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伟
[摘 要]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水平,通过对目前影响农机作业质量水平的几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的措施,以此希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关键词]农机作业 质量标准 提高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350-01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城乡一体化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在农村开展,这些都促进了机械化工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如何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标准化水平就显得越发关键了。
1.影响农机作业质量的因素
1.1 农机操作人员认识不足
一些农机手对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认识,为了达到即节省油耗和作业数量,又省工、省时、节约成本、争取较大收益的目的,在开展农机作业时质量意识较差,作业中存在不按要求操作的行为。有的只图速度快、省时间,忽视作业质量的好坏,不符合农作物农艺要求和农机作业质量要求,出现耕地作业或耕深不够,存在重耕、漏耕;整地作业粗糙不精细造成高低不平、漏墒、土壤破碎粒大;播种作业深浅不一、纵不到头、横不到边、交接行偏差过大;联合收获农作物时存在留茬过高、浪费大、秸秆粉碎不彻底等现象。因此导致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降低,农民收入受到影响。
1.2 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够
各级农机培训机构在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时,一般只局限于对农机手讲解农机的构造、工作原理、驾驶操作、维护保养、安全生产等知识的培训,对农机手的作业质量标准要求培训不够,导致一部分机手只能完成简单的农机作业,不能熟练、正确、高质量地完成农机作业任务,影响了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先进的农业机械需要有高水平的农机人员操作,才能发挥出它的高性能,其作业质量也才能满足农作物的农艺要求。有的农机手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农业机械联合作业技能,难以按要求完成高质量的农机作业。
1.3 地块零散不利于农机操作
农村在实行二轮土地承包后,大多数农民的耕地面积小、不集中、不连片,而且分散零碎,田块形状不规则,手掌田、鸡肠田屡见不鲜。而在农户家地块较小,分散不规整的情况下,不利于大型农业作业,先进的农业机械不能充分发挥出其高效的性能,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了农机作业质量。
1.4 主管部门在质量监管上的欠缺
由于可耕地面积呈现出地偏、地小、地散、面广,遍及农村的角角落落,涉及到农村家家户户等特点,虽然加大了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检查,但农机管理部门人员少,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顾及到农机作业的每个地块,造成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十分困难,影响了农机作业质量的提高。在另一方面,近几年农机管理部门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了农机监理方面,忽视了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导致了农机操作人员对农机作业质量认识的放松。
2.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措施
2.1 加强农民对农机作业质量重要性的意识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宣传与引导工作。一是相关涉农部门要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宣传车、现场会、科技下乡等宣传形式,开展以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为内容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知晓率,增强农民群众监督农机作业质量的積极性。二是农机部门在每年办理拖拉机、收割机等涉及作业质量的农机具时,向广大农机手印发《规范农机生产作业倡议书》,从源头上为提高农机作业质量起到引导作用,而且要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机作业质量。要求农民们在进行农机作业时检查农机设备及农机具,将陈旧或是已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损坏部分进行修护,以确保农机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操作农机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实施,采用相应的农机技术来开展工作,以保障农机作业质量;在农机设备不运作时,要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工作,遵循农机保养原则,及时发现农机设备中出现的故障并加以解决,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水平的重要性。
2.2 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
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质量技能培训。一是农机部门根据不同农时、不同农作物的生产要求,结合实际举办以县(区)农机化学校为主导的农机作业标准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机手的生产技能水平,减少农机生产中质量不达标现象;二坚持以节本增效、因地培训的原则,抽调农机监理、农机推广、农机合作社及农机驾驶员队伍中的精英骨干走村入户,扩大培训覆盖面,尽最大能力对全体农机操作员举办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技术培训会,使培训不留死角、不走形式,促进农机手农机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有力助推农业增产增效。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对其操作技术的提高,还要向其讲解农业机械设备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强化安全教育,制定统一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从而使其能重视农机作业质量问题。在选择农机操作人员时要采用择优原则,严格要求农机操作人员的工作,制定完善的用人制度,培养操作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加强操作人员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从而壮大农机操作队伍的力量。
2.3 加大土地整合力度
土地的频繁调整造成土地细碎化程度加重,但是通过村民间互换土地减轻细碎化程度使得其可能性变小。农民自愿调整土地是减轻土地细碎化的一种好办法,但是土地交换需要经手的农民越多,土地交换成功率就越低。这时需要村干部的从中调节,向农民宣讲土地整合,加快小地块和不规则地块整合,使之连成片,便于农机作业,以保证作业质量。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让农民自愿进行土地交换,整合土地。
2.4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督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督要建立健全农机作业质量监督机制。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每年将农机作业监管成绩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依据,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县级财政、人社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乡镇人员配置,配备乡镇专职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员,保证专项经费支出,促进乡镇农机化工作得到加强;政府要选择区域内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及有工作能力的农机手作为村级农机作业质量协管员,专门负责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作业质量监督检查,受理村民对农机作业质量的投诉并上报上级农机管理部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规范作业行为,督促作业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结语
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也紧跟步伐,不断前进。现如今的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机械化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基础设备的使用。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提高农业效益和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时,提高其质量标准水平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换代。面对这样的变化,不仅是操作人员技术要跟紧,其作业质量标准水平的提高更要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武晓华.浅谈探索新途径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水平[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5,(06):14-15.
[2] 晏锦萍.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促进农机标准化作业[J].河北农机,2015,(0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