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25日 08:02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剂的研制这篇文章从催化裂化原理,脱硫理论依据方...

陈浩+李智

[摘  要]科技越来越先进,由于汽车尾气而造成的污染问题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改善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汽油的硫含量。汽油当中大部分的含硫化合物都是来源于催化裂化汽油,采用催化裂化工艺进行直接脱硫是比较有效并且经济的方法,发展方向是研发新型的,有高活性的,降硫性能好的催化裂化助剂或者催化剂,以致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当中的硫含量。

[关键词]催化裂化;脱硫技术;硫含量

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03-01

一、在催化裂化汽油当中含硫化合物分布情况

研究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技术,首先要了解含硫化合物的含量、类型和分布情况。在研究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当中的含硫化合物时,大部分研究人员都认为,含硫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噻吩或者噻吩衍生物,大约占据总量的3/4左右,在催化裂化的反应条件中,这种含硫化合物是相对稳定的,不容易裂化。所以,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关键是要降低噻吩类的含量化合物。

二、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由于处理对象是不同的,可以有三种技术选择关于减少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其中三种技术分别是催化裂化的过程当中直接进行脱硫、催化裂化的原料采取加氢措施进行预处理以及催化裂化汽油进行精制脱硫。

1. 催化裂化的过程当中直接进行脱硫

在催化裂化的过程当中直接进行脱硫的方法是使用助剂、催化剂以及工艺等新技术,以致在催化裂化的反应过程当中能够直接实现降低硫含量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需要比较少的投资、而且操作比较灵活,最主要的是在炼油厂实施比较方便,该方法在近些年来也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重视。

2. 催化裂化原料采取加氢措施进行预处理

对催化裂化的原料采取加氢措施进行预处理的方法能够在根本上达到解决催化裂化汽油当中的硫含量问题的目的,而且也能够使催化裂化装置在轻质油采收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减少生焦率。但是这种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必须要在高压装置下进行操作,并且其条件也比较苛刻,这样就造成其投资的费用以及操作的费用都比较高,投资的费用相比于其他的方法大约高出4倍左右,而且也很难达到硫含量的要求。所以即使对催化裂化的原料采取加氢措施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是清洁燃料最为有效果的方法,但是如果单单使用这种方法还是难以生产出超低硫含量的汽油,而且在设备投资费用方面也十分高,所以目前这种方法被应用的很少。

3. 催化裂化汽油进行精制脱硫

目前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精制脱硫的方法研究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一般的后加氢的处理工艺是直接对催化裂化汽油采取加氢处理,耗氢量比较高,这样就会使辛烷值的损失巨大,以致生产成本不能提高就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这种一般的处理工艺是曾经提升产品质量的一个补救措施。目前大多公司都根据催化裂化汽油研发处理各种脱硫工艺。这种工艺所采用的脱硫技术都有吸附脱硫、生物脱硫、加氢脱硫、氧化脱硫、溶剂萃取脱硫以及膜分离脱硫等等。

3.1吸附脱硫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会降低汽油中的辛烷值,而且脱硫的效果十分好,投资费用以及操作费用都比较少,操作的条件比较温和,重要的是对环境的污染小。但是这种技术在工业化房间还有一些问题。吸附脱硫技术的关键是提升脱硫的吸附容量、选择性以及实现吸附剂的再生。

3.2生物脱硫

这种技术能够脱除有机硫化物,是一种较为新型环保的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低温低压下操作、能耗比较小、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比较低,它也作为加氢脱离之后进行深度脱硫的一个有效途径。

3.3加氢脱硫

加氢脱硫技术脱硫活性比较高,对汽油的辛烷值产生的影响比较小,这方面的损失比较低。其技术包括选择性的加氢脱硫以及加氢脱硫的辛烷值的恢复技术。

3.4氧化脱硫

由于其工艺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比较温和的特点,所以现在也是一个研究的新热点。

3.5溶剂萃取脱硫

这种技术可以于常温常压条件下操作,并且溶剂能够循环的使用,工艺比较简单,能耗比较小。这种技术的成功在于使用了高效萃取剂。

3.6膜分离脱硫

这种工艺操作费用比较低、投资费用也比价少,对辛烷值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由于存在膜成本以及膜再生的限制吗,还没有被工业化所应用。

三、结论

近些年来,我国在加工进口原有方面的比例正在不断的增加,高硫、高钒原油以后会成为主要的进口原油。目前FCC汽油当中的硫化物占据了成品汽油硫化物总量的80%左右,原料不断地变差,环保方面的法规要求却越来越高,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降低FCC汽油当中的硫含量。加强FCC汽油脱硫的绿色技术、高效技术以及节能技术,对我国环保方面的工程存在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永涛,王刚,杨光福,蓝兴英,高金森.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06:499-506+450.

[2] 孙小明,江胜娟,许艳,周玉路,项玉芝,夏道宏. 流化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2011,11:1145-1154.

[3] 郑淑琴,戴亚丽,钱东,黄小红. 两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58-61.

[4] 邢尚策.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J]. 化工时刊,2009,07:68-70.

[5] 杜伟,黄星亮.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02:74-77+84-52.

[6] 崔文广,周二鹏,赵地顺,任章启.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 河北工业科技,2004,02:1-4+12.

[7] 陈焕章,李永丹,赵地顺.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进展[J]. 化工科技,2004,03:46-51.

文章 汽油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