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06日 18:52

数学模型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晓暄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总体实力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在不断提高,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点,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一阶段打好基础。而现在的小学教育在一味的强调知识的同时却忽视了美育教育方面的工作,虽然说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种现状从本质上来说是没错的,但是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美育教育,借助于“寓教于乐”的途径来对他们的德育进行培养,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关键词]美育;小学教育;作用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33-01

美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具体来说,老师们在美育教育中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美的标准来培养学生的内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的“美”包涵一切积极向上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发现,美育是可以与德育教育以及课堂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将美育教育与这两者进行不同形式的结合,也就能够诞生出新的内容。所以说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为避免让他们受到社会上不良诱惑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完善美育教育的内容。

一、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新时期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下,美育不仅要发挥培养学生的素质,陶冶情操的作用,更应该发挥其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的效果。首先在基础阶段的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艺术,丰富心灵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课程中来。而将美育教育应用到小学教育之中就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具体来说美育教育应用在小学教育之中主要有以下意义。

1、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行为受其心理支配,而要想让学生们对教学在心理上产生认同的前提就需要丰富现在的课堂教学情景,真正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这需要我们的老师改变过去的教学思路,真正在传统的课堂之中创造出新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将这些兴趣化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之中“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先对学生们讲解这个成语故事,在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借用多媒体设备来丰富教学情景。这个过程就等于是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兴趣的激发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教学片段,正是将美育应用到小学教育之中才有的效果。

2、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解放孩子们的天性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们的心灵比天空还要广阔,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内心是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外面的世界,更渴望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流。所以说为了让他们不受到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我们有必要通过美育教育来丰富他们的内心。通过学习环境的营造让他们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收获学习的快乐。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借助于美育教育为他们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们才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自由的想象,在这個环境中进行教学,老师应该注意的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的角色,而并非教学过程的决策者。要让孩子们保持自己的天性,就不能够将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这才是解放孩子们天性正确的做法。其实借助于审美教育我们就可以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缺乏创新的理念,但是创新方面的实践却一直存在问题,只有借助于美育,才能够真正为传统的课程创新打下一个良好的开始,真正为学生们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美育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措施

1、改变过去的教学理念,挖掘现有教材

要真正在小学教育中改变美育的现状,就需要老师们转变过去自己长期坚持的教学理念,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现状,真正在日常的教学中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长期以来因为应试教育大环境的限制,老师一直推崇的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说这样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不会出现问题,但是长此以往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个性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转变教学理念方面的工作可以通过给老师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及定期对老师组织培训来完成,通过这方面的工作让老师意识到尊重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这才是美育教育在小学应用中的开始。

其次有了上一步的工作作为基础之后,就应该是在新的教学视角之下充分挖掘现有的教材,现在我们所用的很多小学教材都可以来开展美育。不管是艺术美还是社会美,在学生们日常接触到的科目之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缩影。就例如语文课本中的诗歌,能够反映不同的社会现实,这就应该算作一种社会美。体育课上学生们忘我的投入到运动中的身影,学生们勇于竞争,敢于挑战的品质应该算作一种形体美。充分挖掘这部分内涵,就能够指导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2、适应学生的心理并且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生的心理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周围不良信息的影响,我们对他们进行美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说美育教育选择的方式以及材料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美育的效果。如果我们在音乐课上教学生唱《老鼠爱大米》或者《两只蝴蝶》这种类型的歌曲,那么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污染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其次美育一定是在有科学的理论支持以及严谨的实践之下才能够进行的,即美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老师在借助于教材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内心情感进行培养之后,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的这种能力得到强化,这才能巩固教育效果,也就能够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能力。

3、因材施教

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孩子们的性格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他们的兴趣点会有不同。而在美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尝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美育效果的不断提高。而且尊重学生的个性,也是现在素质教育倡导的重要的教学理念,所以说这方面的工作是我们应该去完善的。

总结

美育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却能够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美育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孩子们的发展变化上,这样才能够发挥其该有的作用。虽说如此,但是当下美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下文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对此进行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洛松曲珍.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196.

[2] 邱增成,张鑫.浅谈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72-73.

[3] 王萍.浅谈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2,04:42.

美育 文章 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