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分析.ppt
[摘 要]笔迹检验,又称笔迹鉴定、书法检验、书法鉴定,系文件检验内容之一。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专业手段。笔迹检验,在揭露违法犯罪、澄清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提供依据,澄清嫌疑、认定作案分子或有关人,甄别口供、印证其他证据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公安 笔迹 文件检验
中图分类号:D63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40-01
[Abstract]handwriting verification, also known as h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 calligraphy inspection, calligraphy iden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contents of the document inspection. It i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parts of the distinc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ame person handwriting of a special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means in the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The handwriting test, to expose crime, clarify the nature of the case,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cope, clarify the suspect, identified criminals or related peop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creening and confirmed the other evidence and confession.
[Key words]public security; handwriting; document inspection
1.前言
随着网络的应用,无纸化办公,使手写的场合与必要性越来越少。笔迹检验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少量字案件、书写条件变化案件、摹仿案件、艺术性签名案件、伪装笔迹案件、仿造笔迹和变造笔迹案件等过去比较生僻的难点案件变成了热点问题。对签名笔迹检验的问题也成了文件检验领域里的热点问题;而且在检验签名笔迹时,常常有案情复杂,检材字迹少,笔迹特征少,比对样本少,笔迹变化大,容易被摹仿,因而不易认定、或者难下结论、或者容易出现过错情况。所以对签名笔迹检验的问题也成了文件检验领域里的难点问题。举世瞩目的香港龚如心“世纪争产案”遗嘱签名是这类笔迹检验的典型案例。
对少量字笔迹的检验,适用的是检验少量字笔迹的原理、适用的是检验笔迹细节特征的原理。这些原理的局限性是检验方法是机械性的,分析异同点方法也是机械性的。在这些方法都用尽的时候,检验工作便会陷于困境。也就出现了不易认定、难下结论、或者出现错误的局面。引入笔迹分析的原理来检验少量字的笔迹即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笔迹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2.1 笔迹分析的概念
笔迹分析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它是通过对书写字迹的全面观察和深入研究,做出书写者智力、情感、道德、社会能力等心理特征分析的一项专门技术。在欧美国家和以色列,研究笔迹分析的专门学问笔迹学已被看作是心理学的一个合法分支而被普通传授于各高等院校。
2.2 笔迹分析的理论依据
笔迹分析的实质是通过笔迹来认识书写人的个性特征和身心状态。笔迹分析的本质对象是人的心理特征在书写中的表现。这两点便是笔迹分析应用于笔迹检验的理论依据。
现代的科学观点认为,人类的大脑与双手息息相关。手部活动是人体最为复杂的活动,脑部活动大部分为手而设,手能通过许多方式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活动状况(心理活动)。书写活动便是手脑联合的产物。从这一角度来,笔迹就是脑迹,字迹是大脑的书写。笔迹分析本质的对象就是人的心理特征在书写中的表现。这是字迹可以进行笔迹分析的物质基础。
2.2.1 笔迹的笔迹的反映性亦是笔迹分析的物质基础
笔迹的反映性是指在书写活动时,暴露书写者的心理素质如气质、性格和能力等特征的必然性。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必然要在书写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来,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是由于一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对书写活动影响的必然性等因素决定的。这种心理素质在笔迹上体现出的反映性是笔迹分析的物质基础。
2.2.2 笔迹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检验的基本条件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尽管心理素质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改变,但一般情况下变化是比较缓慢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其本质特征不变,仍旧保持着自身的同一关系。这种心理素质在笔迹上呈现出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分析的基本条件。
2.2.3 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检验的鉴别依据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与他相比有其总体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必然要在笔迹体现出来,这种心理素质的总体特殊性使每个人具有不相同的属性。这种心理素质在笔迹上表现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分析的鉴别依据。
3.使用笔迹分析原理检验签名笔迹的方法
利用笔迹分析原理检验签名笔迹,需要遵守的原则是不能用笔迹分析结果替代笔迹检验结果。因为笔迹分析在我国并不是法定的检验手段,也不是法定的证据。所以注定只能作为笔迹检验的一种辅助手段。
需要遵循的程序是,首先运用笔迹检验学技术检验签名笔迹,其次再用笔迹分析检验笔迹。在运用时,先行笔迹检验技术检验笔迹,如果这种手段窦效,就可以不使用笔迹分析手段,或者用其来验证笔迹检验;如果先用笔迹检验技术无法定性,这时可用笔迹分析检材与样本。而后,无论笔迹分析结果如何,都要用笔迹检验技术来做最终的验证和认定。
在进行笔迹分析时,不能仅靠一次分析就作为结果依据,要多次分析;找出笔迹中最主要的特征,按照重要程度排列起来;按照排列出的笔迹特征顺序,找出相应的心理含义,从而提示书写者的个性特点;在确定一份笔迹的心理特点时,必须在肯定的、具体的基础上进行。
笔迹分析在我国尽管有悠久有历史,但是在建国后把它与看相、算命一类混为一谈,一直被意识形态领域打上封建迷信或者唯心主义的烙印,没有发展起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已经逐渐接受笔迹分析这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在使用过程中,一旦笔迹分析发现检材和样本在心理表现上反映出来貌似一人,要结合案情、笔迹检验发现出的笔迹特征,综合分析评断,作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在笔迹分析过程中,发现检材与样本之间心理特征判若两人,要调查研究案情,分析是否有被摹仿的因素在内,不要轻易作出排除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任雪浩.实用签名艺术[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
[2]韩进.从笔迹看性格[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3]范列.孙庆军.从笔迹看人生[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贾玉文.文件检验学教程[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封江涛(1963-)男,陕西凤翔人,辽宁省盘锦市公安局兴隆台分局,工程师,主要从事文件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