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摘 要]房产产权产籍档案是财产确认、利用及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且自身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政府职能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本文就主要对房产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及应用进行探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45-01
房产产权产籍档案管理是房地产管理机构的主营业务,对房地产行业及城市经济发展均能够产生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产档案管理部门的业务范围,同时也对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档案管理方式方法,加强档案利用效率,对提高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一、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利用的意义
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在房地产征税、房产权属登记及相关房管政策、交易评估中产生重要作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城市规划建设、旧城新区改造、相关政策落实及司法仲裁等工作中。因此,在开展产权产籍档案管理工作时,应首先立足于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积极意义,并对其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①产权产籍档案利用具有法律凭据的性质。这是由于档案管理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房地产产权开展管理,因此具有行政管理性质,是房屋产权关系的原始性凭证;②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利用具有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产权产籍档案开展管理,本身就是房地产的自身变化,例如城市规划、城区改造及房屋拆迁等。另一方面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后,可引起房地产行业出现改变,例如房屋买卖、房屋交换、房屋合并、房产分割或转让等活动,均可导致房地产产权、权属发生变更,因此具有动态性。这种动态变化的性质要求产权产籍档案必须开展动态化管理,最大程度上保证房地产产权的现实性;③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利用具有区域性。我国法律规定,每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能存在一家房产发证机构,具有“属地管理”性质。实际上,这种制度也是房地产产权产籍利用合理性的检验,其自身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有序管理。
二、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的利用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自身的法制观念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为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利用提供了客观意义上的生存环境。如何更好地利用大环境赋予的便利条件,有赖于档案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
(一)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建立档案信息利用系统
为了更好地开展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管理工作,应不断完善档案系统信息化建设,进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①制订技术标准,为实现户籍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管理提供方便;②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利用与现阶段房产市场管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需要不断强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全社会视角去领悟市场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对系统协作效率和能动性进行强化;③完善业务分类,对相关业务数据分项及定义等技术格式进行规范,为实现区域房地产产权管理在信息资源方面的共享提供支持;④尽量扩大市场数据的延伸角度和收集力度,并对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的实现途径进行有效设计和规划。
(二)开发并利用产权产籍档案,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切实提高房地产产权档案管理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发挥档案管理的能动效应。例如,我国很多地区利用现有的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有效处理了多起房屋产权纠纷案件,在落实私有房产政策的基础上,成功地为数以万计的公民解决了住房问题。也就是说,利用房产产权档案不仅能够保证我国房地产相关政策和方针的落实,也能够维护房屋产权所有人自身的合法保障和权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完善房地产档案管理,保证其动态化性质的延伸和发展,使其出具的房产证明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坚持动态管理原则,还能够对相关权属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而保证产权产籍结论具有连续性,并与现状保持高度一致。
三、提高我国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合理规划数字化建设
在规划阶段,应综合考虑部门历史遗留档案的庞大库存和新增的房产档案,然后对其发展作出合理规划,值得注意的是既应高瞻远瞩构建长远规划,又要立足当下完善近期计划,如针对新增档案,应在不影响登记发证等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可在发证后和实物归档前期间实施建档操作;针对库存档案,为尽快彰显数字化档案库的利用价值,可首先对当前有效、利用率高的房产资料进行建档,然后处理剩余档案库存等。
(二)完善数字化管理标准
规范房产档案信息是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因此在建立档案信息时,应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具体应涉及产权来源、姓名、身份证、房产类型、证号和面积、使用期限、界定位置图、产权变更的时间、形式、证明等各项房产信息,而且字迹要清晰,排序应规范,图像、数据等准确无误,以此保证房产权属真实、可靠、合法。我国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套针对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其标准应基于利用价值、安全保密等因素进行设置,以此指导各地房产数字化建设有序开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房产档案管理绩效。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房产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保障,在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配备标准机房,并保证机房的配供电、综合布线、消防安全、温湿度、防雷、防潮、防尘等条件符合相关要求;配备必要的信息采集设备,如高性能的扫描仪等。另外,房产档案是通过管理人员才能够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就对管理工作以及房产档案的应用形成最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还将关系到群众对于管理部门的整体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具备合格的从业素质,不仅需要针对业务进行学习,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精神文明修养,充实自身思想。档案能够将相关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妥善的储存,能够使得相关服务性工作有所参照,能够对有关情况进行证明,总而言之对于社会建设来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整合资源,强化协作
房产档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具体管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通过两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来促进各自范围内的管理工作。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对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统一标准的制定,这其中不仅包括数据分项,还有业务分类,同时还有数据定义等方面的技术规范,这样一来,相关部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才不会存在阻碍。其次,通过数字化途径进行数据采集,并且拓展采集渠道,使得系统能够得到有效延伸。最后,就是要使得系统能够有效连接,使得各部门之间能够通过系统进行数据资源的有效交流,同时能够有效进行业务信息的具体分类,从而全面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管理和利用,要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前提,并以创新档案管理为手段,不断提高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的利用效率,为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并对房地产交易风险产生防范作用,依法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利用还要突出自身强大的社会效益,推动房产税征收,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红.浅谈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的数字信息化管理[J].科技展望,2015,01
[2]王俊清.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现代化之实现[J].中国外资,2011,21
[3]田媛.浅论房产权属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