静态控制两项措施。其中,动态监测质量管理是指针对煤矿皮带运输现场相关岗位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监测,确保操作行为符合标准化作业规范,由管理人员不定时进行检查,使各个环节操作符合标准要求;而静态控制则是指针对煤矿皮带运输现场相关岗位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培训,纠正不正确、不安全的行为,以确保操作质量标准的顺利执行。
3 结束语
在煤矿皮带运输系统中,最大限度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展可有助于实现煤矿生产安全性与经济性方面的目标。但当前在煤矿皮带运输生产现场中,还存在包括人员安排、设备老化、意识淡薄、技术陈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展开应对,全力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煤矿皮带运输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 刘合延,张均仿,张显军等.郭庄煤矿二水平矸石运输系统改造[J].山东煤炭科技,2011,13(2):235,237.
[2] 孙万军.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系统运行可靠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21):18-23.
[3] 贺广强,杨清翔,秦文光等.煤矿井下皮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科技信息,2013,15(14):59-60.
[4] 董伟.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6(23):178-179.
[5] 姜维,茹晓莹,梁雨桐等.DTL120/40/2×560花纹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和安全管理[C].//2010年全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理论技术及顶板监控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16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