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在中国当代写意油画艺术中的表达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10日 17:57

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浅谈和谐之音对油画创作的启发-现代抽象水墨...

[摘 要]线条是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主观塑造。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线条的发展也有更多丰富的变化,山水人物,在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中充满了写意色彩。本文就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体悟线条在写意油画中的情感抒发与表达。探究在经过传统绘画的精髓提炼和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相融合后,给当代的写意油画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思考线条在写意油画中的表达意义。

[关键词]线条;中国当代;写意油画;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19-01

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与其发展区域的历史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就极其重视写意风格的表现,无论是山水风景或是人物形态,都可以感受到画家通过丰富的线条变化展示出独特的思想感情。在当代写意油画的发展中,如何将中国传统的国画技法延续在油画发展中,将中西绘画的表达更好地融合,增进写意油画的丰富内涵,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问题。

1.线条在中国当代写意油画中的艺术起源

油画本属于西方绘画方式的一种,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表现形式截然不同。自近代西方外来文化逐步传入中国以来,美术界就掀起了一阵用西洋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画风,并不注重色彩明暗的写实,而是对意境的营造和线条的艺术性十分重视,因此在中国近代油画的发展中就形成抽象和具象的巧妙融合。通过两种不同风格绘画的特征塑造,使得绘画艺术得到丰富再生[1]。在这个塑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的崇尚西洋文化或是将传统文化弃置脑后,而是既借鉴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素质,又让其得到西方画法的塑造。

2.线条在中国当代写意油画中的重要表现

线条是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的,是画家进行主观的重塑产生的。它由三个部分构成:物质存在的线条、经过人的主管改造形成的线条和精神产品所呈现的线条。正是画家对于各具形态的物品通过线条的重组构建,才描绘出了一幅幅画卷。

2.1 主观性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线条,在绘画时都需要将它从具体的形象中抽离出来进行重塑。在线条的塑造中既有着物体客观形态的表达,也突出了对画家内心情感的抒发。因此,绘画中的线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绘画者的内心状态,能够表达出内心主观的情绪变化。如我们在画藤蔓的时候,看似凌乱毫无章法的树枝,在经过画家的主观处理后,就显得灵活起来。这是画家利用线条进行高度的概括和简化,在不破坏美感的同时又能够表达出物体的空间体积感和周围的环境氛围。在中国当代的油画作品中,画家常常利用简化的线条进行“以形写神”,如直线给人简洁、强硬、锐利、力量之感,曲线给人以流畅、柔和、圆润质感[2]。而线条在当代的绘画领域已经冲破了具象物体的束缚,从物质的概括后,将无规则的图像进行重组构造,具有很强的主观创造性。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多了一份写实,又比西方的油画更具有细节之美。

再如在当代的一些写意油画中,对油画的笔触进行进行书法化,将书法中用笔的笔韵融入到绘画中,并运用笔刷等不同工具,这样塑造的线条具有鲜明的张力和生命力,是对当代油画的精髓不断的发展塑造。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写意的风格画法与西方的优化进行融合后,赋予了当代油画新的意义[3]。使得油画不仅仅是对物体的写实和描摹,而是拥有了情怀和心境,在突出传统中国画的意境感,对线条有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让油画散发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2.2 精神性

绘画的美就是通过艺术的塑造传达出独特的思想感情。在传统的中国画中,线条并不单单是为了描摹物体的形态,也是营造出意象化,使得线条脱离物质本身的形态意义,达到一种精神境界的抒发。因此说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是线的艺术,是写出来的艺术。如戴士和,及其山长将西方的写实画法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进行融合,将书法性的线条带入到实际的油画创作中。他的作品,既有鲜明的色彩感,又有大胆的线条描绘。这种生动新颖的画风,能够充分体现出作者所表达的乐趣。如他的《春节期间的百合》,就具有浓厚的中西结合优化特色[4]。在西方表现性画风的基础上,把传统的写意笔法融入进创作笔触中。使得绘画富有张力和真切感,张弛有度的写意笔触与鲜艳的色彩相结合,极大增强了画面的形式感,图像出现代绘画的新鲜活力。这正是戴士和对绘画精髓的把握与充足,利用这种改造,营造出一个更为美好的艺术境界,既不迎合,也不掘弃,在一步步的探索中进行更为朴素的绘画风格追求。

当然,空有“意象”而没有“形”,就会造成绘画内容的空洞,是无法成为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的。如罗立中的《父亲》[5]。及其清晰的轮廊刻画和外轮廊线,让人物形象从跃然纸上,構成了纪念碑式的宏伟图形。对人物面部采用微妙的线条进行细致刻画,富有沧桑感的条条皱纹。都在告诉观者,这是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父亲,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饱经沧桑的父亲。我们可以明确看到画中的线条并不是西方绘画里呆板的黑线,而是富有变化的有色边线,正是通过这些线条的表达,让作者的感情得到充分抒发,进而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3.结语

前文中我们已经说过,线条的发展贯穿中国美术史的始终。一直以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丰富的笔触变化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同画法的线条反映出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类型,也就是说,透过各种形态各异的线条,感受到不同笔触、深浅、强弱所表达的情感特征。进而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在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在我们进行写意油画的发展中也是如此,国画中生动鲜活的线条表达,如果能更好地融入进写意油画发展之中,为油画的发展赋予时代感和美感。也让写意油画更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魅力。

参考文献

[1] 马立洪.线条的情感因素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体现[J].商品与质量,2016(37).

[2] 袁文彬.写意不仅是语言之意——浅谈当代写意油画的建构与发展[J].美术大观,2016(4):26-35.

[3] 刘建新.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绘画语言与文脉传承[J].美术界,2012(6):65-65.

[4] 杜宪勇.对当代中国写意风景油画感性与理性及其发展的探索[J].美术大观,2014(2):54-55.

[5] 陈向兵.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J].美术,2015(12).

作者简介

李怡,1993年04月30日,女,汉族,河北邯郸,广西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油画方向,邮编:53007。

人物 线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