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与未来环境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23日 21:47

闫自寒

[摘 要]能源作为社会稳定可持续性建设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各种气候问题的产生,积极开发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建设中的首要任务。生物质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与其他能源还不同,具有二者的优势,已经成为主要的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还拥有广泛的储存面积与分布范围,碳含量适中,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进行低碳经济建设。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未来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6.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05-01

0 前言

人类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对于能源使用量与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并且向高能源方向建设。化石类能源在快速消耗过程中,化石能源数量在快速下降,生态环境问题越加突出。生物质能源一共拥有三种形态,并且能够双向清洁,属于可再生能源范围之内,现在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太阳能与风能等能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渠道。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项目。

1 生物质能源优势项目及应用前景

1.1 生物质电厂

1.1.1 优势分析

生物质电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的原材料十分丰富,并且原材料还是可再生的,农业生产废物或者是垃圾都可以作为发电原理。生物质电厂与其他能源电厂之间有着明显优势,水电及风电对于电厂建设环境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但是想要保证生物质电厂的稳定运行,仅需要将原料运输问题解决即可,对于电厂所在地并没有任何要求,同时生物质电厂还是国家大力支持鼓励的产业,在电能销售上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1.1.2 问题分析

生物质电厂与任何电厂在经营建设中都存在一定问题,生物质电厂在投资上面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活力发电,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质电厂在投资建设上面所需要的成本就较高,同时生物质发电对于成本控制能力较低;原材料对于生物质电厂经营建设具有直接性作用,生物质发电燃料短缺是现在生物质电厂经营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有关政策制定还尚未完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1]。

1.2 生物柴油

石油是现在能源储备中的重要组成,对于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柴油是石油在经过处理之后所得出的原油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军事及交通等等领域内。生物柴油由于具有环保性能及可再生性能,已经成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产品。

1.2.1 优势分析

生物柴油所拥有的原材料十分丰富,其中油料作物或者是水生物质油脂等等都可以成为原料有,在通过工艺加工之后就可以作为可再生柴油。同时,生物柴油还拥有良好的环保特点,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柴油内硫含量较低,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数量较少,能够降低对于人体的污染。

1.2.2 问题分析

在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中,主要限制因素就是原料问题,原料短缺会直接造成生物柴油生产成本过高,进而影响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现在主要使用大豆或者是菜籽油作为原料,与我国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笔者在研究之后问题,废弃油与非食用油料物应该成为原料[2]。

2 生物质能源发展建设分析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不断上升,环境问题越加严重。在过去几十年内,由于能源快速消耗,环境内二氧化碳等气体数量已经增加了7倍以上。世界各国在能源研究上面,都将主要对象放在了新能源上面,其中生物质能源必将成为热点课题。生物质能源在发展建设中会面临较多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国能源开放上面的一次机遇。我国要是能够提高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质量,在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建设过程中,还能够有效保护环境[3]。

我国在生物质能源开放上面应该始终坚定不移,提高生物质能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让人们都能够了解到生物质能源对于经济建设与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生物质能源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生物质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社会效益。我国在生物质能源研究上面的时间较短,与国外研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在部分技术研究上面场所出现的问题一直在限制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到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在能够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工作,缩短我国与世界之间的差距,让生物质能源在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为我国营造一个良好的未了生活环境[4]。

3 结论

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环境效益,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观点。笔者经过大量研究认为,生物质能源是能源发展中的必然形式,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肖丽娜,莫笑萍,许芳燕,曹杰.国外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61-64.

[2] 陈艳,朱雅丽.中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88-92.

[3] 万益琴,王应宽,刘玉环,王允圃,曾稳稳,阮榕生.生物质微波裂解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0,03:8-14.

[4] 闫庆友,陶杰.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效率评价[J].运筹与管理,2015,01:173-178+208.

生物质能 文章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