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湿陷性黄土工程施工重点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04日 11:45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风电项目工程试桩要求

王雷

[摘  要]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西北、东北、华中及华东等地区,其主要是由于上覆土层在浸水后结构性早到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变形。在湿陷性黄土分布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极有可能因为地基失陷而引起附加沉降,从而给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掌握地基处理的方法,并明确施工时的注意事项。本文主要总结了工程建设中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总结,进而分析处理这些方法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处理要点。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32-01

1 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方法简介

1.1 强夯法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具体方法是用重锤从一定的高度下落以达到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所以也被叫做动力固结法。其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强大的夯击力和冲击波夯实土层,所以要重物从高处落下,一般要利用起吊设备将重量达 10~25t 的重锤提升到 10~25m 左右的高处,而后让其自由落地。其主要的施工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①将工程的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处理;②将夯击点的位置标注,对场地的高度进行测量;③将重锤放在夯击点的位置,并安排起重机就为;④对夯击前重锤顶部的高度进行测量;⑤把重锤吊到起先测量好的预定高度,并将脱钩装置开启,等到重锤自由落下以后,将吊钩放下,并测量锤顶的高度。对于重锤落下后歪斜而导致的坑底不平状况及时做填平处理。

1.2 三七灰土换填法

三七灰土换填法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其主要是将地表浅层的软土或者不均匀的图层挖去,将较粗径的或者坚硬的材料回填到挖去的图层部位,而后进行夯实处理,进而形成垫层。这种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浅层的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在进行三七灰土换填法的处理过程当中,主要控制好以下几点:①材料的选择要进行严格审核,石灰要达到氧化钙含量不低于 80%,石灰粒的直径小于 5mm。灰土用途的有机质含量要小于等于5%。注意对材料的合格证及试验报进行检测;②在基坑挖开时应该要注意边坡稳定与否,对周围的设施及建筑进行定期观测,确保没有不利的影响。按规范进行机械挖土,在坑底要留出 200~300mm 厚的土层用人工挖,以避免机械对原土的破坏;③在灰土垫层的处理上,要注意先将施工中的采样进行实验,得出最优的含水量,而后进行碾压、夯实等操作,灰土垫层做完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

1.3 灰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在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应用中也较为广泛,其主要是通过将灰土填入在基础底面形成的桩孔中并夯实,以达到地基承载能力提高或者是水稳定性增强的效果。灰土挤密桩法的应用历史比较久远,在我国已经有 40 多年的应用历史。由于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能满足消除湿陷性的孔间的距离是按大于密度的要求计算的,所以,只要按设计中规定的孔距来进行施工,势必会达到有效消除湿陷性的效果。在实施灰土挤密桩法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进行质量检测,尤其是对桩间黄土湿陷性的消除程度和桩身的压实系数。

2 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强夯法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强夯法实施的过程中将不适宜当地特点的方案运用到工程当中,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产生;②在夯实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试夯而盲目的确定施工的参数,从而给整个工程实施带来后患;③由于施工人员经验缺乏,对于深度内土的含水量差异处理效果不好,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2.2 三七灰土换填法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七灰土换填法在施工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由于三七灰土换填法需要将表层的土挖去而后用其它土进行回填,在回填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土质和击实土质不一致的状况;②灰土比例是保证三七灰土换填法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石灰和土搅拌不均,容易出现比例不合格的现象;③对于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问题,由于在洒水的过之后,需要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碾压操作,但是碾压的速度及碾压的时数不是特别容易掌握,因此,碾压的质量不容易控制。

2.3 灰土挤密桩法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强夯法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容易导致其它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地基中土的含水量不适宜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规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加之没有对已经形成的孔进行及时的夯实处理,从而导致缩孔或者是坍孔的现象;②如果填料在拌合的时候没有拌合均匀或者是没有按规定进行施工操作,很容易导致桩孔的回填不够均匀或者是桩身出现疏松或断裂的情况;③如果在夯击的高度及次数不一,在抽样检查干密度的时候没有对下部进行仔细的检查,从而导致干密度不够均匀,远远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3 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中相关问题的处理要点

3.1 强夯法施工中问题的处理要点分析

对于强夯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处理:①严格审核整个设计,确保设计符合工程的要求;②明确夯击次数,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③在强夯工程完成以后做好验收工作,主要是要对有效的加固深度做好判断,以确保其达到设计的要求。

3.2 三七灰土换填法施工中问题的处理要点分析

针对三七灰土换填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如下处理,以保障施工的质量:①对于回填土的土质进行细致的检测,如果回填土的土质与击实土质存在不一致的状况,需要重新进行击实试验,以相关的规定为参照,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②提前做好灰土样板的现场施工指导,有效规避回填土拌合不均匀的现象。在进行灰土拌合的过程中,应该先采用机械方法进行灰土拌合,而后在采用人工方法进行灰土拌合,确保回填土拌合达到规定的标准;③对于灰土含水量控制的问题,如果用手将灰土攥成团而后撒手,灰土不能够自由散开,说明灰土的湿度比较大,应该对回填土进行适当的处理;④控制机械碾压设备的碾压次数和碾压速度,一般碾压次数控制在 4~6 次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存在压实系数较小的情况,应该继续碾压,直至碾压合格。

4 结束语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法是施工中必须要掌握的,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对工程中所可能用到的三种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明确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势必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上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红云.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16(08).

[2] 符晖.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01).

[3] 霍航鹰.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设计浅析[J]. 辽宁交通科技. 2013(03).

灰土 文章 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