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园林绿地线状边缘空间的探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05日 16:27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张学通

[摘 要]本文对城市园林的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地的线状边缘空间的做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边缘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15-01

1.城市园林防护绿地线状边缘空间

城市中具有安全、卫生和隔离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即为城市防护绿地。由于防护林是植物性线状廊道,通常边缘尺度为植物高度的若干倍,空间范围取决于廊道总体宽度。由于其空间构成主要由人工栽植植物形成且不具备空间开放性,较窄的防护绿地自身即具备显著的边缘空间特征和作用,并与其他城市园林绿地边缘空间存在部分内容与功能上的交叉,涉及的主要类型有防风林、卫生防护林、城市高压走廊绿地。

1.1 防风林

我国处于季风地区的大多城市受到污染累加的影响:冬季城市南部、夏季城市西部,平均空气质量较差。在城市防风绿地的设计时,应该通过植物结构的合理配置达到适当通风的作用以缓解这个问题,为使防风林带承担起减弱风势的作用,应了解和把握当地风向的规律,确定可能对城市造成危害的季风风向,以便在城市的外围正对盛风的位置设置与风向相垂直的防风林带。如果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或可以与风向形成30o左右的偏角,但须注意若偏角大于45o时防风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

防风林带的结构对于防风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按照结构形式防风林带可分为不透风林、半透风林和透风林三种。

透风林带由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灌木组合而成,因其密实度大,能够阻挡大风前行,防护的效果也好,据测定在林带的背后,风速能降低70%左右,但大风遇到阻挡会产生湍流,并很快恢复原来的风速。半透风林带只在林带的两侧种植灌木。透风林带则由枝叶稀疏的乔、灌木组成,或只用乔木不用灌木,旨在让风穿越时,受树木枝叶的阻挡而减弱风势。林带树种的选择应以深根性的或侧根发达的为首选,以免在遭遇强风时被风吹倒。株距视树冠大小而定,初植时大多定为2~3m,随着以后的生长逐渐予以间伐或移植。

1.2 卫生防护林

规划营造卫生防护林,可以根据污染源的因素,平行营造1~4条主林带,并设计与主林带相垂直的副林带。卫生防护林带的宽度,要依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标准,根据工矿企业的等级来确定,通常按污染程度把工业企业分为5级,最高为I级,林带总宽度为1000m,最低为V级,林带宽度为50m。卫生防护林带通常采用通风结构、疏透结构和紧密结构三种结构林带配合设置,作为三种吸滞净化的绿化带。

在树种选择方面,对具有杀菌、抗有害物质功能的树种植物优先选择,以及对粉尘具有较强吸附或过滤能力的乡土树种。

对于易燃易爆厂房的防护绿地,最好在厂房、车间周围栽植2行或数行乔、灌木树种,绿带间要留出6m以上的空地,空地切忌铺草坪,最好用砖铺砌或设水池相阻隔。植物叶片越厚,叶面保水能力越强,可相应延长引火时间。防火树种应选择外皮粗糙、叶面含水量丰富的厚质叶片植物,并最好是叶片密生和树冠小的阔叶树。

卫生防护林带附近在污染范围内,不宜种植粮食及油类、蔬菜、瓜果等食材,以免引起食物慢性中毒,但可种植棉、麻及工业油料作物等。

1.3 城市高压走廊绿地

城市内的高压线路网络属于高度危险设施,由几万至几十万伏的电压均能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场,根据同一或不同高压线路下的不同电磁辐射场强度,布置相应尺度、树种搭配的防护绿地吸收、过滤和阻隔电磁辐射,起到安全隔离作用。

2.城市园林道路绿地线状边缘空间

道路充满生气,城市也就充满生气;道路显得沉闷,城市也就因此显得沉闷。边缘空间作为道路绿地与城市空间的缝合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其設计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特色,合理的设计有助于振奋城市居民情绪,增添人文关怀。

