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丽++宋民生
[摘 要]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攸关林业发展,尤其是在春季,杨树的病虫害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因此需要做到有效的预防。本文深入分析春季杨树病虫害的发生现象,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春季 杨树病虫害 发生 防治
中图分类号:S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400-01
1.前言
杨树是我国种植面积比较广泛的一种树木,并且杨树具有十分多样的类型,是我国林业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树种。春季是杨树病虫害的多发季,为控制杨树病虫害,保护绿化成果,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必须掌握杨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制定防治方案,开展各类病虫害发生地点调查,尤其是对杨树新造林发病情况及时预警并上报,积极推进防治工作,力求取得较好效果。
2.春季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2.1 杨树溃疡病
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植过程中,3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该病可侵染树干、根茎和大树枝条,但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选用壮苗造林,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运输假植时保持水分。②定植前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沾根,定植时浇足底水,定植后对幼树干部喷施5406细胞分裂素1000倍液。③春季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1:1:160波尔多液喷干,可预防树干感染,降低发病率。若发病率在50%以上时,涂干也不会有明显效果,可平茬。
2.2 杨树黑斑病
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①选育抗病杨树品种。②发病期间,苗圃和幼林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锌250倍液喷洒。③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④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O.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
2.3 杨树叶枯病
该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危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受害叶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1至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棱形,上有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①从发病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在整个生长季节喷2至3次药,可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②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带出林外集中烧毁或埋沤制肥,以减少菌源。
2.4 杨树腐烂病
主要危害杨树枝干、枝条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该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当包围枝干一圈时,上部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烂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涂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连涂2至3次即可。②春天或秋天,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2.5 杨尺蠖
杨尺蠖主要危害杨、柳、榆等常见林木,由于杨尺蠖的天敌人工林中数量不足,导致杨尺蠖爆发时发病范围和危害都比较较大。杨尺蠖的主要危害时期为幼虫阶段,以在早春时节啃食眼熟嫩叶为主,随着虫龄的增长,杨尺蠖的适量会大幅度增加,最终会引起大面积杨树人工林生态的毁灭性灾难。
防治方法:阻隔法,该方法是利用杨尺蠖雌蛾无翅的特点,在杨树树干上设置阻隔装置的办法,阻止雌蛾上树产卵,剪短杨尺蠖的繁衍链条。阻隔法是在杨树树干离地1~1.3m高处将树皮刮平,用宽幅胶带严密裹树一周,宽度15~20cm,阻止杨尺蠖雌蛾上树。农药喷雾杀灭法,在杨尺蠖幼虫危害期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辛硫磷500倍的混合液,中高扬程喷雾机喷雾杀灭杨尺蠖幼虫。打孔注药法,树干基部周围每隔5厘米斜向下呈45°打1孔,深达木质部,用注药机或医用注射器(不带针头)装40%氧化乐果等内吸性农药注药防治,注药量为每胸径1厘米注入1毫升左右,注意用湿土封堵注药孔。
2.6 褐边绿刺蛾
褐边绿刺蛾1年发生1代,五月中旬褐边绿刺蛾越冬幼虫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褐边绿刺蛾开始羽化,在杨树、柳树或林下杂草上产卵,每次产卵30-80枚,卵期7天左右。幼虫在6月下旬开始孵化,7月份幼虫上树开始以啃食杨树嫩叶位置,褐边绿刺蛾幼虫以8月为害最为重,危害期从8月下旬至9月下旬,幼虫老熟入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法,在春季的幼虫群集期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黑光灯防治,在春季褐边绿刺蛾成虫向光飞行的特点,利用黑光灯诱杀褐边绿刺蛾成虫。生物防治的方法,在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纱笼,在春季将被寄生蜂的虫茧置于杨树人工林中,扩大寄生蜂的防治范围和效果。化学药剂的防治方法,在春季的幼虫时期,对感染褐边绿刺蛾的人工林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的9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3.结语
杨树是一种易繁殖、易成林、产量高的树种,广泛应用于人工造林、绿化营林和混交林营造。褐边绿刺蛾、杨树溃疡病、杨尺蠖三种病虫害对杨树的侵害比较大,特别在人工杨树林中由于生态结构的不健全导致褐边绿刺蛾、杨树溃疡病、杨尺蠖三种病虫害的广度、速度和烈度更加剧烈,既影响了杨树成林成材的速度和质量,又可能产生毁灭性的危害,林区各责权主体应该立足于褐边绿刺蛾、杨树溃疡病、杨尺蠖的生活习性,结合人工杨树林的结构和物种特点,在春季以好事先干预和早期防治为原则,用综合的手段防范杨树病虫害对林木的侵扰,提升杨树成材的品质,促进林业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领军.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61-162.
[2] 劉云红.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林业建设,2004(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