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从而推动了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也使得电力配网的调度管理工作变来越来越重要,从所周知,电力的生产、输送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容有一点忽视,电力配网调度工作亦是如此,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对配网调度的管理,能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变得更加可靠和安全,因此,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就成了对供电需求的一个重要保障。更多还原
[关键词]配网;调度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079-01
1.配网自动化调度防误系统的基本原理
通过建立配网自动化调度防误系统,降低配网调度指挥操作故障率,提高配网调度的安全可靠性。防误系统主要是通过将计算机与调度员防误软件为防误主机,通过防误主机来接收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断路器、接地开关、隔离开关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显示设备的状态。防误主机可以将调度防误规则库、调度网络拓扑图、接线方式以及设备类型等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调度员在进行接线图的模拟操作时,通过调度倒闸操作原则和防误要求,进行模拟预演操作,防误系统采用防误逻辑进行分析和判断,若操作符合防误规则,则可以正常通过,如若不符合防误规则,则会出现操作警告提示,提醒操作人员严格检查,避免误操作带来的重大损失。
2.防误操作管理的研究内容
配电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的类型主要有三种:知识库型防误操作管理系统、专家系统型防误操作管理系统和仿真型防误操作管理系统,每种系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在配电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系统中,上述的三种系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系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配电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系统的功能,保障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做防误操作管理研究,须借鉴优点,运用现有新技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本文从基于网络拓扑的防误判断、智能成票和链路显示的防误操作管理策略的角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电网调度维护、模拟、开票共享平台,为调度员提供了友好的图形化界面,以直观的方式描述电网元件的形状、状态以及连接关系等记录它们的名称、类型、电压等级等信息。预置了全面的一次系统设备的防误逻辑判断,对违反调度操作规程的操作发出警告,对一些特殊情况或重要操作给出提示框或确认对话框,确保调度指令的正确性。同时,提供基于网络拓扑的全智能开票功能,辅以点图成票、手工开票、按典型票开票、按历史票开票等功能,提高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并设计了操作票的安全校核算法,提升调度指令票的安全性,真正做到了人机联合把关,为调度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1 基于网络拓扑的防误判断
在整个管理系统中,基于网络拓扑的防误判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系统在进行调度防误逻辑判断时,主要是按照相关的接线方式进行相关的拓扑分析,然后再结合当前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数理推理来进行逻辑判断的,而不是直接根据人为的设置的方式进行调度防误逻辑判断。采用基于网络拓扑的防误判断后,调度人员就不需要再进行相关规则库的维护工作,只需要按照图形接线和完成图像的绘制工作,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调度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减少其工作量。为了更好的发挥调度管理系统的功能,基于网络拓扑的防误判断有两种不能的功能,一种是调度防误提醒功能;另一种是调度防误闭锁功能,将这两种功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够发挥出基于网络拓扑的判断功能,进而大幅度的降低配网调度过程中的错误操作,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2.2 链路显示技术
系统提供复杂链路的简化显示功能,将相关连接线路在一屏上显示,实现复杂线路的简化显示,并实现随着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包括相关链路、送电链路和本线链路等。存在同杆线路管理的情况下还可以显示同杆链路。
2.3 智能操作票生成功能
系统可实现全智能成票、点图成票、按典型票成票、按历史票成票、手工拟票等五种开票方式,其中全智能成票方式是基于网络拓扑的操作票智能生成策略。智能成票流程如图1所示。
应用了合解环倒电路径搜索技术、合解环倒电方案优选排序算法以及操作任务票安全校核算法。无论多复杂的配电网络,系统都能够按照指定的操作目的和操作方式轻松计算出最优的运方计划,生成调度操作任务票。
(1)合解环倒电路径搜索技术。根据当前运行方式,通过网络拓扑分析,自动搜索物理上可行的供电路径。
(2)合解环倒电方案优选排序算法。通过网络拓扑搜索技术获取理论上的供电方案,实际上有些并不一定合理,因此,系统采用优选排序算法对方案进行优化。排除不合理方案,筛选、排序备选方案。排除算法就是指不满足给定规则之一时就予以排除。给定规则是根据电网运行方式、调规安规以及调度经验整理出來的。排除的条件有:禁止合解环的开关(未核相的等)、限电开关或者经过潮流分析估算会造成设备越限等。优选算法就是对可行的方案进行排序,算法对优选条件设置了不同等级的权值,然后对各个方案计算其权值,通过权值大小进行排序。
(3)操作任务票安全校核算法。该算法实现了操作任务票的校核,考查该操作任务票在执行时是否满足当前防误模拟屏的防误逻辑,是否会引起设备过载等。主要校核以下内容:一是考查操作任务票的内容是否满足调度倒闸操作规定;二是要保证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发生设备过载;三是对操作结束后的设备最终状态进行验证。
(4)多任务图形更新技术。系统的图形管理模块应具有预先存储、预更新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将未来的电网接线方式修改并保存为“更新任务”,并可以同时保存多个“更新任务”,在需要更新时调出所需的“更新任务”进行更新,这样调度员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预先进行图形维护,并可以保证系统图形的及时更新,不会造成图形更新滞后或者超前的现象。
3.防误操作管理的系统架构
3.1 系统的技术架构
配网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系统主要有四个大的方面:业务中心、数据中心、支撑平台和硬件平台构成,每个构成部分中又包含着一些小的系统构成,其中业务中心包含:接线图管理、成票方式、操作票发送至OMS、WEB图形访问、术语库管理和操作模拟演示等;支撑平台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WEB服务、数字话电网模型和接口服务;数据中心主要包含:一次接线图、业务数据、图模数据和实时数据,而硬件平台主要包含:服务器、客户机和网络。整个配网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依靠各个构成部分来实现。
3.2 系统的功能架构
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分五个模块:防误操作管理模块、智能操作票模块、Web图形服务模块、图形管理模块和其他管理功能模块。以上的功能模块主要是由系统提供的调度管理软件、图元编辑器、图形编辑软件、联机通讯程序、Web服务程序来实现的,通过系统提供的软件可以完成图元绘制、图纸建立、修改、删除以及在这些图纸上的模拟预演操作、开操作票及安全校核等工作。
4.结束语
配电网具有网架结构变化快、设备繁多、结线形式复杂等特点,大部分配网调度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系统。只有根据现代化电网建设的相关要求来转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运用相关的技术,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调度工作的效率和有效的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而实现科学、合理的电网调度管理,进一步的提高电网调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效的确保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许剑波,沈素梅.淮安配网调度防误操作系统中的线路链路显示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
[2] 吕连洁,张梅.智能防误操作系统在配网故障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