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 时政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落伍网
马铁松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众多行业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于我国不断改革的教育,也全面迎来新课改,不断创新教学,将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作为了当前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了教学中。中职德育教育是一门重要课程,在给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学校要紧抓德育教育,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不仅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50-01
中职教育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学校,但德育教育同样是一门重要课程,是对中职学生良好品德、团队协作等优良品质的养成。在新课改要求下,必须创新教学,应用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趣味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德育教学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枯燥、乏味,教师更应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效果。下面浅析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注意事项,之后就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德育教学中应用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努力让两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要杜绝出现单纯依靠某一种教学模式就想要达到教学目的的理念,抛弃那种希望完全依靠技术来取代教师教学的思想。应对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深入地理解,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处理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普通教具教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考虑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学习情况,在这一前提下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这些问题都应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
第三,关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问题,教师必须要适当给予学生引导,对部分学生要帮助他们拟定学习计划,让他们能明确自己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第一时间对学生的错误学习思维和方法进行纠正。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第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深化教学效果
中职德育课教学在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前提下,还必须坚持趣味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选取具体、生动、形象并能准确地反映教材理论观点的生活材料、事实、事例为新授内容的学习创设鲜活明了的情境。诱发学生的思维,寓教于乐。例如在讲“演示文稿PPT的应用”时,我结合了托福勒的一首诗:”要想当美国总统,需要有一种好耐心:逢人拍肩装热情,婴儿脸蛋亲又亲;初选会上假惺惺,加醉如狂幕美金;电视广告长露脸,天花乱坠献殷勤”[1]。这首小诗言简意赅,形象地描述和讽刺了美国民主选举的闹剧,学生读后兴趣大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起学生求索的热情和力量,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乐学,然后爱学,最后能学好。
第二、善于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让这些资源成为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材料,如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Flash 动画等,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抽象的教学内容,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概念,同时帮助他们扩展自己的视野。如笔者在教授“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时将教材与“如何抵制网络犯罪”学生这一敏感话题结合起来,将教学活动分成了三个阶段。首先是问题引入阶段,笔者利用投影仪为学生播放了网络犯罪的相关视频,将学生一下子就带入了课堂内容,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其次是学生的实践阶段,笔者让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学习资料的收集,同时在笔者的引导下逐渐对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归纳;最后是学生交流讨论的阶段,笔者让学生把在前两个阶段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同学交流并展开讨论,课堂的氛围一下就变得更加活跃,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得到了加深,专业技能又得到掌握,德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
第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德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尽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德育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优越性,但教师还是不能忽略传统德育教学的优势,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故而,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德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关联性,并以此探究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丰富德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同时能够避免学生完全依赖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此提高整体的德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第四、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思维,强化教学效果
在课堂的学习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带有个性的答案来。例如:在讲授“因特网(internet)应用”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范跑跑”的事件后,设计了问题:“‘范跑跑[2]该不该跑”,让学生畅所欲言。顿时,学生兴趣大增,踊跃发言,有的说:“范跑跑”跑得有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存才是硬道理;有的说: “范跑跑”能跑,他是老师,要管理组织学生;也有的说“范跑跑”太没有道德,应引咎辞职等等。学生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想象和‘范跑跑行为联系在一起,换位思考,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创造的种子,这就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独创自主的创新人才。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优势,将其应用到中职德育教学中,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多个角度提升总体的教学的效果。在德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处理和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拓学生思维,强化专业知识的掌握,一定能提升德育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秀平. 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整合研究[D].河北大学,2012. (5):106-107.
[2] 360百科: 范跑跑?http://baike.so.com/doc/5378872-5615088.html
[3] 刘德永.美国隐性课程理论对我国中职德育的适用性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