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03日 09:45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深化校本教研

杜中华

[摘  要]幼儿园开展的教学观摩与评议这种传统的教研方式,存在着缺乏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行为跟进的不足,决定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局限性。而采用课例研究,则有助于园本教研得以有效持续地开展,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师;园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64-01

如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21世纪幼教改革的重要问题。研究和实践一再证实:幼儿园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也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幼儿园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课例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课例研究的内涵界定

课例研究是由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一个小组,以真实课堂教学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行动研究。课例实质上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和描述。课例研究既切合幼儿园和教师的实际,又便于操作,是一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知行统一、实践反思的过程。

二、课例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围绕幼儿园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实际进行课例研究

幼儿园课例研究是基于幼儿园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幼儿园发起和规划、将本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解决本园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实际的培训活动。

2013年,我园参加国家级课题《幼儿科学素养早期介入的研究》中子课题《幼儿探究式学习》。在研究中,我们围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科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等主题进行课例研究,做到以研带培、研修一体化。牢牢把握:课例研究与教师培养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从而通过课例研究提高了幼儿园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例研究促进了幼儿和教师的成长。

(二)组织课例研究的理论学习

课例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理论学习必不可少。因此,我们重视并规范理论学习,采用专题讲座、教师论坛、自主学习、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定期撰写专题理论文章及教育活动记实、个案分析、课例分析。我们组织了专题研究会,对广大教师进行了教学研究方法的专题培训,明确了课例教学研究是“以幼儿园为基地,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发展为目的,以教学评价为载体,以教研活动为操作流程”的园本教研活动形式。通过课例教学的行动和反思,搭起了理念向实践操作转化的桥梁,使广大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不断提高。

(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的研修一体化培养模式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就必须对教师加强培训。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的研修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课例研究,能很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每学期都根据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需要,聘请幼教专家来园进行讲座,作学术报告,进行研究课的点评,和教师们一起共同研究探讨。我们采取了骨干引领同事互助、师徒结对双向互动等形式,在观摩与交流、反思性教学、课题研讨和远程教育等过程中,教师们共同学习、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同课异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如果说基于问题而展开的主题型和个案型的课例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那么,基于教师而展开的课例研究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每位教师自身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各种各样而又具体的,她们希望有一种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我园每学期开展以学年组为单位的“同课异构”课例研究观摩活动,即选择同样的课题,让不同的教师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然后相互听课观摩研讨切磋。

(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由教研组做出学期计划,定课例,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课例由学年组集体备课,对教学活动全程进行录像,教研组共同会诊、共同研究,名师带动,骨干引领,教师个人自我对照、自我反思。实现在教学实践中升华理论,让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三、课例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课例的教学研究,使园本培训在操作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创新,开辟了园本培训中根植于教师教学实践的培训模式。研究实施以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水平的老师,形成了一支教学骨干队伍。同时,在螺旋上升的教学行动实践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一)课例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反思既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省、回顾,同时也包含其他的教师、研究者的观察与反思。除课例教师外,其他教师对课例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进行审视,找出其与倡导的理论之间的差距,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感悟,拟订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改进计划与措施。

(二)课例研究有助于教师转变教育角色

教师工作对创造性的要求是我们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教师教育角色的转变——从原来的教育者、指导者、要求者转变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三)课例研究有助于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教师的知识广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认知的效果,课例研究的地开展会促进教师对知识的不懈摄取,更恰当地面对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教师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是处于一种比较教育的过程、反思教育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自觉与理性,往往这就是教师提升自己教育技能,丰富自身知识的关键时刻,亲身经历的研究式学习远比为了教而去教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四)促进了教师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建构

课例研究,使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着一种新型的讲求沟通、主动、共识、合作的人际关系,催生着崭新的合作文化。各教研组在实施课例研究时,虽是一名教师担纲,但全组教师共同参与,反思献策,经验分享,促进了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把园本研修制度建设落到了实处,使学习成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增强了幼儿园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活力。

(五)课例研究是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

我们把“观念先行,实践跟进”作为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把学习落到实处。在教研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实践有理论依据。特别是我们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对教师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教师在园本教研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交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寻求着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积淀逐渐深厚,研究意识逐渐增强,研究能力逐渐提高。

课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这对幼儿本身的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是课题研究所达到的效果,也应当成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实践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幼儿园进行课例研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竑波:日本在职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授业研究”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2期.

[2] 谌启标: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例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3] 吴振东:用课例研究提升园本教研的品质.“海峡儿童”.2006年11期.

教师 文章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