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玲
[摘 要]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不仅仅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饮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更关乎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眼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发展成为农民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加快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指出当前农村饮水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地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农村饮水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17-01
一、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饮用水源安全问题重重
很多农村水源地都没有采取有效地保护管理措施,更没有建设水质预警实时监测体系,导致水源受到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的污染,导致水质不断下降。在华北、西北多数地区,因为地下水位近些年不断下降,并且受到水化学成分的影响,使得高氟水、高砷水以及苦咸水的分布面积更为广泛,很多农民基本上都是直接进行饮用,极其容易导致骨骼变形,甚至会造成弱智、皮肤病、癌症等病症,还有可能引发水性传染病,对农民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另外,血吸虫病也会危及农村饮用水源安全。
(二)供水建设滞后
现如今,农村温饱问题早以解决,电力、交通以及居住等各方面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相比较而言,农村饮水设施建设水平仍然比较低,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适应。尽管近些年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了明显提高,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仍然偏低,尤其是西北地区,缺水问题更加严重,居民往往需要进行远距离挑水或拉水。另外,也有部分地区,尽管饮水问题不大,但是限于供水设施完善甚至基本没有,使得农村居民只得直接从河道、山泉浅井取水进行饮用。
(三)工程管理缺乏有效性,水质监测有待加强
对于农村饮水工程而言,点多、分布范围广泛、规模较小是其最大的特点,同时还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在经过多年探索与改革后,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已经初步建设成了一些管理和服务都比较规范的村镇自来水厂,但是大多缺乏良好地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价核定和计收缺乏合理性,供水成本偏高;工程管理机构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技术不达标;工程或水质处理难度过大,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同时,很多地区都不注重水质监测,导致水质监测与监督缺乏。有的已通水工程水质监测缺乏有效性,甚至都没有配备任何检测设施。不少成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化验室,更别提配备专业的化验人员了。
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一是要对水源地排污设施的设置与管理予以规范化,对于那些可能会对水源安全造成影响的排污设施,应当及时采取迁移或改道的措施,如有必要,还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制定严格的入河排污许可制定,从源头上控制住排污总量。二是严禁在饮用水源地附近发展工业,也不允许在规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从事水产养殖,更不准在设定的水源地保护区域内部进行乱采滥挖。三是对农户使用化肥农药加以正确指导,尤其是要避免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四是禁止工矿企业随意堆放“三废”污染物,更不允许堆放各类固体堆积物。五是加大绿化林带的营造力度,全面推广沼气池建设,实行改水改厕,快速推进水源安全防护工作,并努力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二)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
为妥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能盲目地套用统一模式,应当因地制宜地做好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时,一定要与规划相符合,前期工作一样不能少,相关手续必须通过审批。在正式进行饮水工程建设前,一定要对水源进行勘测和调查,全面准确地了解当地水源及用水需求以及居民点分布等条件,这样就很容易在技术经济比较过程中确定所要建设的工程类型。一旦工程类型确定,应当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并严格执行工程审批和验收制度。
具体说来,对于离城镇供水网距离较短的农村,就可以利用水厂富余供水能力为农村提供饮用水,也可以对已有水厂进行扩容改建,从而对供水管网进行延伸,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对于各方面条件适宜的农村,可以从村镇发展规划出发,对区域供水发展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在确定合适的供水范围后,建设适当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满足片区用水需求。如果水源规模偏小,农村居民点分散程度大,则可以以单村为基本单位兴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如果存在地处丘陵区、山区、喀斯特山区甚至岛屿等地区,这些地区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时,往往难度会比较大,这时可以兴建分散供水工程,如发展旱井或者利用旱窖集中雨水资源。
(三)强化水质净化和检测
我们知道,高氟、高砷以及苦咸水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措施对这类特殊水质进行适当处理。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农村水质监测,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对于地方各级政府而言,必须不断重视疾病控制机构的建设,配备专业人员,保障经费充足,及时对仪器和设备进行更新,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质检测网络及机制,对各类饮水系统应当不断加强水质监测,对于水质状况,还应及时通报,加强对农民饮用水的指导。如果是集中式供水工程,在进行水质检测过程中,应当把检测工作的重心放到水源、出厂水以及管网末梢水上;如果是分散供水工程,则应当定期进行分区域水质检测,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保障。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又是基层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着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强化水质净化和检测,这不仅仅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同时也便于农村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的改善,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陈银萍,李玉强.农村饮水安全研究进展与趋势[J].广东化工, 2012,39(7):75-75.
[2]佚名.农村饮水安全与健康[M].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秦建东.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几点探讨[C]//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 2015.