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污染源监测及现场工作的质量控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21日 08:30

俞蓉

[摘 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污染源及其监测的一般程序,并对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污染源 废水 废气 样品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78-01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深入发展,污染源监测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这是因为控制污染源,就是控制各种废水、废气、废渣等向环境的排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的一项中心工作。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通常把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称为污染源。从来源上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例如正在活动的火山等;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例如工厂烟道气及连通烟道产生废气的装置、产生废水的车间及排放的废水,正在行驶的汽车及其所产生的尾气等。人为污染源又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工业污染源。

污染源监测虽然同属于环境监测范围,但不论在监测目的、监测对象还是监测方法等各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监测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大环境,是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中的污染物质。而污染源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污染源排污情况。其监测对象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活活动中能够排放污染物质的排放源。对于环境监测来说,因污染物质在大气在大环境中的含量毕竟很少,因此,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多为分析化学中的微量、半微量,甚至痕量分析;而污染源监测的着眼点往往是废水、废气、废渣,其中污染物的含量比环境介质中高很多,因此监测的目的多数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其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是连续、自动监测。

工业污染源是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主要发生源。工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如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产品的整理过程等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各种污染物质。由于行业的不同,使用的原料及生产工艺差别很大,所产生的污染物质不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大不相同。所以不同行业的污染源监测既有相同的基本方法,也有相异的特殊要求。污染源监测的过程较长,概括起来可分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的制定、仪器校验及准备工作、现场监测及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的编写等几部分。

现场调查是污染源监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制订监测方案的前提。调查工作必须尽可能的详细、准确。其中包括了被监测单位的生产工艺、原料、燃料的种类及消耗量,污染物(废水、废气、废渣)的种类及排放量等有关资料;所配各种防治污染设施的情况,其污染物排放口的情况及生产状况,被监测单位所在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等。

监测方案的制订要根据现场调查结果,针对被监测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并应经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现场监测及采样应按有关规定和规范进行,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目前,试验室分析的质控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普遍受到重视,而现场工作中部分的质控就易被人们所忽视。对于污染源监测来说,所监测因子的含量基本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往往随着生产的变化而变化。现场监测工作中的微小差异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较大偏差。任何环境监测计划及其实施的关键是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得环境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样品的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等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有效样品的特性;样品的完整性是指能按预期或计划取得有系统的和连续的有效样品的特性。环境监测采样质量保证的目的就是保证样品和数据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因此,我们认为监测现场的质控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于污染源废水监测来说,现场采样工作是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时,采样的质量保证也是十分重要的,应使所取水样能正确反映出被取样水体的质量。这就要求采样人员必须了解被监测单位的生产情况及排污情况,在适当的位置、时间,严格按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并要准确测定废水的流量。现场采样的水样要及时根据监测因子加入不同的固定剂进行保存。废水样品保存的目的是为了在存放期间(由采样到化验的时间间隔),尽量减少其中组分变化所引起的损失。与天然水相比,工业废水在存放过程中造成的组分损失尤为突出。因此,一些不易保存的废水或必须的到现场测定的监测因子(如:PH值、水温等)应现场测定。对于不能现场测定的监测因子也应尽可能减少存放时间,并根据监测因子和废水本身的性质加入适当的固定剂,使其处于有效的保存条件下。

对于污染源废气监测来说,应按方法标准和规范所规定的污染源废气监测的测定位置、测定参数及计算方法来进行监测。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时生产设备及防治污染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因生产过程而引起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变化的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的测定,以得到可靠的数据。在测定烟气流量和尘样采集时,测定断面的位置要安全、方便,并尽可能性在气流分布均匀而稳定的管段上,要避开弯头、变径管、阀门等容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污染源的现场监测及采样结束后,应尽快进行实验室分析工作。实验室分析应根据不同的监测因子,按国家标准方法或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统一监测方法进行,如采用其它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分析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实验室质控措施,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当监测数据被提供后,应对其进行整理和处理。对数据中的异常值必须慎重对待,要根据监测时的生产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及测试现场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这其中应不掺杂任何个人主观因素。最后根据监测数据写出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编写人应根据被监测单位的行业特点及监测时的生产状况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被监测单位污染源排放情况的正确结论。

参考文献

[1] 《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魏复盛主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2002。

[2]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魏复盛主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2003。

[3] 《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编写组中国标准出版社会,1982。

[4] 《江苏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主编李乐修、李延嗣

调查 生活 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