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18日 12:05

专业软件论文,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有关论文范文参考

于平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软件专业正面临一场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在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根据我院的现状,结合学院的实际,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践和不断更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高职 软件专业 软件技术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45-01

一、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多数软件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落后,校企合作层面浅、合作范围狭窄,教学管理模式陈旧,素质教育不充分,实训效果差,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探索出一个科学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办好有特色的高水平软件技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不可忽视与企业的建立起合作关系,引入了大量的企业资源,由此可见深入研究软件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软件专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不明确

软件技术涉及到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广,每一个领域都可以作为一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甚至可以深入到行业内部再进行细化。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课程体系过大,技能培养就会没有侧重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犹如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学生在找工作时因为学无所专,出现什么都知道一点,对不会的东西畏惧,没有自信、茫然没有目标。

计算机软件专业为软件行业和IT行业培养具有软件开发、测试能力及项目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并能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这个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定位不十分明确,很难形成高职教育的特色。

2.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缺乏特色

脱离实际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市场变化,学习内容和技术的滞后。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各学校都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有很多学校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结果由于师资和实训条件跟不上,不但影响了教学效果,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与此同时,很多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拘泥于传统课程,仍沿用本科及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脱离岗位实际需要,没有高职特色,导致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

3.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要脱节

当前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仍然强调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性课程开设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动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相对较弱,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实际的要求。

许多高职院校配备专门的实验设备,但相应的软资源的建设应比较困难,这导致了计算机软件课程在教学上的不足。我院目前有“电商实训实验室”和“网络技术实验室”,但软件专业方面的资源建设很不足,并且专业差异,软件专业教师与各专业教师间缺少沟通,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专业培养方面上很少交流,这既浪费了资源,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质量有所影响。

三、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

软件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方向。我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具有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特色为亮点”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共建专业,以培养 “懂设计、精技能、素质好”的国际化、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价值,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融入团队中,使招生、培养、就业的链条真正的连接起来,在保证高就业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就业品质。

2.确立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培养首先要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可以通过学生在对口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就业情况来衡量。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工程设计型人才不同,这类人才与区域的市场、产业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 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各院校不能照搬照抄,盲目跟风。

3.提升升级版的教学模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其次,摆脱计算机学院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软件技术的特点,从实际出发,突出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模型,大胆进行教材改革,鼓励教师编写相应的配套教材。

接着,学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与国内各知名企业合作,逐步建立了以校内实训为中心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聘请企业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最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面向软件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方向的课程,实现软件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接轨。

4.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以往的校企合作大部分是把在学校的实验死板的搬到了实训基地做实验的方式,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将校外的IT企业实训基地逐渐搬到校内来进行,建立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校内实训基地,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训实践不分离。

5.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积极地推进人才强院战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进一步调整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建设双师型队伍,积极培养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

6.让学生改变择业观念,注重提高综合素质

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仍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技术性的职业能力。只有综合素质比较高、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之,在充分考虑软件业现状、人才供需情况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基础上,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只有努力探索适合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模式,高职软件专业的教学质量才会稳步提高,才会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软件专业是一个传统学科,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如何科学定位,如何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是改革的关键。始终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在注重学生技能、动手能力的锻炼的同时,注重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和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圣良.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5

[2] 徐济惠. 高职软件专业建设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13.9

[3] 鲁志萍.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4.5

文章 专业 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