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管理及制度.ppt
孟兆颖++李伟++卢鑫
[摘 要]煤矿回采巷道,主要为服务于回采工作面的巷道,满足回采工作面通风、运输、行人需要,回采巷道在掘进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如:巷道宽度、高度达不到要求,直接影响胶带输送机运煤、影响单轨吊进车进料,支护质量不可靠会发生冒顶或片帮等安全事故,影响整个工作面的安全和推进。对此,本文重点以掘进期间“内在质量、外看成型”两方面重点阐述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回采巷道打眼角度 炮掘 机掘 质量九条线 九问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89-01
1、引言
为满足回采工作面要求,回采顺槽巷道主要施工轨道巷、运输巷及切眼,由于翟镇煤矿煤层埋深较浅,回采巷道支护方式大部分为锚带网支护(即:顶帮打设锚带压网、打锚杆支护),当顶板破碎时采用锚索桁架或复棚加强顶板支护。为确保回采工作面顺利安装及运输,掘进回采巷道在施工时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施工、一丝不苟,现场必须建立完整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和考核办法,主要内容如下。
2、严控巷道内在质量:
2.1、炮掘巷道
2.1.1炮掘时,首先应控制打眼质量:
为控制好打眼角度、深度,提高巷道质量成型,采用“炮杆定位控制”,即:打眼前,由当班安监员根据炮眼布置图用红漆在迎头画出巷道轮廓线,并按规定标记出周边眼位置,用红漆点出周边眼位置;然后由安监员盯打周边眼第一个炮眼,打设合格后插入炮杆做基准参照标杆,安排现场依基准参照炮杆打眼、其它周边眼与其平行布置,随打一个周边眼插入一根炮杆,直至全部打设完毕;定炮前,由安监员、班组长、打眼工、放炮员4人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周边眼所插炮杆的眼深、角度及眼距等打设质量进行验收,不合格的炮眼重新补打,不得使用。并将验收结果填写到炮杆定位成型控制记录本中,且签字确认;使用完毕后将炮杆及时进行清理防护,并按照标准码放在料场。采用“炮杆定位控制”后,解决了迎头职工随意打眼现象,保证了光面爆破效果和两帮成型控制。从源头上控制了质量的第一步。
2.1.2其次要控制爆破质量:
2.1.2.1迎头为全煤炮掘时:爆破效果较好掌握,可采用斜眼掏槽方式爆破,现场重点控制开心眼和周边眼的装药量布置,开心眼装药量要大,周边眼装药量要小,炮眼间距控制在0.5-0.8m之间,能有效保证爆破效果。
2.1.2.2迎头为全岩炮掘时:需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掏槽眼可采用斜眼双掏槽方式,炮眼增加、炮眼眼距减小,装药量增大,两帮周边眼眼距控制在400-450mm之间,爆破后可有效保证两墙直,如下爆破图表1:
2.1.3 最后要控制支护质量:
2.1.3.1巷道宽度、高度:施工时允许偏差0-+100mm,巷道净高允许偏差0~200mm。
2.1.3.2顶帮锚杆安装要牢固,托板紧贴壁面,不松动。公称直径≤18mm的锚杆螺母拧紧力矩应为300N·m,公称直径≥20mm的锚杆拧紧力矩应为400N·m,锚索张拉预紧力应控制在80—100KN,锚索安装48小时后,如发现预紧力下降,必须及时补拉。涨拉时如发现锚固不合格,必须补打合格的锚索。
2.1.3.3锚杆间排距:顶板锚杆间排距为900mm×900mm,两帮锚杆间排距为950×900mm,顶帮锚杆间排距允许误差均为±100mm;
2.1.3.4锚杆锚固力顶板达到130KN,帮部锚杆锚固力70KN。网搭接严密压实,锚盘压网紧贴岩面。
