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05日 10:11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温雅迪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革新,高中生的创造能力成为衡量其能力的重要标准。而高中阶段是其认知能力与智能水平提升的最佳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本人以学生的视角浅谈当前高中生群体创造力的概况以及培育创造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57-01

高中阶段是当前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自我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时期。素质教育主要指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其中创造能力是其核心衡量指标。本人以学生视角,浅谈当前高中生创造能力的现状以及创造性措施的采取。总之,高中生在培育自身创造力的过程中,通过淡化问题解决的结果,更加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断培育其创造性思维。

1.高中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概述

1.1 什么是创造能力

根据资料查阅可知,创造力主要指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社会与人力自身发展的需求,不断剔除不合事宜的成分,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探究当前事务发展新型因素,从而产生对社会价值的独特判断。在当前学习教育方面,高中生创造力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突破落后观念与原有规则的束缚,不断自主探索新问题,并积极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创造应有的社会价值,包括在对学业的贡献性。

1.2 高中生创造能力的现状

在对当前高中创造能力的探究过程中,本人通过在查阅资料和身边同学的情况看,发现目前在创造力培育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1)创造意识不强。在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以往学习模式的束缚,加之学习压力较大,缺少主动的创造意识。(2)创造能力不高。就我就读的宁城县高级中学情况看,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业能力较高,但在涉及具体创造能力的时候,其创造水平还处在有待提升階段。(3)创造发明不多。在当前高中生的学习教学活动中,学校教育主要注重知识积累和思维逻辑的提升,由于其创造意识不强,创造发明作品不多,没有能够足够挖掘其发明创造潜力。

2.高中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原则

2.1 坚持自我的个性

我认为,在高中生创造能力培育过程中,学生自身要不断张扬自己的个性,维护其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同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索、求新求异、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不断培育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坚毅不拔的人格品质。

2.2 培育自身非智力水平

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培育自身的非智力因素,通过集中注意力不断去觉察周围的事物,并专注自身不受其他事情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培育自身的观察兴趣与主动观察事物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考虑其问题解决的途径,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2.3 坚持自我实践的习惯

在高中生自我发展过程中,高中生需要不断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创新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最终促进各种能力的提升。

3.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在高中生创新能力培育过程中,只有不断发散创新思维,才能帮助高中生重组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与程序,创造出新型的科研成果。在当前高中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培养高中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创新能力培育的有效途径。高中生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向积极主动探索,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育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在创造思维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放手去探究,主动去探索,不断促进思考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促进其自身个性的发展,通过个性化的探究,不断增强探索性。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

3.2 培养高中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的背后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而且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相互之间的转化,包括相互联系的规律,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遵循互相转化,互相联系的规律,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例外。对于高中生群体而言,在自己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不断培育其逆向思维的能力,包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不断活跃各种思维活动,其中包括思维的含金量,尤其在当前高中生思维能力提升上。

3.3 培养高中生的类比能力

根据当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可知,个体智能的发展主要是将新知识同化到当前认知结构中的一个过程。在传统学习过程中,高中生通过被动接受教育,然后再通过做作业进行强化训练,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通过类比活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活动,其中包括主动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明确概念的不同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概念。同时,为了更好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校应不断设计各种情境性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培养高中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3.4 提高分层学习的能力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理论可知,个体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由于每个个体性格特征不同,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角度与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其认知结构也必然是多元性,也是不尽完善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创新能力培育过程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个性,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利用思维开拓的特点,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当前教学活动中,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不同的原因,最终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增强高中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4.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断将高中生自身个性特点与其学习方法结合起来;(2)不断将高中生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意识结合起来;(3)不断将高中生学习环境与其成长经历结合起来;(4)不断将高中生学习能力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通过上述几个结合,才能从本质上促进高中创新能力的形成,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评价导向——基于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的分析[J].冯志刚.教育导刊.2016(4):78-79.

[2] 浅谈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需要[J].宫啸.教育教学论坛.2015(41):98-99.

[3] 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与学校教育现代治理研究[J].冯志刚.创新人才教育.2015(3):67-68.

[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影响学术志趣的教育因素探析—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为例[J].陆一,史静寰.教育研究.2015(5):56-58.

[5] 刍议高中生态教育中的创新素养培养研究[J].陈伟文.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3):45-47.

文章 能力 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