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智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方面难点及采取的对策,对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的管理工作难点,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对促进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和较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4121241.htm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 难点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40-01
1、引语
职业卫生管理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自2002年5月1日《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新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对于进一步解决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职业危害问题显得日益复杂等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武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随着职业卫生管理模式的转变,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面临着新的挑战。
2、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问题
2.1 用人单位缺乏认识
对职业卫生缺乏认识,在劳务输出型企业表现较为突出。许多人认为,职业卫生抓与不抓,与企业发展大局无关。有的甚至把职业病防治与企业发展列为对立的地位,认为过多强调职业危害,既直接导致招工难、管理难,也会造成不断投入,既浪费资源,更会影响经济效益。
2.2 用人单位刻意回避职业危害
刻意回避职业危害在劳务输出型企业比较明显。有的企业,甚至于无视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逃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使得企业职工不但不知道在工作岗位上能受到什么危害,不知这种危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对于在工作中,如何进行防范,如何遇到特殊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完全不知。另外,用人单位没有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对劳务输出型企业来说,由于多数农民工知识水平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就业机会少,造成即使培训也难以取得应用效果,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有关常识以及注意职业危害预防以及自我防护。
而且,由于劳务输出型企业员工多在合作企业承担着艰苦岗位工作。这些企业常采取岗位轮换、短时间用工的办法,隐瞒职业危害,逃避职业病防治责任。对于受职业危害而发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在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保管方面存在大量欠缺之处,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设置重重障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2.3 部分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部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了解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的情况下,由于未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重视不够。其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一是不使用企业配套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二是私自拆毁防护设施,自愿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加班加点,追求工效与工资;三是对相关培训不重视,不听从安全管理人员管理。
2.4 职业卫生监管机制完善乏力
受诸多因素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经费匮乏、监管任务繁重等的制约,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力不从心。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相关管理机构,但履行职责不够,管理流于形式,没有把各项职业卫生工作落到实处;而且,由于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等原因,监督力量不足。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基本上是停留在纸上,在实际落实中不足,形同虚设。
3、问题解决对策
3.1 强化责任目标考核
在职业卫生工作方面,政府及企业应承担各自职责。在政府层面,应该把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各有关各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考核,落实奖惩。对于具体承担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应强化对所辖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管理,从基层抓起,抓薄弱环节,整体推进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企业层面,要加强企业管理者的问责,责成其进一步完善防护设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在企业建设方面,要健全职业卫生监管机构,配备得力人员具体实施监管。要实行严格的监督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3.2 强化职业卫生工作宣传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给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大职业卫生工作宣传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扩大宣传层面。要向全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卫生工作,除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还要发挥新媒体作用,如QQ等,让社会各界了解职业卫生知识,了解以及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要突出重点,强化对用人单位、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宣传。要通过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掌握相关法律规范及每个单位及个人的权利义务,做到依法控制,依法防治职业病,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四是抓好正反两个方面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职业病防治先进典型,树立样板。对典型违法案例,要毫不手软,进行曝光、跟踪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职业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3.3 从源头预防职业病
在招商引资、企业审批过程中,政府、企业要把好入口关。把职业危害问题作为重点问题,严格把关,做到严格准入标准,对涉及职业危害较大、较多,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已通过审查批准企业,要严格管理,重点做好严格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全面检查所用设备和生产材料,严禁使用不明毒性化学品;没有明确名称,以代号来代替的不明毒性的化学品,供应商需提供相关成分资料,方可采购。使用单位还应制订注意事项、卫生应急措施,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3.4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实践证明:职业卫生管理落实效果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部门监管。强化监管之职,是解决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问题,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重点解决好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形成联动机制,以维护职业卫生法律的严肃性,确保职业卫生监管到位。
3.5 形成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力
职业危害监测主要是技术性强,涉及面广。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建立健全相应机构,配备懂专业、熟练掌握监测技术人员;二是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健康等,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日常监测,对职工定期体检,及时提交体检报告;三是不断完善检测监测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监测水平,为职业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罗圣庆,刚葆琪.职业卫生管理问题[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5(05):65-66.
[2]李琼燕.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