2.1.3.5顶板靠巷道两帮的锚杆,必须向巷道两帮倾斜,锚固端距各自邻近帮距离不小于0.5m,并与钢带连接;巷道两帮肩角锚杆距巷道顶板不大于400mm,倾斜角度根据顶板倾角调整,保证锚固端在顶板岩石中,巷道底板为煤层时,巷道两帮最下一排锚杆距巷道底板不大于300mm,煤层底板为坚硬岩石时,最下一排锚杆锚至煤层底板岩石,距巷道底板不大于600mm,与水平线夹角为10°-30°夹角,锚固端位于底板岩石中。顶板肩角锚杆一般比顶板其他锚杆长200mm。巷道肩窝、底角锚杆必须使用异型托盘。顶板每根锚杆使用2块药卷,锚固方式为加长锚;两帮锚杆采用直径18mm长度为1800mm全螺纹钢等强锚杆,每根锚杆使用2块药卷,锚固方式为加长锚。
2.1.3.6锚索及锚杆外露长度:锚杆露出螺母长度10-40mm,锚索露出锁具长度为100-200mm。帮部打眼时,要边打边量,确保眼深合格,保证外露长度符合要求。
2.1.3.7补打锚杆质量要求:由于煤层倾斜角度(即顶板山水)影响或巷道超挖造成巷道高度增大,要依据超高尺寸在钢带护帮的基础上增补锚杆压钢带块压网护帮。补打的锚杆及钢带块必须与原护帮钢带、锚杆在一条直线上。钢带块长度不小于200mm,且锚杆孔在钢带块中心部位。
2.2、采用综掘机掘进时,重点控制炮头截割顺序:
2.2.1掘进半煤岩巷道时,应先截割煤,后截割岩石,即按先软后硬的截割顺序。
2.2.2一般情况下,应从工作面下部开始截割,首先切底掏槽。
2.2.3切割必须考虑煤岩的层理,切割头应沿层理方向移动,不应横断层理,影响切割速度。
2.2.4切割全煤,应先破碎中间部分,再四面刷帮。
2.2.5对于硬煤,为防止切落大块煤而影响装运速度,采取自上而下的截割程序。
2.2.6对较破碎的顶板,应采取留顶煤或截割断面周围的方法。
2.2.7对松软煤层:应从工作面下角由下向上切割,首先切底掏槽,这样在切入过程中机器稳定性好,也有利于装载和提高切割速度。
附:一般情况下截割顺序示意图1:
2.3、制定逐级考核制度:
当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由安监员考核责任人20元,联责班长10元,若当班安监员未考核,被区队技术员查出后,加倍考核安监员40元;若技术员未考核,则由区队长加倍考核技术员80元,以此类推,形成逐级问责、倒追考核、环环相扣的局面,从考核上来约束现场施工质量和现场监督检查责任。
3、外看成型高标准:
(1)通过实施巷道“九条线”管理,提高巷道成型:
掘进巷道要达到九条线标准,确保成型;即:“两墙、帮部横竖联网、人行道、皮带、电缆吊挂、风水管路、风筒、照明灯、锚杆成排成行”一条线,每十排作为考核基数,排直上下范围±100mm,每一项超过此范围,按照分段施工责任人每次以30元考核,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达不到要求的,考核责任人50元。
(2)施工期间动态“九问”,打造精品巷道,提高掘进效率:
提醒内容:巷道宽度高度是否合格?帮部失脚锚杆是否补打?两帮底网是否锁边?毛水沟打挖是否拖后?底板是否撇底煤?低洼存水处是否打设水池?单轨吊梁是否打设?风水管路敷设是否标准?通防设施安设是否齐全?通过以上“九问”,动态提醒遗留尾工,并将尾工及时消灭在掘进期间,杜绝出现贯通后耗费人力物力整治,提高掘进效率。
4 结语:
因井下地质条件变化无常,巷道质量成型控制看似简单,实质很难,现场要始终围绕“开工是精品、贯通全竣工”和“内在质量、外看成型”的思路开展工作,区队各级人员要提高警惕、各负其责、制定标准、严格考核,把工程质量长久不懈的抓好、抓实,既能保证本质安全、提高掘进效率,又为回采提供优质的巷道服务。
作者简介:
孟兆颖(1983.8-),男,本科学历,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任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翟镇煤矿掘进工区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