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6月28日 22:15

林宇阳+耿浩

[摘 要]每年我国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的数量都不断增多,但许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而且有时还会存在一些没有意义的工程,或是它的存在还有可能带来一系列对当地不利的影响。面对这些情况,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处理,如在水利工程施工时,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加强施工的监督,并在建设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不可以为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要注意加强建设团队的素质,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尽量减少施工事故。让水利工程能可以及时排水泄洪,或满足缺水时的需求,让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91-01

1 影响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1.1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每个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人,水利工程规模大,对施工人员的选择尤其重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都不是直接参与工程的,有部分人员是间接参与工程,比如,工程的设计人员和材料运输人员还有许多设备操作人员。这些人员对工程的责任心是很重要的,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工程的质量是靠人去提高的,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施工人员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工程。另外,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工程质量也是很关键的。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施工步骤、施工设计等。施工设计是一个可执行的施工方案,要有合乎实际的操作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巧妙地使用施工技巧,不但可以提前完成工程而且还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

1.2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是必须的,水利工程建筑所用到的原材料有石子、砖块、水、混凝土等,这些原材料的好坏,决定了水利工程建筑内在质量的好坏。施工中使用机器是必不可少的,机器可以达到人力不能及的地方,在施工之前我们要借助机器对施工的地段进行地质勘探,在施工过程中还要运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在建设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用到的各种建筑原材料,主要包括石子、砖块、清水、水泥等各种原材料,属于影响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的内在原因。机器设备是指为代替人力的不足或者人无法达到的地方而需要借助应用的各类设备,无论是施工前对地质的勘察,还是施工时对现场的测量,都需要借助大量的机器设备,如红外线测量仪,尺子、搅拌机等工具。属于影响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外部原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节约成本,运用小功率机器设备,更有甚者用人力代替机器,这样就导致了整个水利工程进度大大减慢,而且还达不到工程质量标准,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1.3施工环境。对于水利工程的整个施工阶段的环境,可分为施工内部环境和施工外部环境既自然环境,对于外部环境是最难掌握的,因为在自然环境中有许许多多可变因素,比如气候,水分以及地质结构的变化等。内部环境,包括动工的日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工作顺序、施工材料的供应以及施工机器的故障检查等等。做好施工环境的内在外在工作,对整个水利工程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就不能及时的排除,即耽误工期又给施工过程增加难度。最终导致整个水利工程建筑质量受到影响。

2 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水利建筑原材料控制

施工材料是水利建筑工程进展的前提,也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原材料质量控制效果的提升,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具有很大意义。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原材料的监督和管理。第一,根据施工类型,从具有质量保证的生产厂家购买原材料;第二,原材料进场后,必须对原材料实施抽样调查,不合格原材料坚决不予使用;第三,制定明确的原材料质量管理标准,严格按照标准选购材料。第四,加强原材料保养和储存。由于水利建筑施工都是在室外进行,原材料经常会受到天气影响,所以必须建立临时原材料储存地,保证原材料安全。第五,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水利工程量较大,机械设备使用较频繁,为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必须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认真做好维护和保养记录,必要时还要成立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施工顺利进展。

2.2 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和施工质量也具有直接联系,高素质建设人员对施工质量就有很大保证。进行水利施工前,可以针对性实施培训:第一,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认识,保证每位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中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施工顺利进展。第二,培养施工人员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高素质施工人员不仅要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正确、积极应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合理处理施工问题,提高施工质量。第三,建立完善的奖励惩罚制度,将责任分配到人。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员工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对施工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3 加强建设资金的投入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国家应该将水利设施建设加入国家建设的责任之中,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为了适应现如今的水利趋势,要加强对现有使用的水利工程的维护和改造,增加它的各种新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都应该得到政府财政部门的支持。在处于建造中的水利工程,资金的脱节会直接导致工程无法按计划完成,进度也会推迟,这样会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调节水资源的问题,所以要保证建设资金的充足,确保工程可以顺利按计划进行。在投入水利建设之前,政府一般会对受到施工影响的群众劝解搬迁,有些地方会被淹没,居民没有居住地,政府应该要做好安抚工作,因此需要许多安抚费和赔偿金,让居民没有埋怨地去迁居。要加强对政府财政部的沟通工作,资金及时,充足的保证工程的竣工,让水利工程在计划内获得到使用。

2.3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全面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是保障建设水利工程质量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政府要实行监督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一方面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监督,做好“安全第一”的宣传,做好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工作,减免施工出现的安全事故,尽力以“零事故,高效率”的形式来施工。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建筑的督察,如原材料的选进和检测,查看基础设备是否安全有用,水泥凝固后的承受能力等,都要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监督。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施工的成本增加,施工事故不断发生的情况。政府需要一个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让水利工程建设有效地避免施工造成的质量隐患,为追求安全,高效的施工建设奠定基础,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

2.4 提高施工技术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水利施工中,提升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例如,明渠过水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主要技术,修建明渠时,需要砌筑大面积的混凝土,还要保证混凝土厚度小,给后期保养提供便利。在此次施工中利用机械化完成的明渠修建,不仅提升了施工速度,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保证了施工质量。再例如,挤压混凝土边墙在坡面面板堆施工中的应用,灵活控制了施工操作,坝体可随着边墙的上升而上升,减少了施工耗费,完成了施工目标。除了以上施工技术外,在实际施工中,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将其针对性应用到各种施工中,提高施工质量。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与人民的生活以及农业发展等息息相关,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重中之重的大事,质量不达标,一切等于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树立“质量是水利工程生命”的理念,在任何时期、任何环境下都不能松懈。

参考文献

[1]邱以清.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质量探索,2016,01:24-25.

[2]许建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0,35:113.

[3]梁长海,张雷.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硅谷,2010,22:158.

文章 水利 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