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过程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09日 00:40

浅谈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

董善虎

[摘 要]城市园林给居民以舒适自然的休憩场所,愉悦身心。由于全民环境意识提升,居民对园林寄予了更多期待。运用生态理念进行园林施工,既是居民的祈盼,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环节。为此,本文探讨园林施工生态理念运用。

[关键词]园林施工;生态园林;景观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22-01

1.融入生态理念基本原则

1.1 符合地域特征

地域特征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及物质文化代表。生态园林、绿地植物景观建设应该符合城市的精神文化,景观的设计也应该符合地域特征。例如孔子庙以及孔子的雕像设立在河南商丘,鲁迅的故居应该种植蔷薇,刺桐在阿根廷代表坚贞纯洁,侗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稻作文化,这些符合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品格的地域特色在园林建设中都应该有所体现。

1.2 符合气候条件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有不同气候类型,导致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风格差异明显。北方冬季寒冷、漫长,所选植物类型宜为松柏类耐寒植物,南方则以亚热带常绿植物为主。

1.3 尊重本土植物

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中,应该尽量做好前期规划,考虑成本预算。城市中一定会有高生命力的本土绿地植物,首选当地植物进行绿化建设,能够促进本城市的生态循环系统,还能够节约运输、养护、栽植成本,一举多得。

1.4 符合环境要求

生态园林建设要求在设计景区、公园、道路的绿化、雕塑景观要符合整个环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以自然为主,逐渐融入创造性的人工元素,但是不能够显得太突兀,影响视觉美观。还应该考虑地理位置,避开灾害频发区域。

2 基于生态理念的绿地植物景观配置

2.1 科学配置

以人为本,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以保护生态作为基础,城市中的绿地植物景观建设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在环保的基础上,实施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的软实力;配置要具有整体性,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符合城市整体风格特色。

2.2 保持特色

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之上,发展绿地植物景观的特色,促进城市的个性化发展。根据绿地规划原则,设计计划方案,保持本城市的发展特色,适应人与自然的发展需要,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促进城市的空间发展,利用城市的特色资源,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生态结构,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

2.3 突出层次

首先,从城市大环境的角度出发,规划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系统,作为美化城市的最重要的措施;其次,对当地景区、公园等绿地植物的建设要符合景区特征,保持文化底蕴,设计要鲜明,突出特色,创造旅游价值;最后,在进行细致具体的配置规划时,选择的植物种类要符合当地特色,根据规范原则从大到小,事无巨细,共同努力,促进居住环境的和谐发展。

3.生态理念融入策略

3.1 协调本地与外来树种比例

外来树种使园林植物种类多元化,由于审美疲劳,新奇的植物给娱乐休闲的人们带来视觉享受,与本土植物配置相比更有吸引力,因此,园林施工多侧重于广泛配置外来树种。移植外来树种会花费较高成本,且需要精心养护,从适宜的生存环境迁移异地园林,对植物生存本身就是严酷考验,加之本地稀缺往往意味着管理养护经验不足,极易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园林施工应协调本地与外来树种比例,坚持适度原则,发挥不同地区植物混交优势,使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合理搭配本地与外来树种,丰富植物群落,可以增强植物病虫害抗力,也是生态理念体现。

3.2 结合当地情况选择植物

植物是园林重要组成元素,挑选合适植物种类并进行科学搭配才能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施工前,应分析当地气候条件,研究当地植物类型,总结、确定植物生长环境类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保障植物成活率,体现生态理念。以南方沿海为例,温和多雨,四季变化不明显,因此可以选择亚热带植物如棕榈树等进行种植;我国内陆地区降水量普遍不高,多风,易旱,因此在植物选择方面优先考虑根系发达、防风、抗倒、耐旱及树冠较大植物。西北部地区,适宜选择桦、胡杨及沙枣等本土植物,具有良好环境适应性。工业城市多污染,具有滞尘、净化空气能力的榆叶梅、云杉等是首选。城市郊区适宜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果樹,促使城市生态平衡,协调经济发展。

3.3 加强生态感知

自然生态即使是一缕清风,也是人工造景难以企及。园林建设应尽量利用自然能量,体现自然之美,减少人造违和感。生态感知虚幻,抽象,依托光、影、风、色、冷、暖给人美的享受。是生态园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为让园林更有情调,可借空气流动营造小气候环境,建凉亭、绿色廊架于风况良好处,可以美化园林,引导人流,提升观赏性。植物搭配能调节阳光辐射,茂盛的树冠阻挡、吸收阳光,降低了周边温度,营造了舒适的休憩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河流、池塘依势而建,走势自然,水岸栽植水体植物,体现自然水景。

3.4 挖掘园林潜在价值

园林景观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文化,也是人文特色重要内容,竹、菊、兰、梅、茶、山水、森林等各种景致体现了城市居民品位、爱好,亭、台、楼、阁等景观与满园春色结合,体现城市人文特色。园林生态景观应是多元化的城市文化聚合体,不止包括植物的布设。施工时应注意结合人文与生态,既满足城市生态绿化环境需要,又增加城市独特韵味,将生态理念淋漓尽致体现。

4.应用举例

4.1 下凹绿地

下凹绿地主要应用在人行步道、社区、公园周边,最大限度实现了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减少了强降雨天气破坏力,加大了城市防洪排涝压力,是建造海绵城的重要环节。通过巧妙设计地势起伏,引导地表雨水径流汇入下凹绿地,实现对雨水的就地存储。绿地表层土壤根系发达、疏松,降雨渗入能力较无草裸地大,可以有效锁水、涵养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过滤雨水杂质,调节区域干湿状况。下凹绿地下凹5至10厘米是最佳高度,太浅作用不明显,太深影响美观且储水过多容易影响植被存活。

4.2 屋顶花园

主要是对各类建筑构造物屋顶进行绿化处理,并适当种植绿化植物,由这些植物构成防护、排水与过滤层等要素。屋顶绿化是技术与环境的结合,设计上应小而精,给人轻松、愉悦感受。屋顶花园采用无土草坪种植技术,主要有无纺布+木屑、秸秆为基质的无土草坪卷、发酵有机肥+田园土为基质的轻质无土材料或者特定基质培养的无土佛甲草构成的无土草坪三种技术,以轻质无土材料使用最广。屋顶花园补偿建筑绿化占用,扩大了绿地覆盖面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减少暴雨冲刷,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环境,但要注意经济、实用与建筑承载力。此外,防水、排水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需要进行二次防水处理。

4.3 生态池塘

可以通过配置水生或亲水植物、卵石辅以滤网过滤器,紫外线除菌系统构成再生区,水流经再生区,过滤污染物,逐渐改善水体状况。植物选择视气候与地形而定,池塘中配置睡莲等浮水植物,池塘边缘配置莎草、水生禾本挺水植物,以藻类为代表的沉水植物是净化关键,配置时要注意繁殖速度;生态池塘可以节省净水费用,有效降低大面积降雨径流水涝灾害状况,又能增加地下水储备,促进水循环。生态池塘的建立确保了整个园林水体较好的系统使用性,降低区域气温,调节区域湿度。

结束语

在发展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现代,生态园林更好的为高楼大厦的现代城市带来勃勃生机,缓解了居民生活压力,调节了区域气候,降低了热岛效应,是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郭锋.生态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渗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27).

植物 文章 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