2.1 交汇处道路绿地边缘空间

位于两条道路交汇处,这种位置的道路绿地边缘空间用地比较集中,通常具有可穿越性,并伴有一定引导车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安全感与亲和力,十分受过往行人的喜爱,常被作为带状公园或交通绿岛的布置。

当绿地空间可提供交通穿行时,应避免与外部人行道路产生高差变化,多利用铺装变化限定空间,作为人行道路的延伸,结合台阶、座椅等形成小型内聚或内凹型亚边缘空间以点状或线状形式存在道路绿地中,方便过往行人的短暂体息。

当绿地空间不提供交通穿行或空间尺度较小时,边缘空间以行道树线状种植引导行车视线,应注意的是行道树种植间距较小时,树干会在远景处会给人呈现出“墙”的感觉,道路绿地空间由此变得单调、闭塞。若此时行道树胸径较粗,“墙”的效果就会愈发明显。当行道树胸径达到15~20cm时,种植间距应控制在6~10m,从而提供比较舒适的道路空间视线。而且随着行道树的生长,行道树的胸径也会相应增加,因此设计者在选取、种植行道树时要认真思考,以避免日后空间视线受阻。

2.2 建筑前庭道路绿地边缘空间

许多毗邻城市干道的企业建筑物前会建造较大型的绿地空间来衬托主体建筑,这种类型的道路绿地边缘空间的设计在满足最初目标的条件下,应注重模糊性的强化,为企业日后规划、重塑留有一定发展空间。作为道路绿地“长链”上局部放大的边缘空间,应成为道路景观中的亮点所在。

此类型边缘空间为开放式空间,内部人流量较大,属于高强度使用空间,要求有较多的集散空间,绿地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小,作为线状道路绿地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因此,多数建筑前庭绿地的空间组织不宜采用园路的组织形式,而是以大面积的铺装结合植物种植,分划亚空间,成为人们在道路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铺装形式一般采用几何规则式图案,色彩及材质运用上应与主体建筑呼应,多数的建筑前庭绿地内设有停车场,可利用植草砖或嵌草铺装的方式限定停车空间。植物郁闭度不可过高,保证空间开放性,让外部行人的视线透过植物可以观察到绿地及企业活动。乔木提供林荫空间,并起到一定分隔作用,一般采用干下高度大于2m的树种,体息设施多在林下布置。当绿地空间尺度较小时,应充分利用建筑的转向、凹凸角等位置,结合花坛、种植池等积极的进行立体绿化,以增加空间绿量。

2.3 跨道路绿地边缘空间

位于两条城市道路空间之间的边缘空间,内部提供停留和体憩场所,虽然绿地规模及功能设施不及公园绿地完善,但它对于行人及周边居民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一般会在绿地两侧另辟小路供车俩通行。内部园路与城市人行道路相连,让行人及周边居民得以便捷的穿行,并能有效的扩大绿地的服务半径。

园路是构成此类边缘空间的脉络,是联系内部各个空间的纽带。它贯穿于整体绿地中,不仅承担交通穿行功能,还起到构景和分景的作用,使整个空间具有连续性和韵律感。园路一般采用弧线、曲线的形式,并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它的开合进退使空间层次错落变化,在不同曲度的园路边缘可做不同方式的处理,并与构筑物或植物组合成景,在空间的转换与变化中,对游人的行走路线及视线进行引导。直线的园路多用于绿地空间的穿行路径,在空间表达上应更加直观,两侧的围合度相对减弱,保证视线开敞。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己成为城市园林绿地具备的重要功能。城市园林绿地在达成上述功能的发挥时,其外部边缘空间作为与城市、市民相接触的最“前沿”地带,是异质空间之间物质流、信息流交汇的场所,相对于园林绿地的内部核心空间拥有更复杂的特性,更多样的形式,更多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姚晓彦.现代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3.

[2] 陈丹.城市公园绿地各类边缘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绿地 文章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