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强
[摘 要]在杨树整个生长过程中,如果忽视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极易使苗木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本文就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24-01
1.杨树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1 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引起早期落叶。此病害的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毫米,黑褐色或褐色。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该病害由半知菌黑盘孢目的盘二孢属病菌引起。我国杨树上的盘二孢菌已报道有2种,且有专化型存在,江苏杨树上为黑杨盘二孢菌,它有2个专化型,即单芽管专化型和多芽管型。黑斑病由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散传播,长途传播主要靠插穗和苗木。该病害在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在我县于6月上旬开始发生,夏秋之间最盛,直到落叶为止。
防治方法:防治杨树黑斑病惟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杨树品种,意大利I-69杨、I-63杨、I-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而I-214杨等杨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白涂剂制作方法:按生石灰1份,食盐0.3份,水10份的比例配制。
1.2 杨树锈病
春天杨树展叶期,常可见到树上满布黄色粉堆,形状象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严重受侵的病芽经3周左右便干枯,这就是杨树锈病。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形成黄色小斑点,以后在叶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即锈病病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夏孢子堆可联合成大块,且叶背病菌部隆起。受侵叶片提早落叶,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叶片枯死。较冷的早春可在病落叶上见到赭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的疱状物,即为锈病病菌的冬孢子堆。病菌还会危害嫩梢,形成溃疡斑。
防治方法:在初春病芽出现时期可以利用病芽颜色鲜艳和形状特殊的特点及时发现并摘除。摘除病芽要早,彻底,并随摘随装入塑料袋中,以防夏孢子扬散;也可以在该时期喷洒多菌灵800倍液以消灭病芽,如果辅以摘除病芽或喷药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在发病期间喷洒50%的代森氨1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等,有一定效果。室内试验表明洗衣粉液2000倍对夏孢子萌发有100%的抑制效果。及时清除田间病菌落叶,以减少病菌的可能来源。由于夏孢子大多降落在离其产生处300米范围内,故育苗区应尽可能远离发病菌的大苗区。
2.杨树常见虫害与防治
2.1 蝼蛄
杨树蝼蛄虫害多表现在东方蝼蛄方面,其属于杂食性害虫,对许多树木幼苗或一般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危害。通常在土壤中活动的若虫、成虫极易直接咬断幼苗或取食种子,使苗木根部以乱麻状的形态存在。
防治方法:若危害程度较低,可引入毒饵法,将拌和后的毒饵在苗床中进行1.5~2.5公斤的喷撒。若危害性较大便需直接采取药剂喷洒方式,可通过辛硫磷颗粒剂的使用,将其掺入少量细土,在此基础上向地面进行播撒。另外,杨树管理中对于害虫的杀灭也可直接引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其防治效果也较为明显[4]。
2.2 蛴螬
该类型虫害多以腐食性种类为主,通常在杨树中造成为害的多体现在如大黑鳃金龟等,为害性极为严重。其能够在幼苗下对根系或根茎进行咬食,若苗木出现伤口很可能有病菌侵入其中,引起病害现象。通常蛴螬虫害出现后,苗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轻拔便可使苗木拔出,且苗木根部以整齐切口的形式存在。
防治方法:主要以药剂喷洒方式为主,如用25%异丙磷乳油等可直接进行喷洒,或在5月、11月采取开沟灌水的方式,可使蛴螬数量得以减少。
2.3 地老虎
杨树地老虎虫害多表现在小地老虎方面,一般在幼苗叶面或叶径中可发现群集的幼虫。而一般在3龄以上幼虫方面,多在夜间对幼苗进行侵害,直接将其拖入土中进行取食,破坏幼苗的健康生长。
防治方法:一是对幼虫采取诱杀的方式,如将敌百虫适量拌入杂草中并在苗圃中放置,能够对幼虫进行诱杀;二是对于成虫,通常需利用拌制好的糖醋液,对于成虫可进行诱杀;三是利用药剂形式。防治中用于杨树地老虎虫害防治的药剂除敌百虫外,也可选择75%辛硫酸乳油1000倍液,既可直接在幼苗周边喷洒,也可在幼苗上进行喷洒,或直接将药剂灌入土中,对幼虫消灭具有良好的效果。
3.加强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
3.1 明确防治责任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杨树等主推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把它作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把杨树等主推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并签订责任状,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
3.2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灾设备设施和物资,确保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和顺利实施。积极配备机动施药器械,储备充足农药,购置防治作业车,力争达到每个林业县(市、区)有一台防治作业车。根据本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的需要,购置并储备必要的药剂药械。
3.3 树立服务意识
各级森检机构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杨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上来。一是要积极开展杨树造林专业户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切实满足林农和经营大户对森防技术的需求。5万株以上栽植户由省森防局组织培训,1—5万株栽植户由所在设区市森防部门培训,1万株以下栽植户由所在县级森防部门培训。二是要继续与气象局、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开展合作,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简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生产性病虫情预警,有效指导林农开展防治。三是要大力推广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杨树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3.4 提高防治能力
着力推进防治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防虫专业队的作用,加强专业除治队的基础设施建设,各专业队必须配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药械4台以上,并针对杨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防治作业或实地操作演练,同时狠抓制度化建设,使之成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充分发挥“三防”协会在开展杨树病虫害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群防联治作用。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开展杨树病虫害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建立专业公司或防治队。
参考文献
[1]刘云红.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林业建设,2004(6):25-26.
[2]严小娟.浅谈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2015(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